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納河上的浪漫奧運背後,是一個價值110億的「大坑」

體育産業生態圈 2024-04-11 22:22:37

2021年底,當巴黎奧組委官宣2024年奧運會開幕式將在塞納河河道及沿河區域舉行,整個世界都爲法國人的浪漫所感染,暢想著三年後那場「流動的盛宴」。

如今距離巴黎奧運開幕僅剩100天左右,法國一個基金會卻表示,根據爲期六個月的監測數據,如今塞納河河水汙染情況依舊嚴峻,大腸杆菌和腸球菌數量嚴重超標。

望向即將到來的奧運開幕式,以及將在這條河中舉行的部分公開水域賽事,塞納河真的能行嗎?

文 /孟橋

編 / 李祿源

先來看一幅畫。

這幅名爲《阿斯涅爾遊泳者》的畫作出自法國畫家喬治·修拉之手。1883-1884年,法國已經從工業革命中收獲成果,畫中描繪的正是位于巴黎西北部的一畔,來自阿斯涅爾技術工人們的一個夏日午後。

對于這幅畫中工人形象的解讀,通常在于「工業革命是平等原則的第一次偉大實踐,工人們獲得了閑暇時間能夠享受生活。」而畫作的遠端,一輛駛過提路橋的蒸汽機車和工業區巨大的煙囪,也在暗示著工業化大潮下塞納河本身的命運。

這些19世紀末的巴黎工人們可能很難想象,由于水質汙染,他們極有可能是最後一批能夠合法在塞納河中遊泳的人——1923年起,巴黎市政府禁止市民在塞納河遊泳。

如今一百年過去,根據巴黎奧組委的計劃,2024年奧運會開幕式以及鐵人三項、馬拉松遊泳和其它公開水域項目都將在塞納河上舉行。同時巴黎市政府也宣布,奧運後2025年將移除「禁遊令」;而在3月巴黎北部奧運村揭幕儀式上,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公開表示自己將在塞納河遊泳。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塞納河的狀況並不樂觀。

不容樂觀的塞納河水質狀況  圖源:BBC

雖然過去十年法國政府爲改善塞納河水質,僅在巴黎地區的相關投入就達到了14億歐元(約110億元人民幣),但塞納河的水質仍有多項指標不達標。

當地時間4月8日,法國慈善機構沖浪者基金會(The Surfrider Foundation)負責人賽加拉斯表示,從去年9月至今年3月對塞納河進行了爲期半年的水質采樣監測,得出的結果是塞納河河水中大腸杆菌和腸球菌數量達到了歐盟和國際奧委會最高標准的兩倍,有時甚至是三倍。

而在下雨天,這類汙染問題還會被放大,塞納河只有在幹燥少雨的氣候環境下才能勉強舉辦公開水域比賽。究其原因,是巴黎的下水系統老舊,降雨量一旦過大,雨水就會連同汙水一同溢出管道,湧入塞納河。

事實上,沖浪者基金會的這組調研,已經是巴黎對塞納河做出了多輪治理之後得來數據——換種思路理解,這組數據理論上可能取自過去100年裏塞納河最幹淨的時候。

要在這種情況下參與比賽,已有多名運動員表示了擔憂。巴西遊泳運動員、奧運冠軍安娜·馬塞拉·庫尼亞(Ana Marcela Cunha)就是其中之一。

「在這樣的水質下參加比賽,當天可能不會發生什麽,但兩周後,你會生病,」庫尼亞直言,「巴黎奧運會需要一個Plan B,以防塞納河的問題無法被及時處理。」

事實上,塞納河水質影響的不僅僅是奧運會及其籌備工作——2023年世界泳聯公開水域遊泳世界杯巴黎站的比賽,也因爲同樣的原因被取消。

安娜·馬塞拉·庫尼亞  圖源:AFP

但其實,水質不達標是每屆奧運會主辦國都或多或少會面臨的一個難題,塞納河並非孤例。

2017年,早在東京奧運會舉辦之前,日本廣播協會(NHK)就曾報道,對比賽場地之一的東京台場海濱公園進行了21天的水質檢測,其中僅有10天達標,不到一半;2019年,在東京灣的一次水質檢測中,大腸杆菌數量已經嚴重超出國際鐵人三項聯盟規定的標准;2021年7月26日,東京奧運會男子鐵人三項決賽結束後,多位參賽運動員出現身體不適,甚至當場嘔吐的現象。

