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台建華學校|聚焦課堂實踐,深化學科思維

研學教育 2024-05-14 23:27:18

爲深化教師職業發展,助力教師成長,建華教育總校長譚靜校長倡導並引領了具有深遠意義和高度實效性的“在研究中成長”教學節,旨在激勵教師們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實現個人的專業成長和教學的持續優化。

隨著歲月流轉,豐台建華學校本學期迎來了建華教育第二十一屆“在研究中成長”教學節暨豐台建華學校的第四屆教學節。在充滿生機的四月,小學部借由教學節研討活動,向家長們精彩呈現了課堂教學的風采。緊接著,在五月這個充滿活力的時節,迎來了校級“在研究中成長”教學節研究課。

語言思辨雙馨 智啓思維之泉

本屆教學節老師們特別關注學生的分析與綜合思維。它不僅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複雜問題的本質,還能促進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問題,發現潛在的解決方案,提升思辨能力。

校級研究課,由常琛老師攜手二年級的豐台建華學子,在學術報告廳進行課堂教學展示。常琛老師以具體的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爲例,呈現了如何在教學中發展、應用分析與綜合思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常老師執教的內容是《太空生活趣事多》,在“多樣方式提煉太空趣味”、“歸納演繹理清太空規律”、“千姿百態講解太空生活”等環節中,層層深入,不斷引發學生深思。教師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更關注學生的思辨閱讀能力以及思維深度。課堂上,學生思之不盡、言之無窮。無論是聯想和想象,還是對比細致辯證地分析,亦或是獨白和對話中的思辨表達,無不展示出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不斷深入思考,進行思辨性的閱讀與表達……

課標引航實踐 教研觸摸前瞻

常琛老師上完課後與老師們分享了以《回應課標,觸摸時代》爲主題的教研彙報。常老師論述了在時代的深刻迅速變革之下,新課標呈現出的顯著變化。豐台建華教師團隊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時代脈搏,積極回應新課標的精神,以獨特的視角和創新的實踐,觸摸時代的核心,充分展現了教育智慧與行動力。

常老師以語文學科爲例,探討了新課標對思維能力的要求和訓練方式,展示了透過語言運用,發展思維能力的重要意義和主要手段。常老師指出,在日常學科教研時,教研組在研討過程中,始終關注時代變革,力爭觸摸教育前瞻,聚焦課堂實踐,以洞察教學的一般規律和普遍路徑作爲教研的主要對象,以學生爲主實現課堂教學的真實、有效爲主要目標,追求“有意境、有意義、有意趣”的教學課堂。

共研課堂精髓 再探教育本質

常琛老師的校級研究課展示及教研彙報,引發了老師們的深入思考,老師們非常踴躍地分享自己的收獲和感悟。老師們的分享與交流,爲學校的教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每位老師的發言都展現了他們對教學深邃的理解和獨到的見解。

數學教師馮梓淇老師從教學問題情境的角度,深入剖析了課堂中的精彩之處。他強調了真實情境在教學中的重要性,認爲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同時,他也對輕松開放的課堂氛圍和充滿鼓勵和引導性的教師評價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爲這種評價方式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語文教師才華老師從新課標對語文學科的學業標准及要求出發,圍繞新課標中的“思辨性閱讀與表達”進行了深入交流。她認爲,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是落實學科核心素養中思維能力培養與發展的重要載體。思辨是方法,而閱讀與表達是關鍵。在常老師的課堂中,學生以文本爲基礎材料,以生活爲重要依托,以語言運用爲主要工具,在問題討論、分析比較、歸納推演、觀點闡述、想象聯想、創意表達等豐富的活動中鍛煉了多種思維能力。這種教學方式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還培養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新能力。

語文教師李浩老師則從教師的課堂理念和組織方式入手,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贊同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作爲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的課堂模式,認爲這種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她也非常欣賞自主、合作、探究這樣的學習模式,學生能夠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實現全面發展。

校長韻語凝思 智領未來引航

最後,譚校長智慧領航,深入剖析課堂、彙報以及研討的過程,韻語凝思,智慧點睛。她的教誨諄諄,言辭切切,不僅引發了老師們更深入的思考,更給予了老師們更深刻的啓發。譚校長對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給予了高度重視,她首先肯定了學部教師在教學研究和專業成長中的不懈努力和高遠追求,對常琛老師善于表達、學生享有表達安全感以及融洽師生關系給予了高度贊賞,對其教學行爲給予了肯定,而在肯定與贊揚教師博覽群書、勤于鑽研的同時,也鼓勵教師適當取舍,形成適合自己、符合自己的獨特風格。

譚校長詳細闡釋了教師專業成長的必經階段與各階段發展的重點,爲老師們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建議。譚校長以專家視角,高屋建瓴地引領教師們關注教學的一般性規律與方法。她深入剖析了“循循善誘”的教學藝術,並結合《論語·述而》中的“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觀點,通過具體案例,闡釋了應如何運用教學智慧。她強調教師應把握教學和兒童學習的本質規律,從“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出發,逐步達到“喚憤複啓,明悱善發”的境界,最終實現“開其意、達其辭”的教學效果。譚校長的智慧領航和專業見解,爲教師的專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爲教學實踐提供了寶貴的啓示。

研究課展示、教研彙報、分享交流等活動,不僅展示了老師的教學風采、教研過程以及教研能力,更爲全校教師搭建了一個交流學習的平台。而譚校長的領航性總結、歸納與提升,更爲老師們指明了方向。相信在譚校長的引領下,每一位建華教師都能繼續發揚自己的優點,不斷精進教學方法和策略,爲學生的全面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