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之花”,綻放在“世界之巅”

人民法院報 2024-05-16 09:29:39

圖爲布瓊次仁簽收司法確認書。

“嘎真切,嘎真切!”

布瓊次仁一家三代五人站在家門口,不停地用藏語向法官巴桑次仁說著“非常感謝”。全家人一聲又一聲“卡裏沛,卡裏沛(藏語‘再見,您慢走’之意)”表達了對法官的敬意。

短短5天時間,迄今爲止普瑪江塘鄉標的額最大的民事糾紛成功調解,巴桑次仁和書記員阿旺群旦兩位“90後”黧黑的臉上洋溢著青春的笑容。

陽光耀眼,天空湛藍,罡風在土黃色曠野上橫沖直撞,村道上渺無人蹤。已經是下午3時,還沒吃午飯,他們回到法庭泡方便面充饑。

這裏是全國海拔最高的人民法庭——西藏自治區浪卡子縣人民法院普瑪江塘人民法庭。矗立在法庭對面的石碑上刻著:普瑪江塘,世界之巅,海拔5373米。

這裏的空氣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0%,冬季長達9個月,年平均氣溫零下7攝氏度。普瑪江塘鄉有6個村,1000多名牧民生活在這片和不丹交界的高地上。“海拔高,公正司法要求要更高;氣壓低,爲民司法標准不能低;氧氣少,老西藏精神不能少。”普瑪江塘法庭負責人巴桑次仁對記者說。

正是懷著這份樸素的使命和情感,普瑪江塘法庭幹警在“世界之巅”播撒法治“種子”,培育“楓橋之花”。

全國海拔最高鄉 成爲“無訟鄉鎮”示範點

4月22日,巴桑次仁接到普瑪江塘鄉薩藏村牧民布瓊次仁的求助電話。村裏17位牧民爲西藏某工程公司承建的道路運輸土石方。工程完工後,工程公司拖欠運輸費近10萬元。牧民們多次催要無果,布瓊次仁想起家裏有一張普瑪江塘法庭送上門的 “一鄉一法官”便民服務卡,便撥通卡上的電話號碼,找到了巴桑次仁。

10萬元,是普瑪江塘法庭2021年正常運行以來,出現在全國海拔最高行政鄉普瑪江塘鄉標的額最大的民事糾紛,涉及薩藏村近一半家庭。

“及時化解涉衆糾紛,能讓更多牧民相信法律。”巴桑次仁了解案情後,第一時間聯系上西藏某工程公司法定代表人牟某,明確告知他:薩藏村以海拔高出名,一旦成訟,就是群體性糾紛,勢必影響企業聲譽。正在成都的牟某承認公司拖欠牧民們運輸費,同意訴前調解。

巴桑次仁和阿旺群旦趕到薩藏村,一邊通過手機連線牟某,一邊指導村人民調解委員會開展調解。牧民們一致同意由布瓊次仁爲全權代表。經法官、人民調解員和雙方當事人反複協商,西藏某工程公司向布瓊次仁等17人支付運輸費及補償費共計10萬元,從該公司的工程質保金中予以扣劃。法庭對調解協議進行司法確認。

“我們磨破嘴皮都要不到欠款。法庭亞古都,法官亞古都。”4月27日,在溫暖如春的“小康房”裏,布瓊次仁簽收民事裁定書後,開心地對記者說。

“把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化解在村裏,是普瑪江塘法庭一直努力做的。”浪卡子法院黨組成員、立案庭庭長旦增曲紮介紹說。2021年以來,法庭訴前化解糾紛30多起,其中23起當場調解成功;辦理訴訟案件46件,平均結案時間15天左右,調解率達76%。

普瑪江塘法庭轄普瑪江塘鄉、多卻鄉、打隆鎮3個鄉鎮、30個行政村,面積達3310.34平方公裏,常住人口1萬余人。地廣、人稀、路遠、海拔高、惡劣天氣多,如何讓農牧民獲得便捷的司法服務?2021年,浪卡子法院推行“一鄉一法官”司法便民舉措。用藏漢雙語印制5萬張便民服務卡,正面是法官的姓名、職務和聯系電話,背面是一段藏文:“我是浪卡子縣人民法院法官,也是你們的聯系法官。如果在生活中遇到糾紛事項,又對法律程序不知曉,請你們通過卡片上的電話號碼,及時與我聯系,我會向你們提供一對一法律咨詢服務。”

普瑪江塘法庭在轄區3個鄉鎮、30個行政村全部設置聯系法官公示牌。開展“敲門行動”,將便民服務卡送到農牧民家裏;在下鄉排查矛盾糾紛、開展法治宣傳時,向農牧民、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發放便民服務卡,讓更多群衆知道遇到法律問題可以向法官咨詢。

