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花芷》淩王被殺,凶手不是皇上!幕後真凶藏在皇宮之中

竹英的成長計劃 2024-04-17 12:27:16

《惜花芷》中淩王被殺了。

一群黑衣人深夜沖進淩王府將淩王打暈,然後放了一把大火。

最後淩王就像二十多年前的周王妃那樣死在大火中。

很多人都以爲淩王是被皇帝殺的,但是其實並非如此。

皇帝送來的點心是“誅心”

我認爲皇上是沒有必要殺淩王的,至少沒有必要“故技重施”,如此大費周章的殺淩王。

他想要殺淩王其實有很多光明正大的理由,當初顧宴惜借著周王妃的死告到皇上面前,皇上都沒有處罰淩王。

而且蕭王妃很有可能是皇上安在淩王身邊的棋子。

身爲帝王他曾經殺了三個兄弟,但是淩王現在已經對他沒有任何威脅了。

畢竟他已經年老了,而且在朝中也沒有勢力,更沒有的得力的嶽家能夠依靠。

皇上沒有必要殺他,更沒有必要用這種手段殺他。

因爲皇上有一千一萬個光明正大的理由讓淩王去死,沒有必要弄暗殺這一套來給自己潑髒水。

而且如果暗殺這件事暴露,也會影響他和顧宴惜之間的關系,他現在還用得到顧宴惜,也不會爲了殺淩王失去顧宴惜這麽好用的一把刀。

所以那群潛入淩王府的黑衣人並不是皇上派去的,而且他們故意放火也是爲了將髒水引到皇帝身上。

但是這一次確實不是皇帝殺的他。

皇上之前派宮裏的太監給淩王送過糕點,那一次皇上讓太監故意撒謊說糕點是顧宴惜送的。

一開始淩王其實是不相信的,他認爲那些糕點有毒,所以他先讓那個小太監吃了一個糕點,然後自己把脈之後才開始相信這是兒子送的。

因爲那個太監沒有事情,他以爲他和顧宴惜之間的父子感情有了緩和。

所以他的內心是歡喜的,後來他把糕點都吃完了,甚至還期望著顧宴惜還會給他送糕點。

但是等到第二次宮中送糕點的時候,換成了皇上身邊的公公送糕點。

並且告訴淩王上次的糕點是皇上送的,並不是世子送的。

那一刻淩王崩潰了,他讓府上的人去查上次來府中送糕點的太監現在如何了。

後來府中下人來報:“屬下打探到,那個叫慶祥的小內宮昨日裏突發惡疾死了,據說是誤食了毒物。”

聽完這番話淩王徹底崩潰了,他想要將之前自己吃進去的點心全部吐出來,但是那麽多天過去了,早已消化了。

而他卻瘋魔的認爲自己中毒了,而且命不久矣。

這便是皇上對淩王的“攻心”之計。

皇上真不愧是淩王的兄弟,對他太了解了,這麽多年蕭王妃在他身邊都一直防著她,皇上知道淩王打心底不信任他,認爲他送的所有的東西都是有毒的。

其實那些點心都沒有毒,而那個慶祥的叫小內宮的死也是皇上故意安排嚇唬淩王的。

很顯然淩王被嚇到了。

他瘋魔一樣哭著說:“皇上啊,我的哥哥,你真的是好狠哪。”

淩王被嚇得失去了心魂,整個人都沒有精神氣了,人也恍惚。

其實都是被嚇的。

不得不說皇上這一步太狠。

他利用淩王多年來渴望兒子親近的感情來入局,又利用淩王對他的不信任來攻心。

所以皇上其實是很恨淩王的,他不會如此輕易殺了淩王,他要是想殺早就動手了。

他想要的是淩王活著生不如死。

他把顧宴惜從淩王身邊奪走,又安排蕭王妃日夜監視淩王,他所作所爲都是讓淩王不痛快。

他的嚇唬不過是想讓他更加痛苦罷了。

黑衣人深夜行動是“嫁禍”

