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號開播送福利?黃石一男子稱“掉進網購玉石陷阱”

李旭團隊 2024-04-28 16:41:03

直播帶貨已經不是個新鮮詞,但是,在熱鬧的直播間裏,不僅有琳琅滿目的商品,還可能潛藏著一種充滿誘惑的詐騙新方式!“新號開播,新粉送福利”面對5元錢購買一塊石頭,並承諾“包切、包加工、包郵寄”的誘惑,湖北黃石男子柯先生一時沒忍住便在某直播平台購買了一塊原石。可是等在他前面的卻是一個個陷阱,最終讓其損失了1000余元。

“請求您能幫忙曝光此事,以免再有人上當。”4月25日,柯先生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因爲損失不大,擔心受到妻子數落,自己被騙後並沒有報警,只希望能將此騙局公開。在柯先生的指引下,記者進入該直播間進行了體驗,發現貓膩後通過平台舉報,順利將柯先生所繳納的錢要了回來。

瘋狂石頭後面的陷阱

“當時看到镯料石5元一塊,就當作好玩買了一塊。”柯先生介紹,他比較喜歡看小說,4月中旬的時候,無意在某小說網站上看到一條廣告,上面顯示做手镯的料子僅售幾塊錢一個。出于好奇,柯先生便點開了這個廣告,隨後便進入到某短視頻平台。進入該平台才發現,原來這裏是個售賣翡翠玉石的直播間。

“只要5塊錢,有可能切出來的料子價值幾萬元。”進入直播間後,一名主播表示,該賬號是一個新開的號,爲了“寵粉”,從境外購回了大量的原石,客戶下單後可以自己選料,並現場進行切割。對方還介紹,如果切出來了是翡翠,可以立即估價回收,也可以免費加工成手镯等飾品,郵寄給客戶。

▲網店上宣傳5元的原石

“當時想著即便是被騙了,也就幾塊錢的事。”柯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主播的蠱惑下,他看到售賣的玉石表皮晶瑩發亮,直播間多人在爭相購買,就花錢買下了一塊。購買了原石後,主播讓其加了一個客服的微信,聯系客服選擇石頭。

“這種脫沙料比較好,我幫你選得出手镯的幾率很大。”在加了客服的微信後,對方就發了一塊用電筒打著光的原石圖片,並表示幫柯先生選好了一塊原石。看到上面微微散著綠光,柯先生便默認了這塊石料。在對方的要求下,柯先生回複了“確認”後,對方又稱晚上6:50分開播切原石,同時還提醒柯先生,截屏記住該原石的形狀。客服還告訴他一定要准時進入直播間,如果錯過了時間,一旦切出了手镯料子,發現客戶不在直播間,將會分給其他的客戶。

看到客服多次善意的提醒,柯先生深信不疑,卻不知正是因爲對對方的信任,他一步步陷入了對方精心設計的騙局中。

記者體驗被踢出直播間

當晚進入直播間後,柯先生發現主播再次表示拿出“實力來寵粉”,贈送每個下單客戶一人一塊原石,並現場切割。在登記了所有下單的人網名後,按網名開始切割,但多數切割出來的都是普通石料,“當天晚上共有25人下單,其中有3人切出了玉石。”柯先生說,在直播間內,有1人現場切出來後不在直播間內,切出的那塊石料估價33000元。主播立即表示,按照約定,這塊料子將與大家平分,但每人需要支付68元現金。

在聯系客服後,柯先生又支付了68元,等待著主播繼續再切第二刀。在隨後切柯先生購買的那些石料中,又陸續有人切出來了玉石,但仍有人不在直播間,但這次卻是估價60000多,需要每人支付188元,在連續切了多次後,柯先生已支付了1000多元,最後一塊石料切出來後竟估價高達幾十萬,需要支付8888元。

▲直播間向客戶展示的樣品

“觀察了幾天,發現直播間裏的人很多應該是‘托’。”柯先生說,這個時候,他才感覺有些不對勁,擔心上當,便再也沒付過錢了。但在主播的遊說下,仍有人在繼續投入。果然在快結束時,最後一刀切下去,結果發現那塊石料是個普通的碎石頭,柯先生投入的1000多元全打了水漂。剛開始他自認倒黴,但是經過幾天的觀察,柯先生才發現,在該直播間中,長期有幾名活躍的人在不停地投注,結果每次都一無所獲。

在柯先生的介紹下,記者打開一名叫“某境翡翠”的直播間,購買了一塊原石後獲得了進入該直播間的資格,正如柯先生所描述的一般,在支付68元後,記者指出從購買原石到切割過程中都存在不透明,而且每天直播總是那幾名“屢敗屢戰”的“客戶”在鼓動他人繼續投注,當提出這些疑問後,對方竟將記者踢出了直播間。

面對投訴,對方主動退款

整個過程中,記者多次進行了錄屏,將所有證據固定後,立即向該直播平台進行了投訴。在得知記者投訴後,相關客服人員表示,柯先生是一名成年人,每次投注都是得到了他的認可,並不存在是詐騙。隨後,這名客服人員聯系記者,表示已聯系到了網店負責人,對方同意將柯先生所支付的1000多元錢原路退還。

▲直播現場截屏

“沒有損失就算了,這事太醜了,也不想讓愛人知道。”記者建議柯先生報警處理。4月27日,柯先生收到退款後表示已收到了被騙的那筆錢,而該直播平台卻以投訴已處理,並未關停直播間。

“當面切割都可能會做手腳,何況在網絡上隔著屏幕!”在雲南省瑞麗市做玉石生意的周先生介紹,“賭石”正常的交易都是在現場進行,購買者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而直播間“賭石”屬于非現場交易,消費者無法看到現場的真實情況,加上參與其中的消費者大多不具備專業知識,這就給了騙子們施展“套路”的空間。這些騙子同時安排人員冒充緬甸籍貨主,用幾十元一公斤的翡翠原石“公斤料”,通過貼皮、噴漆、打燈光等方式,冒充價值幾萬至幾十萬元不等的上等翡翠原石,引誘受害人采取“賭石”方式,以遠高于原石本身價格購買進行詐騙。

周先生介紹,在“賭石”直播間,還常常出現主播大喊大叫和“緬甸玉石商”人砍價的場景,在一衆“水軍”的配合下,極具誘惑性和殺傷力。

[此文來源:極目新聞 記者 梁傳松,版權說明:以上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供學習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並不代表本平台贊同其觀點。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或來源標注有誤,請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0 阅读:0

李旭團隊

簡介:民間知名人士創辦,旨在宣傳、預防、曝光各類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