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比了50項熱門App的收費,蘋果比安卓偷偷貴了多少?

科技狐 2024-05-11 14:21:32

“蘋果稅”,我想小夥伴們大都聽過。

所謂 “ 蘋果稅 ” ,就是指蘋果對 App Store 中應用的數字服務收入要抽取分成。

像買付費的遊戲,辦個 B 站大會員,錢要經過蘋果,被抽取一定比例分成後,再給到開發者——整個過程,就像是蘋果向 iOS 生態的開發者收稅。

但可能大部分人不會注意到,相同的服務,iOS 和安卓兩個平台有可能價格不一樣。

比如近期引起關注的地震預警 App ,iOS 端要付費 10 元才能開啓預警功能,而安卓端是免費的。

加上之前就有很多媒體報道,iOS端視頻會員比安卓更貴。

所以,老狐一直非常好奇,我們比較常用的 App 裏,iPhone 用戶在哪些App 上比安卓用戶花了更多的錢。

我們特意找來了 48個熱門應用,包括 50 項付費服務,囊括了不同領域裏比較有代表性的付費項目,一探究竟。

科技狐

,贊49

這些 App 可以分爲五類。

分別是社交直播、影音、圖書 FM 、工具和遊戲,每一大類選了比較有代表性的 10 項服務。

提前說明一下,爲了保證這次比較的嚴謹公正,我們盡量選擇兩個平台的 App 登錄的是同一個賬號,不同的賬號因爲付費習慣不同,購買會員的價格差異很大。

選擇的會員套餐也盡量以年卡爲主,保證兩個平台是相同的套餐。

首先是許多人付費最頻繁,也是感知最明顯的社交直播。

不管是在 B 站購買電池,還是在抖音、快手、小紅書、鬥魚、虎牙這些平台購買虛擬貨幣,同樣的價格,iOS 端買到的都只有安卓端的 70% 。

在 B 站給主播上一個艦長,iOS 用戶要多花 60 元,在抖音給主播送一個 1200 鑽的跑車,安卓用戶價格是 120 元,而 iOS 用戶要 171 元。

B 站的包月充電,兩個平台也不一樣,如果我最近要給某動物世界博主充電,在價格高的幾檔,iOS 都要比安卓貴一些。

QQ 會員、微博會員一樣,iOS 端的會員都要比安卓端貴個 8 塊 10 塊。

只有知乎的鹽選會員,二者是相同的價格。

總的下來,這 9 個 App 的 10 項付費服務裏,有 9 個是 iOS 更貴,這有點出乎我的意料。

另一個用戶會頻繁付費的是圖書 FM 類的 App 。

在主打免閱讀費的七貓和番茄小說上,iOS 端的會員都要比安卓更貴。

七貓 App 上 iOS 端 12 個月會員是 188 元,安卓端減去優惠券後是 136 元,即使不算優惠券,178 元的價格也更便宜。

番茄小說在 iOS 端 218 元的免廣告年度會員,安卓端便宜了 30 元。

再看主打付費網文閱讀的起點讀書和晉江文學城,起點讀書的年度會員 iOS 端沒有連續包年服務,只有 12 個月的 118 元,安卓也是這個價格。

晉江文學城沒有會員服務,閱讀網文付費場景更多是按章節字數付費,也就是充值平台虛擬貨幣。

晉江文學城的晉江幣,安卓 1 元可以購買 100 晉江幣,只有在微信支付時扣除 1% 的手續費。但 iOS 上,手續費高達 40% ,1 元只有 60% 的晉江幣。