再往前看,裏約奧運會的公開水域比賽場地——瓜納巴拉灣和羅德裏戈湖,裏約政府曾承諾減少80%的水汙染,但最終僅有40%得到了淨化。

對于參賽者和觀衆們而言,公開水域比賽的水質如何,其實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而爲了減輕輿論壓力,在奧運年,我們也總能聽到舉辦過政府斥巨資治理水域的消息——前文提到的十年14億歐元就是如此。

根據法國政府的計劃,該項目將在今年夏天完成絕大部分工程,屆時,2.3萬戶住宅和260個船屋將接入汙水處理系統,不再直接向塞納河排放汙水。

那麽,塞納河沿岸住戶,以及塞納河上的船戶們,他們的日常排汙會去哪呢?

根據美聯社報道,巴黎奧斯特利茨火車站附近正在挖掘一個儲水設施,其容量相當于20個奧運會遊泳池,建成後能有效處理汙水,避免其通過下水道直接排放到塞納河中——簡單理解,法國人斥巨資建造了一個巨大的地下水庫,投入使用後,至少在奧運期間塞納河周邊的排汙都將儲存在這個水庫中,而當排汙儲存至一定量後,巴黎政府將派人將其統一運輸至專門的排汙點進行排放。

至于這個地下水庫到奧運結束後要怎麽用,是否繼續服役,政府並沒有明確的說法。

將在巴黎投入使用的汙水處理地下管道  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對于公衆而言,與名聲在外的塞納河畔相比,這個巨大且將盛滿汙物的大坑,可絕對算不上浪漫。但對于水質治理工程的負責人們來說,或許能成一項優質的政績。

從近期一些法國官方的相關回複中也能看出,能在塞納河上舉辦一屆最浪漫的奧運會,對整個國家是多麽的重要。

巴黎現任市長安妮·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在2016年申辦奧運會時就曾承諾,巴黎將在2024年之前進行大幅環境升級。而在她的市長選舉中口號中有三大關鍵詞,便是環保、爭取投資和女性領導。

治理塞納河,絕對是伊達爾戈環保宣言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作爲當年申奧的支持者、綠色巴黎的承諾者,一屆圓滿、幹淨的巴黎奧運會,無疑將是決定她能否在2026年繼續連任巴黎市長最重要的政績資本之一。

安妮·伊達爾戈  圖源:The New York Times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伊達爾戈的連任前景並不穩固,除非她有能力在接下來的一百天內力挽狂瀾,解決塞納河持續了一百年的水質難題。

但總有人信心滿滿。

面對世界各方對巴黎安保、塞納河水質的多重質疑,巴黎奧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蓋 (Tony Estanguet)的態度始終堅定且強硬:

「沒有Plan B。」

曆史早已證明,世界大量被詩歌、影視以及消費主義賦予了文藝浪漫標簽的旅遊勝地,最終都會被像是奧運會這樣的全球性事件摘掉濾鏡。

一場奧運會,能夠在集中的時間周期內快速吸引全球目光,爲當地帶來無可量化的傳播效應的同時,也爲將一個國家的問題,放大爲世界性的議題——這是新聞報道等內容載體都難以做到的事情,也是奧運會本身在體育之外,所能夠賦予這個世界的價值。

今天,法國人指著《阿斯涅爾遊泳者》,羨慕百年前巴黎工人在塞納河畔的午後生活;一百年後,人們或許也會去研究,21世紀的奧運會爲他們的生活留下了哪些影響。

奧運會需要爲後世留下一些可以被繼承的積極遺産。因爲只有這樣,他們才不會抱怨:除了那個碩大無比的「坑」之外,那群人什麽好的都沒留下。

最後,還是看一眼這個「坑」吧  圖源:BBC

0 阅读:61

體育産業生態圈

簡介:體育産業生態圈,打造體育商業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