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憑什麽打敗周星馳的《功夫》?

桃花島浪人 2024-05-06 16:00:47

《旺角黑夜》,爾冬升作品,吳彥祖、張柏芝、方中信主演。在第2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評選上,爾冬升憑借《旺角黑夜》力壓周星馳《功夫》、王家衛《2046》獲得最佳編劇以及最佳導演。

《旺角黑夜》是否真有如此實力?印象中,爾冬升的影像風格以紀實爲主,譬如《癫佬正傳》《門徒》等,中規中矩,算不上特別有風格的導演。《旺角黑夜》算是爾冬升少有的“作者型”電影,很風格化,而且,帶有濃烈的銀河映像風格,電影情節處理充滿了“巧合”,具有強烈的“宿命”感。不知,這是否是在向“銀河映像”致敬?

《旺角黑夜》以三個視角,展現旺角一個“緊張”的夜晚。這三個視角分別爲方中信代表的警方視角,吳彥祖、張柏芝代表的外來賊匪視角,林雪代表的本地混混視角。三方人馬,各懷目的,在旺角黑夜之中,展開“你躲我藏”的激烈追逐。方中信視角,所展現的並非傳統意義上的警察。方中信因槍殺了疑犯,産生“心魔”。

新人阿彬也殺過疑犯,但他內心毫無波瀾。

錢嘉樂飾演的鬼叔,是一個“老油條”,一切以安穩爲前提。其他警員則充滿怨氣,因爲平安夜,他們也沒得休息。

吳彥祖、張柏芝,萍水相逢,他們都是“外鄉人”。吳彥祖飾演林來福,是殺手,來香港“接活兒”,實際上是爲了找未過門的妻子素兒。張柏芝飾演劉丹丹,是風塵女,來香港只爲賺錢。在他倆的視角下,香港繁華、危險。

林雪是一個“殺手中介”,他遊走于警方與社團之間,兩邊瞞騙,出賣了林來福。

可能是礙于爾冬升的“調度”問題,林雪所代表的視角早早下場,因此,《旺角黑夜》主要還是聚焦在“警匪”視角裏。兩方人馬曾有過短暫的彙聚,但很快又錯開。方中信等人沒有抓到吳彥祖,但意外繳獲了一宗“白面”案,期間,阿彬貿然開槍打死了疑犯;吳彥祖知曉被林雪出賣,放棄“幹活”,將槍扔進垃圾桶。最後,當衆人以爲黑夜即將結束時,他們卻意外相遇。吳彥祖爲了救張柏芝,曾打傷一名混混。後半夜,混混前來報仇,將吳彥祖打成重傷。吳彥祖惱羞成怒,追出去,重新撿起垃圾桶裏的槍,而此刻,方中信等人就在路邊吃夜宵。

阿彬率先沖了出去,但他的槍,因此前打死一名疑犯,被沒收。阿彬被吳彥祖射穿喉嚨,吳彥祖被方中信打死。之前說過,《旺角黑夜》有濃厚的銀河映像風格,《旺角黑夜》的確充滿了巧合與宿命。方中信不想殺人,但他殺了吳彥祖;阿彬不懼殺人,但被吳彥祖所殺;吳彥祖只想找回女友,而女友其實在他來香港前,就已經出車禍;阿彬貿然開槍殺死了一名房客,“幸運”的是,這個房客真的在賣“白面”……除此之外,我大概隱約感知,《旺角黑夜》想表達對于香港這座城市的“身份認同”,譬如結尾張柏芝的發問:“香港空氣那麽臭,爲什麽叫香港?”這個話題,我就不深挖了,至于原因嘛——爾冬升都找吳彥祖、張柏芝演農民了,還有必要這麽考究嘛。

但吊詭的是,《旺角黑夜》關于身份認同的探討,在如今看來,對“打工人”倒是有一些參考意義——大城市之下,每個人都被“異化”。吳彥祖、張柏芝的角色代表外來打工者,對他們來說,大城市意味著繁華,也隱藏著危險,無論如何拼命,這座城市始終不屬于他們;

方中信等角色代表都市白領,職場的內卷、勾心鬥角,已讓“工作”失去了本來的意義,要想在職場存活,必須弄清楚職場的潛規則;林雪等角色代表著房東、老板,他們貪婪、自私,掌握著衆多資源,打工人于他們來說,只是“數字”,是可隨意壓榨的“蝼蟻”。總之,我對《旺角黑夜》的評價不高,因爲,它所呈現的“作者性”並不獨特,甚至有“模仿”的嫌疑。評價“銀河映像”作品,我向來不會深究其“意義”,因爲銀河映像的母題就是“宿命”,精彩之處,在于以怎樣的影像風格、玄乎的劇情,去呈現這個母題。《旺角黑夜》的影像風格也不獨特,至于它隱隱想表達的身份認同問題,我更不在意。《旺角黑夜》和《功夫》,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3 阅读:5002
评论列表
  • 2024-06-09 23:05

    看這種電影很容易睡著[笑著哭]

  • 2024-05-24 22:04

    因爲金像獎是爾冬升說了算

桃花島浪人

簡介: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