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中國快遞出海又邁出堅實一步

現代物流報 2024-03-27 11:49:36

文 / 現代物流報全媒體記者 孫輝 韓瑩 綜合報道

近日,萬國郵政聯盟(UPU)官網正式發布了順豐、菜鳥兩家中國企業已加入萬國郵聯咨詢委員會的消息,這標志著“中國快遞”出海又邁出堅實一步。由點及面、不斷深入鏈接更多國家和地區正成爲中國快遞企業出海的必選題,以此次順豐等加入萬國郵聯咨詢委員會爲契機,中國快遞將有機會在更大的國際舞台上發展,發出行業聲音,拓展全球網絡,參與國際競爭,服務世界市場。

中國快遞出海正酣:更快、更遠、品類更豐富

來自虎丘的刺繡款婚紗、“曹縣原産”馬面裙、“國貨”智能淨水器等正在成爲全球消費者眼中價優物美頗具吸引力的單品。

彙豐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提到,中國電商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尋求新的增長。估計中國以外的電商市場,將于2025年增長至3.376萬億美元,其中最具機遇的市場包括美國、西歐、韓國、東盟、拉丁美洲。而中國的電商在海外市場的GMV將于2025年達到5000億美元,意味著中國電商在海外的發展前景巨大。

根據海關總署的初步測算,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達到2.38萬億元,同比增長15.6%,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達到19.6%。跨境電商的快速發展助力我國産品通達全球,也是外貿發展的重要動能。

隨著以速賣通爲代表的跨境電商推出的全年首個重磅大促328周年慶的到來,自提前一周的預熱起,跨境電商的價格戰、時效戰悄然打響。“物流”和“商流”曆來互相成就。跟著跨境電商共同出海的還有快遞企業,順豐、菜鳥、中通、圓通等快遞企業紛紛加入了出海大軍,通過陸路、鐵路、航空貨運等形式將國貨和中國方案帶出海,在海外大展拳腳的同時亦激戰正酣。

鏈接更多國家和地區

由點及面、不斷深入鏈接更多國家和地區正成爲快遞企業出海的必選題。

作爲菜鳥出海業務的重要布局,菜鳥于3月19日宣布,其“全球5日達”跨境電商快遞再次升級。在此前聯合速賣通向西班牙、荷蘭、英國等國家率先推行“全球5日達”業務的基礎上,其將進一步升級,服務延伸至包括德國、法國、葡萄牙、沙特、美國和墨西哥等國家的核心市場,實現在全球範圍內超過10個國家的“量産”服務能力。

除卻歐洲國家,伴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也是中國快遞企業的重要選項。

3月17日10時,一架滿載24.6噸電子煙、加工原材料等貨物,由圓通航空執飛的B757-200F全貨機從蘭州中川國際機場起飛,飛往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標志著蘭州新區2024年首條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該航線計劃每周執飛兩班,是蘭州新區開通的第19條國際貨運航線,也是面向中亞國家的第2條貨運航線。

不僅如此,中通國際也正通過中老鐵路,將國貨農産品等送抵老撾、泰國、越南等多個“一帶一路”共建國家。

國家郵政局在《2024年1-2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中提到,中國快遞企業的跨境運輸網絡持續加密。企業自有航空公司開通“鄂州=拉合爾(巴基斯坦)”“溫州=河內(越南)”“深圳=克拉克(菲律賓)”等國際航線,有力促進中國與巴基斯坦、東南亞等地區貿易往來。中國快遞企業與國際貨運班列公司合作開行中俄跨境專列,開展“端到端、門到門”全鏈路跨境物流服務,爲“中國制造”走出國門提供有力保障。

時效是重要抓手

近年來,被國內賣家稱爲“出海四小龍”的四家電商平台SHEIN、速賣通、Temu、TikTok已然成爲中國跨境電商的主力軍。而它們也憑借各自的優勢,成爲了跨境電商領域不可忽視的存在。

事實上,在跨境電商交易鏈條中,物流是最複雜的環節之一。從國內攬收到末端配送,跨境物流涉及衆多環節,其成本在整個跨境電商運營中占比超20%。有賣家表示,電商包裹的履約時效(超過7天後)每增加1天,就會提升2%的退貨比例。

