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有專吃塑料的蟲子,卻難以普及,竟然是人類拖了後腿!

姗姗說腦洞科普 2024-05-12 17:29:31

塑料是目前公認的危害人類生命的頭號殺手,它所釋放的有毒化學物質,通過飲水等方式接觸到人體以後,很可能給人類帶來出生缺陷、免疫力受損、癌症等疾病,預計在2040年地球上將會出現13億噸塑料垃圾,而這些垃圾如果想全部降解幹淨得花上上億年,面對這一現象,人類至今束手無策。

可是沒想到這個世界難題卻被一條蟲子解決了!

在《Microbial Society》雜志上,曾發表過一份研究報告: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有一種專門吃塑料的超級蠕蟲,對它們來說塑料就是美味佳肴。

超級蠕蟲實驗

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一個研究小組,把超級蠕蟲分成三組分別進行實驗。

第1組只餵麥麸、第2組只餵聚苯乙烯、第3組什麽也不餵,三周後,通過這些超級蠕蟲的腸道微生物來探究分解塑料垃圾的可能性。

研究發現,不同的飲食給腸道的微生物群落帶來了相當大的差異。只餵聚苯乙烯的超級昆蟲不僅存活下來,與其他兩組相比,反而體重還有了增加。

超級蠕蟲爲何能消化塑料

科學家們利用元基因組學的技術,發現超級蠕蟲體內含有一種可以降解聚苯乙烯的細菌酶。

Rinke博士說: “超級蠕蟲就像小型回收廠,用它們的嘴將聚苯乙烯撕碎,然後餵給它們腸道中的細菌,這種反應的分解産物還可以被其他微生物用來創造高價值的化合物,如生物塑料。”

倘若人類可以設計出這些酶的不同版本,使其能與垃圾回收廠的機械系統一起工作,就意味著可以完美的解決塑料汙染的問題。實現酶的量産是目前昆士蘭大學的團隊懷有雄心壯志,正在設計研發的方向。

塑料汙染治理領域將帶來五大優勢

優勢一環保

采用生物降解的方式,不需要額外的能源輸入,不會帶來二次汙染。

優勢二高效

據研究生物降解的速度,遠比目前各國所采用的塑料降解速度更快更強,基本可以達到10個小時內分解至少90%pet塑料的效率。

優勢三靈活性

生物降解完塑料後,又可以轉化爲有用的物質,這一點是目前沒有任何形式可以實現的。

優勢四可持續性

生物降解屬于可再生資源,有助于減少對環境的其他負面影響。

優勢五廣泛適用性

生物降解可以應用于各個類型的塑料垃圾處理當中,幾乎沒有局限性。

聽起來一切都很美好,如果能早日普及,就可以解決目前我們幾乎每天都浸泡在塑料汙染的環境當中,這一糟糕局面了。然而現實很骨感!

人類拖了後腿

想要達到普及是很困難的,因爲限制的條件實在太多了。在人類無法實現量産這種酶之前,能降解多少塑料,取決于超級蠕蟲的數量、食量以及環境條件等等。

抛開這些不談,來看看人類目前造了多少塑料垃圾。

全球平均每分鍾將會消耗100萬個塑料袋,全球每年塑料總消費量將近4億噸,目前全球只有14%的塑料包裝得到回收,而最終能被有效回收的僅有10%,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全部加起來可以繞地球420圈。

我們經常會抱怨,去超市購物時不用塑料袋裝,實在太不方便了,但是那一刻我們很難想象到手中的這一個塑料袋,未來極有可能會導致海洋生物的滅絕。

工業革命出現以後,制造業不斷的更新叠代,消耗塑料制品仿佛是我們生活質量提升的一種衡量標准,久而久之,我們已然適應了目前的生活方式。即便全球各地都曾出現過限塑令,但也無法改變人類不斷制造塑料垃圾這件事。

人類發展的今天,我們沒有辦法避免塑料用品的使用,但是倘若可以達到“用降平衡”,相信人類不僅可以免于被塑料用品汙染的危害,也能夠讓地球的壽命更長。今天,你少用一個塑料袋了嗎?

▲我是姗姗,目標40歲退休的江南女子。關注我,就是在增長自己的知識點,提升自己的學習力!願在這個混沌的世界裏,遇見純粹的你,堅持夢想的你,持續充電的你,共觀這大千世界裏的無限美景!

0 阅读:74

姗姗說腦洞科普

簡介:創業達人/科普各個領域的腦洞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