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次,李顯龍人格魅力大放光彩,新加坡繁榮的原因找到了

老白的文藝小醬 2024-05-03 17:31:23

即將卸任的新加坡第三任總理李顯龍,日前參加了在金沙舉行的該國一年一度“五一勞動節”集會活動。

新加坡全國職工總會1700余名工友和各界代表在集會上聆聽了他任期內最後一次發表的“五一”公開演講(此前20年,他都以總理身份演講,年年不落)。

盡管演講時間並不太長(約一個小時),卻處處閃耀著其心胸之博大和智慧之光芒。既有對國際局勢發人深省的洞見和省思,也有對同胞意味深長的囑托與告誡,語重心長、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透過演講,李顯龍再次向世界展現了他作爲一個國家領導人和政治家那份堅毅執著、務實進取、開放包容、勇于擔當、遠見卓識和繼往開來的獨特之魅力、風采與風範。

李顯龍在他的最後一次公開演講中,向新加坡國民著重闡述了三個重要的“原則和精神”:

第一,社會凝聚力

李顯龍指出,種族、語言和宗教是新國社會長期存在的隱憂,維護種族與宗教的和諧是一項持久的工作,永遠不要以爲我們已經解決了問題、跨越了障礙。它(指社會的分歧與爭議)會一直存在。

同時他認爲,必須意識到社會中其他潛在的分歧,諸如富人與窮人、土生土長與歸化新加坡人、保守派與民主派、當代人與新一代之間等等……的差異,如果這些差異被政治所利用,就會讓國人相互對立,分化並削弱自己。

因此他主張,必須努力克服社會壓力和緊張局勢,擴大共同空間,並加強“共同的新加坡”身份認同感。

第二,長期規劃

李顯龍提醒他的接棒者和廣大國民,必須做好長遠打算,保持耐心並且堅定地爲之努力,爲新加坡建立“長久優勢”而奮鬥。不只是他們這一代人,而是爲了未來的50年、甚至100年。

第三,政治穩定與信任

李顯龍強調,如果新加坡政治分裂,就無法維持長期的規劃與努力。他認爲,新加坡得以成功,在經濟和社會進程上取得非凡成就,是因爲新加坡有卓越的體系在支撐。

這個體系一旦失靈,新加坡就會掉入民粹主義、部落主義和本土主義的困境,或者像其他國家一樣只關注短期利益,新加坡勢必就此沉淪。

因此,李顯龍重申,“新加坡必須拿出與時俱進且具創意的對策,有必要守護追求卓越的精神、有必要保持政治穩定。”

難能可貴的是,貴爲一富庶發達之國的總理,李顯龍卻異常之謙遜、友善和親民。這從他演講中多次反複提到“公共服務”這個名詞便可見一斑。

他的立場、他的姿態,始終與他的國民站在一起,沒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也沒有所謂的“特權”思維和精致利己主義。

他博得世人的關注與好感,根源在于他把人民捧得很高、把自己看得很低,瑾然之要求、率先之垂範、身體之力行,率領新加坡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時代:左右逢源、如魚得水,國際地位和聲望日隆。不但讓新國民感慨萬千而信任之服膺之,連異域他國的民衆亦感受到他的人格力量而膜拜之。

也許,這就是偉大卓越的政治家、實幹家獨具的濟世之魅力與光彩吧。而這也正是新加坡在過去20年與世無爭、專注經濟發展、社會和諧繁榮的一個重要保障。

在演講行將結束之際,李顯龍還飽含深情地回顧了他“四十載公共服務”之路,表達自己爲國民服務的自豪感以及與同僚愉快合作共事的感激之情。

講到情深之處,他不覺淚光閃閃、凝噎難語,令到場的嘉賓聽衆無不爲之動容。

之後,李顯龍向來賓們鞠躬答謝。全場起立,報以長時間的熱烈的鼓掌,對李顯龍20余年如一日持續爲國家的利益、社會的繁榮和人民的福祉而殚精竭慮、孜孜奮鬥的崇高精神和卓越貢獻表達崇高的敬意和感謝。

李顯龍于2004年接棒吳作棟開始擔任新加坡的內閣總理。

2023年12月,李顯龍宣布將辭任總理一職,“新加坡不能有超過70歲的總理”這是李顯龍的一貫主張。但受新冠疫情影響,他的退休時間延後了三年。

根據新國政府安排,李顯龍將在2024年5月15日,將總理的權棒移交給他的心腹幕僚和長期拍檔、現任副總理兼財長黃循財。他將出任“內閣資政”一職,繼續爲新國的穩定發展和繁榮貢獻力量。

中國現代詩人臧克家在《有的人——爲紀念魯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作》寫到:

“騎在人民頭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給人民作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頭的,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

只要春風吹到的地方,到處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著別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場可以看到;

他活著爲了多數人更好地活著的人,群衆把他擡舉得很高,很高……”

這也可以看作是對李顯龍從政以來、投身“公共服務”的圓滿職業生涯的絕妙注釋和生動寫照吧。

(注:演講圖片來自于“新加坡之音”的視頻截圖。如有侵權聯刪。)

2 阅读:301
评论列表
  • 2024-05-03 21:34

    他的政治待遇如何?

    老白的文藝小醬 回覆:
    還需要自己排隊買食物、理發,你想想他的待遇會如何??

老白的文藝小醬

簡介:從文藝和善的視角,看待紛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