2023年11月,浪卡子法院在普瑪江塘鄉設立了全縣首個“無訟鄉鎮”示範點。法庭和鄉綜治中心、邊境派出所、6個村的人民調解委員會構建起預防和化解矛盾糾紛聯動機制。法官充分發揮指導人民調解職能,激活基層組織解紛潛能,推動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就地實質化解,真正讓“抓前端、治未病”在雪域高原落地落實。當年,普瑪江塘鄉涉及農牧民的3件糾紛全部調解結案。

“將無訟理念融入社會綜合治理後,普瑪江塘鄉已基本形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矛盾不成訴、糾紛化解在萌芽’的良好局面。”普瑪江塘鄉黨委副書記李雲龍說,“我們鄉黨委很重視的工程公司拖欠17位牧民運輸費糾紛,就是法庭指導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成功的範例,堪稱邊境鄉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生動實踐。”

無法生長樹木的高地 法治的“種子”在生根開花

“沒打借條,借出去的錢要不回來怎麽辦?外出務工被拖欠工資,有哪些合法的維權途徑?駕駛、乘坐無牌無證農用車出事故誰該承擔責任?今天,我來爲鄉親們講一講。”

今年3月12日,普瑪江塘法庭幹警來到措果村、沙空村兩個邊境村舉辦普法講座。法官結合法庭2023年受理的案件類型、特點,重點講解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民間借貸糾紛、勞務糾紛中一些常見的法律問題,指導農牧民如何避免糾紛發生。

“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宣講法律,讓農牧民聽得懂聽得進,引導群衆依法辦事、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是我們開展普法活動的目標追求。”巴桑次仁表示。

被稱爲“生命禁區”的普瑪江塘鄉居民少,案件也少,但不能因此“躺平”。普瑪江塘法庭將普法宣傳、政策宣講作爲日常重點工作之一,充分發揮車載科技流動法庭廣覆蓋、寬服務、貼近群衆的優勢,爲農牧民提供“點單式”精准普法。

“一輛車就是一個法庭。車子開到哪裏,法律就送到哪裏,矛盾糾紛就化解在哪裏。”法警次旦多吉和法官一起跑遍轄區村莊,感觸良多。

將法治金句印在小帽、雨傘、圍裙、書包上,集實用性和普法宣傳于一體。每次集中宣講後,法官采取有獎問答、贈送獎品等方式,加深農牧民對一些法律常識的印象。

家住打隆鎮的白瑪曲紮就是聽過法官普法後,懂得了遇事找法。山南某駕校營銷員喬某到打隆鎮招收學員,承諾駕校會直接在打隆鎮開班教學,一次包教包會包拿到駕駛證。65歲的白瑪曲紮和另3位村民都交了4000元報名費,簽訂了培訓合同。誰知,喬某收走4人的報名費後就再沒音訊。

打隆鎮每年都會舉辦邊貿物資交流會,已有700多年的曆史,是浪卡子縣的一張亮麗名片。普瑪江塘法庭抓住交流會期間人員集中的好時機開展法治宣傳。白瑪曲紮在現場聽了法官說法,領到一張法官便民服務卡,而負責聯系打隆鎮的恰好是浪卡子法院院長曹成鵬。

曹成鵬接到4位村民的訴求後,迅速聯系上山南某駕校負責人,找到已經從駕校離職的喬某,在駕校組織三方進行訴前調解,當場爲白瑪曲紮等4位村民要回1.6萬元報名費。

事後,白瑪曲紮常向鄰居說:“遇事找法,潘托布(管用)!”

“近年來,隨著富民強邊政策不斷落實,新219國道從普瑪江塘鄉經過,鄉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牧民勞務和經營性收入不斷提高,外來務工人員和遊客也比以前多了,提高群衆法治觀念和依法維權意識成爲普法的主要任務。”巴桑次仁的辦公室文件櫃裏整齊排放著藏漢雙語法律書籍,他的筆記本上記滿一個個用于普法的鮮活案例。

“每次准備普法課件,都要先查閱藏漢雙語法律書籍,做好回複農牧民咨詢的准備,自然而然提高了自身的法律素養、司法能力。”前年大學畢業考進浪卡子法院的阿旺群旦說。

“我們祖輩都是放牧爲生,以前進城賣畜牧産品或者采購商品,遇到不公就自認倒黴。我開了家小店,一位外來務工的人賒賬1萬多元後突然失聯,多虧法庭法官及時相助,幫我追回了欠款。不然,我的小店早垮了。”普布旦增說起自己的幸運,笑逐顔開。

普瑪江塘鄉有25公裏國境線。法庭和普瑪江塘邊境派出所開展“庭所共建”,聯合向農牧民宣講刑法、國家安全法、《西藏自治區邊境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增強邊民群衆的愛國意識、法律意識和守邊固邊意識,築牢邊境地區國家安全屏障,爲西藏創建國家固邊興邊富民行動示範區貢獻一份力量。

“普瑪江塘法庭地處海拔最高鄉,那裏無法生長樹木,但法庭幹警持之以恒播撒下法治的‘種子’,在高地上發芽、生根、開花,是山南法院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的縮影。”山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卓瑪央宗說。

來源:人民法院報

記者:周瑞平|攝影:周瑞平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