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差點成爲清末狀元,卻因慈禧嫌他名字不好而落榜,最後成了主席

Boss爆史 2024-04-01 23:41:42

清朝的狀元有多麽隨意?一位考生在科舉時原本名列第十名,只因名字取得好,就被乾隆皇帝提拔爲狀元。此人便是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狀元胡長齡。而另一名考生只因名字沒讓慈禧太後滿意,從狀元被撸爲了二等第三十五名,與狀元失之交臂。但塞文失馬,焉知非福,他最後竟然成爲了主席。他是怎樣做到的呢?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譚延闿的人生。

譚延闿出生在湖南一個官宦家庭,父親譚鍾麟官至兩廣總督。但因爲譚延闿的生母地位低下,只是小妾,所以受到很大的屈辱。在譚延闿科舉高中之前,他母親只配站著吃飯。爲了替母親爭口氣,譚延闿學習分外用功。再加上他天資聰穎,很受父親和族人器重。譚延闿11歲時學制義文學,光緒帝的老師翁同龢稱之爲“奇才”。

1904年,譚延闿參加清末最後一場科舉考試中試第一名貢士,即會元。4月參加殿試,因其不僅文章寫得好,而且字也很漂亮,所以極有可能被選爲狀元。慈禧太後在提筆圈名字時,發現這名新科狀元不僅來自湖南,而且還姓譚,不由讓她想到了支持變法的譚嗣同。于是慈禧改點劉春霖爲狀元。之所以選擇劉春霖,一方面是因爲劉春霖字也寫得不錯,另一方面當年大旱,春霖又帶來雨水之意。而譚延闿則被降爲了二甲第三十五名進士。

盡管如此,譚延闿也是整個清代湖南籍士子中會元者唯一一人。步入官場後,譚延闿先是入翰林,負責編修史料,隨後又返回湖南老家辦學。慈禧晚年主持丁末新政,譚延闿也是積極響應,成爲湖南立憲派首領。武昌起義後,譚延闿被推舉爲湖南軍政府參議院議長、民政部長。立憲派殺害正副都督焦達峰、陳作新後,他又被咨議局推舉爲湖南省都督。

袁世凱成爲大總統後,譚延闿的湖南省都督被罷免,他也因此避居青島、上海。後來譚延闿參加反袁的護國運動,袁世凱死後,任湖南省長兼督軍、省長。他與孫中山相交莫逆,孫中山曾打算將宋美齡介紹給譚延闿。但譚延闿因答應亡妻不續弦爲由,拒絕了這樁婚事,還成全了蔣介石,做了蔣介石與宋美齡的介紹人。蔣介石也因此對譚延闿十分感激。

譚延闿投奔孫中山後,參與了改組國民黨,還有建設國民黨等一系列大事。曾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他也曾經任兩廣督軍,三次出任湖南督軍、省長兼湘軍總司令,授上將軍銜,陸軍大元帥。因爲在國民政府中地位崇高,所以死後享受了國葬待遇。除此之外,譚延闿在書法方面也造詣很深,有“近代顔書大家”之稱。更是在美食上別出心裁,發明了組庵湘菜。而譚延闿的一生也真的驗證了那句話: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

1 阅读: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