正因此,中國快遞不斷提升的履約能力也在助力跨境電商的出海。

例如,速賣通以平台優勢爲菜鳥帶來可觀的商流,迅速積累對各國消費市場的深度認知,打造全球智慧物流網絡;同時,菜鳥爲速賣通打造高效穩定的跨境快遞産品,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商品複購與滿意度。“我們希望把‘全球5日達’打造成爲跨境商家的全球閃送”。菜鳥集團副總裁、國際快遞總經理丁宏偉介紹,物流時效是驅動跨境電商平台提升單量的重要突破口。對消費者而言,物流時效性是其複購與否的重點考量因素之一;對電商平台而言,高效的物流有助于塑造平台的差異化優勢,打破同質化難題。

澳大利亞是圓通快遞出海最成功的“樣板間”之一。去年,剛開通的圓通中澳電商專線跨境電商包裹迅猛增長,時效和服務均位居市場前列。圓通的策略是,依托國內龐大的快遞派送網絡,實現快速集貨,並通過位于上海、杭州、東莞等地的跨境倉完成庫內操作,登上對應口岸的航班,相較商家自發貨時效至少要快上2天。

品類更多元豐富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郵政局還提到,快遞企業的國際服務能力持續增強。快遞企業探索開展超大、超重型材料、設備跨境運輸,爲國內制造企業出海建廠提供專業保障;與跨境電商平台合作,開通中韓超大件寄遞專線,助力家具、家電等商家開拓韓國市場,豐富跨境電商銷售品類。

在“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下,高技術附加值的國內制造業企業開始有系統、有規劃、成建制地出海建廠。但建廠過程中所需物資量大、跨境運輸路程遠、物流操作環節多、專業化要求高,任何細節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整個項目的延誤,這也對保障項目的國際工程物流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2月初,圓通速遞國際供應鏈就爲國內制造企業出海印度尼西亞建廠,完成首批物資運輸。據悉,該項目運輸物資超3萬噸,包含龍門吊、推土機、叉車、發電機、箱式變壓器等超大、超重型工程材料及設備,由福建啓程,送往4000公裏外印尼加裏曼丹省西南的施工現場。

對于這趟物流的難度,圓通國際供應鏈相關項目負責人打了個很形象的比方,“這就像是把6000多頭大象放在一起,跨境運輸4000多公裏,到達基建尚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

因此,工程物流出海不僅考驗供應鏈企業特型件運輸的“硬實力”,更是對其資源整合及調配等“軟實力”的綜合考驗。

對于快遞企業出海,不單單是助力貨品出海,解決方案出海成爲另一種新機遇。

近日,菜鳥與B2B跨境貿易分銷渠道商Spotter簽署合作協議。菜鳥將發揮自身在數字供應鏈方面的領先優勢,向Spotter提供新一代智慧倉儲管理系統,幫助其海外倉建設標准高效的倉儲管理體系,共同助力中國品牌出海。

這也是繼與Daraz、FlashExpress等企業展開科技合作之後,菜鳥物流科技出海取得的又一成果。菜鳥集團物流科技業務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在做好SpotterWMS項目交付的同時,菜鳥也將持續輸出數字供應鏈等能力,將自研WMS軟件等産品推向更多企業,助力更多行業數字化建設。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 費心懿

關注

順豐航空機隊“變大”,助力中企“出海”

在鄂州花湖機場(下稱“花湖機場”)的運營逐漸開始進入成熟且穩定的周期之後,順豐航空有限公司(下稱“順豐航空”)在“大樞紐”運營思路的變化之下,也開始逐漸加快遠程寬體貨機的引進速度。

在花湖機場運營的國際航點逐漸增加,也爲順豐控股在國際市場以及供應鏈業務的增長帶來了新的機會。根據3月19日發布的最新經營數據顯示,順豐控股2024年2月營收達到172.65億元,其中供應鏈及國際業務收入爲45.99億元。而今年前兩個月供應鏈及國際業務累計收入同比增長6.94%。