如果在晉江文學城看小說,iOS 用戶血虧。

只有微信讀書、掌閱和得到,iOS 和安卓端價格一樣。

FM 廣播三款應用,喜馬拉雅和蜻蜓 FM 在兩個平台價格相同。

荔枝 FM 沒有會員服務,在付費內容時用到的虛擬幣,安卓端 1 元 10 幣,iOS 端少 30% ,1 元只有 7 幣。

所以,圖書廣播類 APP ,60% 價格一致,40% iOS 比安卓貴,這個比例也不低啊。

在工具類應用方面,百度網盤、WPS 、騰訊文檔、文心一言 4.0 、XMind 和同花順,兩個平台價格一樣。

全能掃描王比較特別,iOS 端的優惠只有半年的 118 元,到期後 258 一年,而安卓端首年 138 元,到期後 258 元。

換算下來,第一年,iOS 要比安卓貴 109 元,接近一倍,這很誇張。

番茄 ToDo 的 iOS 端沒有年卡,如果是季卡,安卓 9.9 元比 iOS 端的 12 元便宜。

美圖工具美圖秀秀和 Nomo ,年會員兩個平台沒有區別。

不過美圖的虛擬幣美豆,安卓 10 元買 100 個,iOS 只有 70 個。

再來看看可能是最多人願意付費的影音會員服務。

在幾家常用的視頻平台,以及 QQ 、汽水兩個音樂平台,安卓和 iOS 端價格目前是一樣的。

網易雲的黑膠 VIP ,iOS 端連續包年是 108 元,而安卓是便宜 20 的 88 塊,它們都有贈送其他 App 季卡,只不過 iOS 端可選項多一些。

咪咕音樂也是 iOS 端更貴,是 98 元,安卓端是 89 元。

最後我們來看看遊戲。我們選擇了目前市面上熱度比較高的手遊,包括棋牌這種用戶平均年齡比較高的遊戲。

遊戲方面倒是比想象中情況要好。

除了 JJ 鬥地主充值 3 元時安卓比 iOS 多 50% 的虛擬幣。其他無論是騰訊、網易遊戲,還是原神,兩個平台的價格都能夠保持一致。

而遊戲類 APP 能做到一致,因爲遊戲開發商更願意爲此抗爭。

我們後面會給大家講到遊戲開發商米哈遊直面硬剛蘋果的事迹。

最終經過統計,在這 50 個付費項目裏,有 19 項付費服務在安卓端有更多折扣,比例占到了 38% 。

在這 19 項裏,有 9 項是直播社交這一塊的,尤其是在用戶高頻付費的直播場景。

6 個直播 App ,同等價值下,iOS 兌換的虛擬貨幣數量都只有安卓的 70% ,被扣掉了 30% 。

如果熟悉蘋果稅,你想必已經明白了,蘋果稅就是所謂的過路費,從 App 付費中抽取 30% 作爲傭金。

如果你是 iOS 用戶,很有可能同樣的服務,卻在不知不覺中比安卓用戶花了更多的錢。

造成這一切的關鍵都是蘋果稅。

蘋果稅有多賺錢呢?

根據蘋果在 5 月初發布的最新財報,2024 年第一季度,蘋果營收整體下降了 4%,但服務營收卻逆勢上漲了 14%,是收入增長最快的,也是蘋果第二大收入來源,占比達到 26%。

更恐怖的是服務業務的利潤,蘋果産品夠貴了吧,産品毛利率爲 36.6%,而服務這一塊毛利率達到了 74.6%。

蘋果的服務業務,營收占比僅 26%,利潤卻貢獻了 42%,有多賺錢不用老狐多說。

去年 6 月 1 號,蘋果官網引用了安諾析思咨詢公司發布的一份報告,公告特意指出,2022 年全球開發者獲得的數字商品和服務的營收爲 1040 億美元。

而在中國,2022 年這項營收爲 210 億美元左右,按照 Sensor Tower 的比例計算,參照蘋果營收的增速 11.3% ,蘋果 2023 年在中國通過蘋果稅也能賺到 482 億人民幣。

這個數字有多高呢?

