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堵車背後,大國灣區開始新一輪博弈

智谷趨勢 2024-04-26 21:20:43

智谷趨勢(ID:zgtrend) |衣戈

01港珠澳大橋堵車的隱喻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港珠澳大橋堵車,成爲了網絡熱議話題。

還記得去年十一長假,曾經被诟病“吃不飽”的港珠澳大橋,罕見出現了大堵車,經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車輛總數在全國口岸排名第一。

今天清明小長假,港珠澳大橋再次出現堵車盛況,客流量續刷曆史新高。

一時間,“港珠澳大橋堵車了,1200億沒白花”的聲音傳遍神州大地,大國基建的自豪感再度點燃民族情緒。

根據《中國交通報》的報道,有了港珠澳大橋拉近通行距離,早飲廣州早茶,午品中山燒鴿,夜賞浪漫維港的“粵港澳1小時生活圈”正在成爲現實。

放眼全球,發展灣區是大國標配,而交通的發達程度無疑將對灣區一體化的發展水平産生重大影響。

當我們在贊歎大灣區交通便利的同時,也要提防不要重蹈發達國家灣區日常堵塞的覆轍。

就拿美國舊金山灣區來說,一項調查報告發現,整個灣區交通堵塞的嚴重程度在全球排名第15,每名駕駛人去年平均花97小時在路上堵車。

而避免的最好辦法,就是提前規劃好多種出行方式。

4月25日,在北京車展上,廣汽集團重磅發布的“智行2027”行動計劃,提出到 2027 年,廣汽將以全鏈條立體智慧出行,助力打造“1小時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率先躬身入局。

如何理解“全鏈條立體智慧出行”?首先在理念上,廣汽集團認爲一定是涵蓋從個體出行到群體出行、從私人出行到共享出行、陸地出行到低空出行的全場景、立體化模式。

“廣汽已經率先進行了全面布局。”根據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的透露,廣汽正朝著兩個方向前進:

一個方向是在地面上,以智能化出行服務和群體出行豐富陸地出行場景;

一個方向是陸空結合,構建包含飛行汽車、Robotaxi、Robobus 在內的立體的智慧交通載具矩陣。

從廣汽的布局來看,人類的出行方式正在變革的前夜,而以無人駕駛和飛行汽車爲代表的出行場景,正在從産業維度的競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競爭。

02無人駕駛競速

最近馬斯克搞了一個大新聞,差點放棄制造更低價格的Model 2,全力以赴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

美國當地時間4月5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社交媒體上稱,將在8月8日發布Robotaxi,其運營區域正是美國灣區的核心地帶舊金山。

通過Robotaxi改變出行方式,緩解交通擁堵,已經達成基本共識。

Robotaxi智能化能帶來的安全和效率。根據Waymo發布的自動駕駛數據,自動駕駛汽車的事故率比人類駕駛低75%,將會大幅度降低交通事故率。

在通行效率上,Robotaxi自帶的傳感器不僅能夠實時監測道路狀況,還能識別行人、車輛、交通信號等各種交通參與者,確保車輛在各種複雜場景中都能穩定高效行駛。

在中國,Robotaxi也處于快速發展中,馬斯克的對手已經出現。

同樣是在大灣區,廣汽集團旗下如祺出行已經開始進行L4示範運營,旗下廣汽埃安又宣布與滴滴聯手推出Robotaxi量産車,合資公司安滴科技已于4月7日獲批工商執照。

目前,該合資公司的首款車型已經進入了實質開發階段,根據計劃,將在2025年推出首款L4級別自動駕駛車型。

在無人駕駛出租車之外,廣汽正在快速推進具備L4功能的智能化中小型客車Robobus(無人駕駛巴士)研發進程,計劃于 2024年底實現量産。

這無疑進一步豐富了陸地出行場景,而且Robobus的載客量更大,變相意味著上路的私家車更少,道路通行效率更高,能夠更有效緩解交通擁堵,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且智能的出行體驗。

據了解,廣汽在智能化上也有自己的獨家秘笈,在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大關鍵領域上,儲備了足夠的技術能力。

