兩會後,老舊小區房齡過40年的小區,建議原拆原建

鐵覽不執著 2024-04-30 03:28:49

衆所周知,從2020年開始,我國就開始實行舊改。所謂舊改就是在不大拆大建的基礎之上,對老舊小區進行修繕改造。主要是粉刷內外牆壁、加固樓梯過道、更換老舊管道、加裝電梯等。而在舊改之後,老舊小區的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的居住條件也有了明顯改善。

我國之所以要推進舊改政策,主要原因有三個:第一,減輕地方財政支出的壓力。在棚改環境下,地方政府要給拆遷戶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補償安置款,這無疑會給地方財政帶來巨大的支出壓力。而如果實行了舊改,只是對老舊小區進行修繕改造,那地方財政支出的壓力就會明顯減輕。

第二,避免房價出現過快上漲。之前的棚改拆遷,就是大量的拆遷戶拿著補償款到附近購買商品房。這樣一來,就會推高當地的房價,導致剛需家庭的買房成本上升。爲了穩定當地房價,避免房價過快上漲。我國就把之前的棚改變成舊改。而在舊改政策之下,就不會有大規模的拆遷購房需求,當地房價就可以趨于穩定。

第三,避免資源浪費和環境的汙染。在棚改政策之下,不管老房子是不是危房,都要進行一刀切式的拆遷。而這不僅會給當地房産資源造成浪費,也會給當地的環境帶來汙染。其實,有些老房子主體結構沒有受損,還能繼續居住,像這樣的老房子全部拆除確實有些不妥。而在舊改的環境下,不會發生房産資源浪費和汙染環境的情況。

盡管舊改與棚改相比,優勢非常明顯,但今年兩會後,還是有很多居民提出:房齡過40年的老舊小區建議原拆原建。于是,就有不少網友感到奇怪:舊改不是都挺不錯的嗎?爲什麽還有人提出對老房子進行原拆原建呢?實際上,現在的舊改還是存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弊端:

首先,舊改在給老舊小區進行修繕改造時,除了當地政府承擔一部分資金,也需要小區居民承擔一部分費用。很多小區居民不願意承擔這筆費用支出。比如,安裝一部電梯成本要40萬,其中政府出資25萬,剩下的15萬都要由樓裏的居民進行分擔。而一些居住在高層的居民覺得承擔電梯安裝費用的壓力大,不願意掏這筆錢。

再者,舊改只能改變老房子外貌,並不能改變老房子的房型和結構。一些老房子在經過了舊改之後,沒過幾年,還是恢複到原來衰敗的樣貌,而房子的主體結構受損、房型缺乏人性化等問題還是沒有改變。

最後,在舊改過程當中,要給老房子加裝電梯,而嵌入式電梯在安裝之後,往往會加大老房子外牆的承重壓力。屆時,老房子的使用壽命也會受到影響。

此外,不少居民認爲,一些老房子的房齡已經有40-50年了,再怎麽進行修繕改造,房子結構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再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改造,實在也沒有這個必要,還不如進行原拆原建。這樣老房子居民都能搬到新房子裏去居住,這要比舊改更實在。

所謂的原拆原建,就是讓老房子居民搬出來,在外面租房過度2年,由當地政府發放租房補貼。而當地政府則在原址上建造新房子,等到新房子完工之後,老房子居民再按原來的住房面積,搬回來居住。如果老房子居民對原來的居住面積不滿意,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購買更多的面積。

從目前來看,原拆原建具有以下3個方面的優勢:①居民的舒適度大幅提高。因爲原拆原建是在原來的地塊上建造新房子,居民住進新房子裏的體驗感肯定要比老房子好;②原拆原建,可以帶動很多相關行業的發展,對推動當地經濟發展也十分有利;③本來老舊小區的樓層只有5-6層,而在原拆原建之後,在原來的地塊上可以建造更高樓層的房子,這樣土地資源可以實現最大化。

0 阅读:2

鐵覽不執著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