愛奇藝 2023 年全年營收爲 319 億元,B 站爲 225 億元,2023 年中國網絡文學産值才剛剛突破 400 億元,在線音樂市場規模爲 322 億元。

蘋果稅僅在中國的收入,就輕松超越許多大型互聯網公司甚至是單個文化行業的産值。

而這收取 30% 的傭金,對于許多依賴數字服務收入的企業,苦不堪言。

2020 年,轟動一時的美國知名遊戲開發商 Epic Games 在遊戲《堡壘之夜》中引導玩家使用 Epic 直接支付。

Epic 爲玩家提供了兩個選擇:一是 App Store 支付,二是 Epic 直接支付,後者玩家可支付更低的金額購買遊戲道具。

而蘋果以違反規定爲由,直接下架了《堡壘之夜》,之後雙方開始打官司,持續至今。

這確實多少有點不管用戶死活的意思,我蘋果才不管你用戶是不是要多花錢。

就在剛剛過去的 5 月 1 號,有消息傳出,抖音的海外版 Tik Tok 已經開始小範圍測試,在 App 內引導用戶通過 Tik Tok 官網來購買用于直播打賞的金幣,多出來的金幣也是蘋果稅部分。

如果這一選項大面積推廣,Tik Tok 極大可能將受到蘋果制裁,被強制下架。

在海外,企業和開發者敢于正面硬剛蘋果,直接起訴,推動改革,引起反壟斷監管機構和地方法院的監管關注。

在國內,與蘋果硬剛的案例確實少之又少,米哈遊曾經與之一戰。

米哈遊也曾試圖繞開蘋果的 IAP(應用程序內購買)。

去年 8 月,米哈遊在官方社區米遊社內引導用戶通過官網進行遊戲內購買,結果 App 慘遭下架,之後上架時,米哈遊已經不敢再提官網付費購買。

2019 年,丁香醫生 App 也曾因爲在線圖文問診費用是否適用于 IAP 而與蘋果發生沖突,導致使用第三方支付的 App 無法更新。

Epic 、Spotify 、米哈遊、Tik Tok 爲什麽敢于單槍匹馬剛蘋果?

他們有成功也有失敗,但是如果沒有敢于站出來的企業,就永遠不會有戰爭,不會有商業發展史上的改革與變遷。

中國的創業者、開發者其實一直以來面臨同樣的困境。

在國內,在爭取第三方下載許可、第三方支付的可能性這件事上,開發者與蘋果的對抗目前均以失敗告終。

更不用說是享受更優惠的蘋果稅稅率了。

美國,蘋果今年一月修改了開發者指南,將傭金比例降至 27% ,且允許繞過蘋果第三方支付。

歐盟,出台《數字市場法案》,傭金比例降至 17% ,允許官網或第三方下載,也允許第三方支付。

韓國,出台《電信業務法》,傭金降至 26% ,且該法案迫使蘋果不得不開放第三方支付。

荷蘭,監管機構曾對蘋果連續罰款 11 次,總計達到 5500 萬歐元,迫使蘋果對約會 App 開放第三方支付。

到目前爲止,在蘋果營收第二的中國市場,即沒有開放第三方支付,收取的傭金 30% 也是主要地區中最高的,開發者在蘋果生態中,需要付出比其他地區更高的運營成本。

與之類似的,還有 MFi 認證收費,除去 99 美元的會員費和 2000 美元的認證費,每根數據線廠商還得交3美元的芯片成本和 20%-25% 的抽成。

一根數據線,蘋果最終能抽走大概 30 元,而京東上銷量最高的 MFi 數據線,價格是 49 元。

是的你沒聽錯,相比蘋果的 30 元,商家只拿走 19 元。

除去物流、倉儲、宣傳等等各種費用,制造商生産出一根經過蘋果 MFi 認證的數據線僅能掙到蘋果的零頭。

1984 年,蘋果在超級碗上發布了經典廣告《1984》,一名運動員揮動鐵錘,砸破屏幕裏的 “ 老大哥 ” ,預示著蘋果要打破 IBM 的統治地位。

而如今,蘋果在應用生態中也成了一位統治者,曾經的屠龍少年,終究也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參考資料:

蘋果官網、微博、IT之家、同花順

各 App 充值詳情

編輯:木易、Aki

0 阅读:36

科技狐

簡介:每日分享科技、數碼、汽車、商業、TMT、AI 的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