基于ADiGO PILOT 智能駕駛技術,從L2到L4級別,廣汽均有布局。

2024年,L2++城市NDA已經在昊鉑車型搭載,並將在年內實現全國覆蓋,只要有導航就能開。

2025年,廣汽L3自動駕駛技術實現量産;2026年,使用場景更廣的L3+自動駕駛將量産。

2027年,推出面向用戶的L4自動駕駛,開啓廣汽自動駕駛技術新時代。

而在智能座艙領域,廣汽 ADiGO SPACE 智能座艙正向更高效、更智能進化。

行業首創的“廣汽端雲一體大模型智能體”將在今年量産,座艙將擁有車端和雲端雙大腦,響應速度提升三倍,交互能力提升兩倍,帶來更人性化的智能交互體驗。

比如:一句話預約保養,天氣不好時主動打開霧燈、除霜、除霧;後排小孩睡著了主動把溫度、燈光、音量調節到最舒適的狀態。

根據規劃,2026 年,廣汽將建成涵蓋生活娛樂、車家互聯、健康服務的完整運營體系;2027 年,將實現智能座艙全場景、全智能的主動式情感交互。

用馮興亞的話來說,就是“讓廣汽智能車懂你、爲你、更愛你”。

03飛行汽車登場

要解決交通擁堵,光有地面上的智能汽車,也許還遠遠不夠。

根據空港經濟協同創新研究中心的研究,當前公路和鐵路在縮短時空距離上的能力已至極限。大白話來說,能建的公路和鐵路基本上已經建完了,而擁堵並不是這些道路所能解決的。

而且公路和鐵路建設成本巨大且占地較多,高速公路建設成本每公裏動辄幾千萬,對于當下的地方政府來說,成爲越來越難以承受的負擔,近幾年取消公路鐵路地鐵建設的新聞並不少見。

在這種情況下,向天空要通行的趨勢,自然而然也就産生了。

早在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低空經濟”概念被首次寫入國家規劃;今年兩會上,“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各地迅速跟進,“飛行汽車”開始進入公衆視野。

事實上,只有低空領域與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體系聯接起來,才是真正構成了立體式交通網絡。

爲此,廣汽去年推出了飛行汽車GOVE ,目前又在研究飛行艙如何跟汽車形態更好融合,加快“飛行+汽車”新模式的産業化落地,計劃到2027年推出飛行汽車示範運行方案,在粵港澳大灣區內2-3座城市打造城際立體出行樣板。

至此,廣汽集團將以全鏈條立體智慧出行,助力打造“1小時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的藍圖,已經完全呈現在我們眼前。

此外,廣汽集團也正結合智能制造、汽車後市場服務、智慧生活等領域,與全球頭部企業攜手,探索人形機器人未來光明的應用場景,爲國家重要戰略産業添磚加瓦。

通過産業鏈縱向與橫向協同,廣汽集團將逐步完成涵蓋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數據平台、人形機器人等技術領域的超強智能化産業生態布局,全力推動智能化戰略加速落地。

“廣汽將全力落實智行2027行動計劃,向著無人駕駛的目標邁進,沿途下蛋,成熟一個,量産搭載一個,通過步步領先,實現最終領先。”馮興亞的這番話,某種意義上也代表了當前中國産業突圍的共識。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發展無人駕駛和飛行汽車,推動交通系統從傳統二維模式向立體化、智能化發展,不僅能夠助力“一小時粵港澳大灣區生活圈”成爲輕松日常,更將助力大灣區産業結構的巨大躍遷。

便捷的生活圈加上領先的産業帶,這才是發展大灣區的終極奧義。

未來,廣汽的“科技創新金蛋”還將爲粵港澳大灣區智能出行帶來哪些選擇?值得期待。

參考資料:

淘啦舊金山灣區華人資訊:遠距工作,灣區交通堵塞未解,駕駛年花97小時堵車

空港經濟協同創新研究中心:乘著低空空域改革的東風,低空經濟蓄勢待發

廣汽集團:登上央視新聞聯播,廣汽競逐“萬億級”低空經濟新賽道

中國交通報: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願景變現實

大公文匯:被外媒唱衰了五年的橋,迎來了大塞車

3 阅读:585

智谷趨勢

簡介:決策者的首席財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