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遊喝茶指南,茶具怎麽帶?茶葉怎麽選?一次性說清楚

小陳茶事 2024-04-12 14:55:40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大魚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古代春遊,又叫做“踏青”。

顧名思義,就是腳踩青草,去郊外遊玩,觀賞春景的意思。

很多描寫春景的詩句,又或者是畫作,都是古人在踏青過程中的所見所聞。

他們畫下或寫下看到的景色,再抒發一番心中的感慨。

如此看來,有點像是現在的朋友圈。

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正是他遊玩後寫下的所見所聞。

其中,“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是最爲經典的一句。

正值春日,趁著好時節去春遊是個好選擇。

要是能在賞景同時喝上一杯好茶,豈不妙哉。

可看看自己的茶台,想想家裏種類繁多的茶具,怎麽帶得走?

旅行中想泡茶,真的做得到嗎?

當然做得到!接下來,告訴你出遊帶什麽茶具比較好!

《2》

比如,簡單一套基礎茶具。

只要有一只白瓷蓋碗、一只公道杯、幾只品茗杯,便足夠滿足喝茶要求。

價格太昂貴、體積太重的蓋碗不用帶,便宜、簡單的茶具就行。

也可以選擇專門的旅遊茶具,或直接拿一個便當袋,細心打包好就行。

打包出來後,要在哪裏泡呢?

哪裏都能泡,有茶具,有能放的條件就能開泡。

沒有條件?創造條件就好。

比如,在動車上,可以將動車的桌子放下來,放上簡單茶席、蓋碗、公道杯、品茗杯。

此時就能和平常一樣,將沸水澆進放著幹茶的蓋碗中,快速出湯,一杯茶湯新鮮出爐。

要是行李比較輕,保溫杯裏能裝家裏燒開的沸水。

要是行李比較重,帶保溫杯都勉強,就從動車高鐵上接熱水。

畢竟是出門遊玩,不方便,少挑剔,利用四周能用的事物,滿足自己喝茶的願望,不也是一件妙事嗎?

出遊期間喝茶是追求一種狀態、一種心情。

也許沒有家裏方便的條件,泡出的茶湯不夠好喝,可伴著旅行的心情,看不同的風景,也會帶來獨特的好味道。

旅途中有熱騰騰的好茶相隨,心情也會變得不一樣。

到了戶外,甚至更方便。

去公園、去登山,一些旅遊景點一般都會有固定的桌椅。

在欣賞美景同時,泡一杯茶,也很惬意。

大家出行,都是放松心情,舒緩生活中的壓力。

在旅行中泡茶,正好能給人一種放松、惬意的感覺。

用這種心情看自然美景,與天地自然和諧統一。

甚至,還可能會在途中認識同樣愛喝茶的朋友。

以茶會友,如此美妙!

《3》

帶杯子也是一種選擇。

覺得一整套茶具太過麻煩的朋友,就帶杯子。

直筒型杯子,攜帶很方便,背包兩側一般都有側袋,能正好放下杯子,不怎麽占空間。

很多杯子還會有提繩。

覺得行李太重,可以把杯子直接提著帶走。

便攜式泡茶的杯具有很多,最常見的是兩種,一種是保溫杯,一種是耐高溫的隨行杯。

隨行杯,特色就在名字上,方便帶走、輕便。

高級一點的隨行杯,裏面還有茶濾,將茶放在茶濾裏,就能避免喝到茶葉,裏面的茶葉也不怕被悶壞。

隨行杯不具有保溫的功能,即使滾燙沸水泡完茶帶出去,也會慢慢變涼,直到變成常溫。

此時茶湯不會太燙,剛好適口,年輕人可能更喜歡。

到一定年齡的人,懂得養生的重要性,會更喜歡端著保溫杯。

保溫杯在手,什麽時候想喝熱茶都行,喝下去身體也會熱起來,很舒服。

只是,用保溫杯泡茶,基本算焖泡。

保溫杯的功能會讓杯內保持高溫,茶葉難免被熱水不斷刺激,一直釋放內質。

內質釋放太多,沉澱在茶湯中,泡出來就容易苦,不好喝。

一定要用保溫杯泡茶,又不想泡出太苦的茶湯,也有辦法。

控制投茶量,投進保溫杯的茶,不能多。

哪怕少投,也絕不能多投。

比如,用300-350毫升的保溫杯泡白茶壽眉,投入1克就行。

如果是白毫銀針或者白牡丹,更不用擔心,抓幾個芽頭進去,也能使茶湯飽滿。

《3》

茶具已備好,茶葉怎麽帶?

出門帶一大塊茶餅,或者是帶一大罐茶出去,不現實,也給旅行增加不必要的負擔。

茶葉拿少一點?出門後多喝兩泡都不夠,又太掃興。

種種考量下,可以帶小巧的茶葉罐、密封袋,或者泡袋。

茶葉罐可以小,但密封性一定要好,不容易跑氣。

差不多能裝下50g左右的壽眉罐子,便足夠,不占地方。

實在擔心茶葉跑氣,也可以在罐子裏多套兩層食品級保鮮袋,再用密封夾夾緊,層層防禦下,保持茶葉最佳狀態。

泡袋裝的茶葉更是省心,重量早已備好。

估計一下自己平日裏喝茶次數和數量,再決定帶多少就好。

一定要注意,盡量要放在靠近衣物的位置,以免放在行李箱中,路上顛簸,不小心茶葉就會壓壞。

本來高高興興到達目的地,想泡個茶享受一番,結果打開泡袋一看全是碎茶,太破壞心情!

除此之外,餅幹形態或是巧克力形態的茶也很適合帶出門。

它們的身體結構本身就和一般茶葉不同。

壓縮後體積更小,不占什麽空間。

特別適合經常出差或是偶爾會出去旅行的朋友。

也能應對不同方式的沖泡。

即使稍微悶泡,或者是水質條件有限,茶湯滋味也會不錯。

在外出情況下非常方便。

就比如,隨心泡。

以2017年的高山春壽眉爲原料,新茶期間,甜美花香和草藥香就是它的特色所在。

經過精心壓制,細胞破壁,更爲它添上一份甜潤口感。

一片2.5克,重量已經稱好,泡在保溫杯或隨行杯裏,300-500毫升的杯子,正正好。

害怕味道太濃,也可以投入一半,或是三分之二就足夠。

相比泡袋包裝,隨水泡壓縮過葉片間的縫隙,體積更小,更薄,方便攜帶。

想用蓋碗泡茶也沒問題,准備兩片隨心泡,正好5g,茶水比例正正好。

《4》

當時的古人沒有那麽豐富的娛樂活動。

閑暇之余,只能寄情于山水,享受自然風景。

這何嘗不好?放松身心,出去走走,鍛煉身體。

我們其實也可以學學古人的生活方式。

趁著這個春天,在節假日裏,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旅行中,再泡上一杯好茶。

幽幽茶香中,一杯熱茶下肚,再看美景。

疲憊的身心也一定能得到放松。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1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