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觀察丨阿根廷改革“陣痛”還要持續多久?

中工網 2024-05-13 03:40:14

【時事觀察】

原標題:阿根廷改革“陣痛”還要持續多久?

畢振山

阿根廷近日發生全國性罷工,抗議者反對政府的多項改革措施。相關數據顯示,阿根廷3月工業産出同比下降21.2%。有分析人士指出,阿根廷政府的“休克療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財政、緩解了通脹,但該國同時也面臨貧困率上升、經濟衰退等挑戰。對阿根廷來說,改革的“陣痛”恐怕還會持續。

當地時間5月9日,阿根廷多個行業舉行了24小時的全國大罷工,涉及金融貿易、航空貨運、市政交通等多個領域。這是阿根廷總統米萊上任以來,阿發生的第二次全國大罷工。罷工組織者稱,其目的是要表達對政府經濟新政的反對,其中包括對低收入部門和工薪階層的“殘酷調整”。

罷工前一天,阿根廷國家統計與人口普查研究所發布數據顯示,阿根廷3月工業産出比去年同期下降21.2%,爲2020年5月以來最低。整個第一季度的工業産出同比下滑了15%。

根據這一組數據,3月阿根廷家具制造業産出同比下降超過40%,電子産品和工具制造業下降近43%,金屬和機械産品制造業下降近33%,非金屬礦産和基本金屬下降約35%,汽車和交通運輸産品下降25%。

不少媒體指出,阿根廷工業産出下滑以及全國性罷工表明,阿政府的改革措施依然面臨巨大壓力。

阿根廷總統米萊于2023年12月上任。作爲極右翼聯盟出身的總統,米萊主張對阿經濟實施“休克療法”,包括大幅削減政府開支、放松經濟管制等。上任以來,米萊裁減了中央政府大約一半的部門,削減了政府對能源和交通領域的補貼,停止新建公共工程招標。除此之外,阿根廷央行還多次下調基准利率,阿政府主動將貨幣比索貶值。

在這些措施的作用下,阿政府在2024年第一季度實現了財政盈余。米萊對此表示,這是阿政府自2008年以來首個出現財政盈余的季度,是一個“經濟奇迹”。

與此同時,阿根廷持續高企的通脹在“休克療法”的作用下似乎也有所“降溫”。阿根廷國家統計與人口普查研究所的數據顯示,3月阿根廷通脹率爲11%,自2023年12月以來繼續保持環比下降趨勢。阿政府預期,4月該國通脹率可能會降至個位數。

然而,阿根廷的累計通脹率仍然很高。截至今年3月的12個月,阿根廷累計通脹率高達287.9%。阿根廷央行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預計2024年阿根廷累計通脹率約爲161.3%。高通脹引發貨幣貶值,阿根廷央行不得不于5月7日發行10000比索面額的紙幣,並計劃于今年第四季度發行20000比索面額紙幣。

有分析人士指出,阿政府的改革措施雖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財政,但也是一把“雙刃劍”。削減政府部門和補貼對工薪階層的影響很大,高通脹又擡高了普通民衆的生活成本。

阿根廷天主教大學此前發布的報告顯示,到今年1月,阿根廷貧困率達到57.4%,爲20年來最高。阿國內貧困人口達到2700萬,其中15%爲赤貧。

此外,減少政府支出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投資,加之民衆消費能力下降,阿經濟走上下坡路。2023年,阿國內生産總值下降了1.6%。阿經濟學家預計,2024年該國經濟將同比下滑3.5%。

貧困率增加以及經濟衰退風險,讓米萊政府面臨左翼政黨的巨大壓力。今年3月,米萊推出的綜合法案未能在國會通過。此後,米萊修改了法案相關條款,推動法案于4月底在衆議院獲得通過。據報道,這份法案包括允許阿根廷實施1年的緊急狀態、允許將一些國家所有的企業私有化、賦予企業更大權力等內容。左翼政黨指責該法案沒有一則條款維護勞工權益。

除了國內壓力,阿根廷政府目前還背負著巨額外債,僅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務就達到400多億美元,而阿根廷的外彙儲備並不多。相關數據顯示,受天氣和病害等因素影響,阿根廷今年的玉米産量可能比預期有所減少,這也可能影響阿根廷的出口創彙。

分析人士指出,米萊曾經聲稱“休克療法”將是“最後一杯糟糕的苦酒”,而阿根廷國內外現在實際上也都在觀望,米萊的改革究竟能夠堅持多久?是國內的反對最終壓垮米萊政府,還是改革産生效果後米萊“苦盡甘來”?米萊所在的政黨在國會參議院並不占多數,但其支持率目前也尚未見明顯下滑。綜合法案面臨怎樣的前景,阿根廷民衆又將給米萊多長時間,這些都還是未知數。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