再添兩架遠程寬體貨機

3月 上 旬 , 兩 架 波 音747-400ERF遠程寬體貨機先後飛抵花湖機場,正式加盟順豐航空貨運機隊,這不僅使得順豐航空所運營的遠程寬體貨機數量達到27架,其中具備遠程洲際航程運載能力的747系列貨機的規模也達到4架。

順豐航空方面透露,此次機隊新成員直抵鄂州,是順豐航空首次在花湖機場接收新運力,後續新運力將投入鄂州國際航線的運營,支持順豐航空以花湖機場爲核心打造“覆蓋全國、暢達全球”的貨運航線網絡。

根據專業商用飛機數據網站PlaneSpot-ters發布的機隊數據庫信息顯示,順豐航空此次接收的兩架747-400ERF貨機注冊號分別爲B-2425和B-2426,機齡分別超過了17年和16年。在加盟順豐航空之前,分別在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中國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下稱“中貨航”)運營。

在花湖機場投運之前,順豐集團的高層就曾經在投資者會議上明確表示,將會把順豐航空的機隊從小機型向中型和大型機隊轉變,“將部分點對點的航空運輸模式向軸輻式的航空運輸模式轉變,進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特別是機隊運營的單位成本。”

實際上,從順豐航空近年來運力引進的結構變化來看,737系列和757系列單通道貨機的占比確實在機隊整體中逐漸下降,而中遠程寬體貨機767-300F的引進速度明顯較快,目前機隊規模已經達到23架,僅次于總數達到43架的757-200F機隊數量。

實際上,自鄂州機場2023年投運之後,順豐航空就開始逐漸在這個未來的核心樞紐進行航線網絡的拓展,不僅僅包括國內航線,還有周邊國家和地區,以及洲際航線。去 年 7月 順 豐 航 空 一 架B747-400ERF滿載貨物從鄂州直飛德國法蘭克福,標志著“鄂州=法蘭克福”國際貨運航線正式開通運行,這是順豐航空在鄂州機場開通的第二條歐洲航線,與此前已經開通的“鄂州=列日”航線並行,進一步拓寬由鄂州通往歐洲的航空物流通道。

國際貨運樞紐建設

近年來,中國在全球貿易往來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自主可控的産業供應鏈在全球産業鏈重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從頂層設計開始更加重視和強調重點聚焦産業鏈供應鏈斷點堵點,提升我國産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

要實現供應鏈自主可控,培育具備全球網絡運營能力的航空貨運企業以及建設專業的航空貨運樞紐不可或缺,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在編制中的《關于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的指導意見》也明確提出,“強化一批區域航空樞紐面向特定區域的國際功能,穩步推進鄂州等專業性航空貨運樞紐和鄭州等綜合性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而此前交通運輸部印發的《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中也早已提出了目標:到2025年,“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加快構建,多層次、高品質的旅客出行服務系統和全鏈條、一體化的貨運物流服務系統初步建立,現代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不斷完善,運輸結構進一步優化,運輸裝備水平大幅提高,綠色化、數字化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安全應急保障體系更加健全,治理能力顯著提升,服務支撐經濟社會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

雖然花湖機場投運時間不長,但順豐航空已經開始爲中國企業“出海”過程中的供應鏈服務體系發揮作用。比如去年11月由比亞迪集團弗迪電池有限公司生産的大型動力锂電池搭乘順豐航班從鄂州花湖機場出發,順利抵達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落地後,該批産品將會被直派至匈牙利終端客戶處。這是比亞迪集團大型動力锂電池産品首次通過國內航司空運出口,這也是順豐航空首次在花湖機場執行大型動力锂電池跨境運輸。

按照順豐航空相關人士在與記者交流時的說法,這“標志著中國航司危險品航空運輸保障能力再上新台階,更是快遞物流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步。”

目前我國動力锂電池産業規模領先全球,動力電池産品在國際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但要走向全球市場,就需要優質高效的航空運輸供應鏈服務體系來支撐。根據國際標准規定,正常航空運輸锂電池每個包裝件的最大淨重不得超過35kg。超過35kg的锂電池需要根據國際民航組織《危險物品安全航空運輸技術細則》特殊規定A99的要求,向民航管理部門提交批准申請,完成包括锂電池安全性測試、大尺度燃燒測試、運輸包裝取證、存儲裝卸、應急演練、A99審批等多個環節。這不僅需要各保障單位具備相應操作資質,更需要各方具有成熟、完備的動力锂電池運輸保障能力,還需要涉及的所有主體通力協作。