淩王因爲心病在家一病不起,之後深夜來了一群黑衣人,將淩王迷暈,然後放了一把大火將淩王府燒了個幹淨。

這種手段和之前周王妃的死一模一樣。

這種“故技重施”的手段很明顯有人在挑撥皇室之間的關系。

如果顧宴惜認爲淩王是皇上殺的,那麽皇上就會少了一個值得信任的人,七宿司也會群龍無主,大慶朝堂會大亂。

所以有人在故意破壞皇上和顧宴惜之間的信任。

顧宴惜從小養在皇上身邊,他一直把皇上當成他的恩人。

不僅僅是君臣,是親人,更是恩人。

因爲他的才華,他的一筆一畫都是皇上親力親爲交的。

所以從小養大的感情是不一樣的,雖然顧宴惜知道自己長大後皇上對他的忌憚之心,齊如海的死就是讓他做出選擇。

但是他還是選擇心甘情願留在皇上身邊,成爲他在黑暗中的陰爪,是因爲他感恩皇上對他的養育之恩。

他更是剺面自證,心甘情願永離北地,爲皇帝驅使。

而且花芷曾經問他什麽時候才能離開七宿司,他說自己入七宿司是因爲那個人對自己有恩。

而那個人就是皇帝。

在顧宴惜心中皇上是他的恩人,教養了他那麽多年,朝夕相伴的感情不是帝王的一兩分猜測和忌憚能夠撼動的。

而且顧宴惜所作所爲都不會瞞著皇上,甚至他去花家查當年淩王府失火舊案也會如此告訴皇上,可見他對皇上的信任和感情。

而這種感情,是皇上一手從小培養起來的,所以他不會爲了殺一個對自己沒有威脅的淩王來影響他和顧宴惜之間的感情。

因爲比起顧宴惜這把好用的刀,淩王根本不足爲患。

所以那群黑衣人並不是皇帝派去的,那場大火確是將一切矛盾指向了皇帝。

民間的流言蜚語也讓顧宴惜陷入痛苦,但是即便如此,他也是相信背後主謀不是皇上。

因爲他有能力查出真相,也有能力判斷這一切。

所以朝中出現了奸細。

顧宴惜被刺殺幕後凶手是宮中人

“朕親封的鎮北大將軍竟與昭人表裏爲奸,那與開門揖盜有何區別!宴惜,替伯父處置了他吧。”

顧宴惜聽到這個消息是震驚的,因爲他在北地生活了很多年,他在鎮北軍曆練多年,而鎮北大將軍吳永他不僅僅認識,兩人更是好友。

他不相信吳永和奸人勾結,但是皇帝卻因爲一封沒有得到證實的信懷疑吳永,更是想讓顧宴惜北上除掉他。

當然顧宴惜答應去北地,不過他會查明真相。

所以這一次他和花芷一同北上,花芷去看望被留放在北地的家人們,而顧宴惜去北地是爲了證明吳永的清白,也是爲了保護花芷。

兩人結伴而行,終于越來越靠近目的地,但是在靠近目的地的一個地方有一個山谷,若是行軍打仗此地是最好的埋伏之地。

如果這個時候這裏有埋伏,那麽他們這一行人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要麽甕中捉鼈如探囊中物。

偏偏就是那麽巧,他們就在此地遇到了一群黑衣人的追殺。

而這群黑衣人正是當初深夜潛入淩王府中迷暈淩王,然後放火燒淩王府的賊人。

在預告中有一只露著下巴的男人,看不清他的容貌,但是從他的口氣和做派可以看出他是這群黑衣人的首領。

同時他是宮中人,因爲他說話的聲音很像一個公公的聲音。

他說:“我想用不了幾日,他們便會動身離京,你帶些好手一路沿途查索,無論孤身還是結隊,甯可錯殺也不能放過。”

這個人的目標很顯然是顧宴惜。

因爲他不僅僅清楚皇上給淩王送了點心,故意那個時候殺淩王,同時他更是清楚顧宴惜很快要離京北上。

而花家不過是一衆女流,根本用不上如此大費周章的殺她們。

所以他們的目標是孤身一人原理京城的顧宴惜,而花芷只是被動卷入局中。

因爲他們要阻止顧宴惜去北地,因爲北地有他們的秘密。

因爲吳永不僅僅沒有勾結叛國,更是被他們下毒了,這種毒暫時不要命,但是卻會讓吳永失去生育能力,最後不知不覺死去。

吳家世代守著邊關,從未卷入朝堂,吳家的忠膽之心顧宴惜清楚,而吳家傳到這一代只有吳永這一個獨苗,雖然娶了很多侍妾,卻都一無所出。

所以這些奸細是想要邊關無將,他們好趁虛而入。

而他們的勢力卻早已深入宮中,這一點皇上卻一點也沒有察覺到,真是悲哀。

不過最後顧宴惜肯定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打敗了這些黑衣人,最後順利到達北地。

幸好這一次顧宴惜北上帶上了芍藥,是芍藥及時發現吳永中毒,救了他的命,同時也挖出了藏在吳永身邊的奸細,更是查出了奸細的手早已伸入皇宮中。

所以淩王的是,是奸細用來攪亂皇室的一顆棋子,也是用來間離皇上和顧宴惜之間信任的一步狠棋。

因爲顧宴惜不僅僅是淩王世子,更是七宿司司主,是皇上最鋒利的一把刀。

偏偏他太優秀了,皇帝有這樣的助力自然不容小觑,所以第一步就是想要砍掉皇帝這把鋒利的刀。

但是他們低估了顧宴惜,不僅僅是低估了他對皇帝的信任,更是低估了他的能力。

最後他們被顧宴惜查出,不得已砍掉北地的尾巴,但是那宮中人依舊沒有查出。

而他們能夠潛入皇宮說明布棋已久,讓人後背發涼,大慶朝早已不安全了。

而皇帝一生算計人無數,也沒有想到這一次自己被奸細算計了。

0 阅读:34

竹英的成長計劃

簡介:勵志深度閱讀的95後小菇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