按照順豐航空方面的說法,本次運輸任務的圓滿完成對增強國産動力锂電池國際競爭力、穩定動力锂電池全球供應鏈、促進我國新能源産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順豐將繼續發揮獨特優勢,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支持國內新能源企業出口,助力新能源産業鏈高質量發展。

來源:華夏時報

作者:王潇雨

觀點

加入萬國郵聯 中國快遞閃耀世界舞台

近日,萬國郵政聯盟(UPU)官網正式發布了順豐、菜鳥兩家中國企業已加入萬國郵聯咨詢委員會的消息。加入後,企業將參與UPUCC相關事務討論和決策過程,加強與各國郵政快遞企業及其相關企業的溝通交流,展示中國快遞物流企業良好風貌,促進服務水平和能力提升,打造全球領先的國際快遞物流企業。

此次中國企業的加入,一方面說明萬國郵聯向更廣泛郵政行業參與者開放的步伐加快,另一方面,也說明以順豐爲代表的中國快遞三十年來的高速發展得到了國內國際的認可和關注。同時,這標志著“中國快遞”出海又邁出堅實一步。

日前,國家郵政局局長趙沖久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目前,快遞是物流領域綜合運輸組合效率最高、信息化組織化程度最高、性價比最好、服務範圍最廣的業態之一,中國快遞已經成爲一張靓麗的“中國名片”。

這張名片背後,是郵政快遞業耕耘三十余載的結果。去年,發轫最早的順豐等中國民營快遞企業迎來了成立三十周年紀念,在與時代的同頻共振中,“中國快遞”從無到有,從無序到有序,從低價競爭到比拼服務體驗,從數量的突破轉而追求高質量發展,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更是有順豐這樣,成長爲亞洲第一大、全球第四大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新的三十年已然開啓,加入萬國郵聯大家庭,是對順豐這樣的行業龍頭企業的認可,更是對中國快遞多年來高速發展成就的肯定。

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和“快遞出海”工程的推進,以及中國企業全球化的布局和跨境電商的發展,這些市場的需求與政策的利好,都需要像順豐這樣在國內脫穎而出的一批快遞物流綜合服務企業加快推進國際化戰略。以此次順豐等加入萬國郵聯咨詢委員會爲契機,中國快遞將有機會在更大的國際舞台上發聲和發展,以獨具中國特色的行業經驗參與國際交流,發出行業聲音,拓展全球網絡,參與國際競爭,服務世界市場。

這爲中國快遞與全球郵政密切合作,構建了更爲廣闊的寄遞網絡,爲進一步參與國際寄遞物流體系建設,加強寄遞物流全球互聯,提升企業國際影響力提供了有效助力。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快遞這張靓麗的名片將會繼續閃耀在世界舞台。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任菁

聲音

中國快遞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瑞林:

積極推進快遞出海工程,持續加大跨境網絡建設力度,加快打造現代化、國際化快遞物流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産業分工和合作。加速建設海外倉和物流樞紐,加強與國際電商、物流企業的合作,強化全鏈條的跨境服務,爲保證國際供應鏈安全構建新發展途徑、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新技術促進分會專家委員解筱文:

現在的出海快遞企業更加注重提升服務質量,包括優化運輸流程、提高配送效率、加強客戶服務等方面。同時,這些企業也更加注重本土化運營,深入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和文化,以更好地融入當地市場。快遞企業需要主動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重構走向,認真學習先進的理念、經驗和商業模式。爲了更好地服務當地市場,快遞企業可以考慮建立本地化團隊,並與當地的物流企業合作,建立本地化的服務網絡。這不僅可以提高服務質量,還可以更好地適應當地市場的變化。

《 現代物流報 》( 2024年3月27日 8版)

1 阅读:17

現代物流報

簡介:全國物流行業公開發行的專業報紙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