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裁遭調查!百億海正藥業還好嗎?

野馬財經 2024-05-13 10:19:04

從連年盈利到虧損,

海正藥業經曆了啥?

作者 | 趙 普

編輯丨高遠山

來源 | 野馬財經

醫藥反腐的大旗下,多家藥企高管遭調查,據中新健康不完全統計,2024年至今通報被查的醫藥企業高管人數已有14位。

近日,浙江老牌藥企、市值和資産均過百億的海正藥業(600267.SH)就不太“平靜”,一邊是前董事、前總裁李琰涉嫌多項違法犯罪被調查,另一邊是複旦張江(688505.SH)提前終止了海正藥業旗下公司對抗癌藥“裏葆多”的獨家推廣,海正藥業旗下公司面臨支付賠償金的風險。

現在這兩件事都還在進行中,由于都和醫藥代理業務有關,且人事、業績受到連帶影響,海正藥業的狀況也受到投資人關注。

李琰任職期間曾高調表示,要用五年時間讓海正重回一線藥企行列,沒想到五年過去了,海正藥業有沒有回歸一線藥企還不確定,他自己卻先“下崗”了,海正藥業也在2023結束了連續四年的盈利,淨利潤出現虧損。

李琰“下崗”1年被曝“四宗罪”

據海正藥業公告顯示,公司前董事、前總裁李琰在公司(海正藥業)代理業務中涉嫌貪汙罪、職務侵占罪、受賄罪、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發生時間爲2019年至2022年任職期間,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調查過程中。

李琰已于2023年4月5日辭去公司董事、總裁職務,辭職後不再擔任公司及子公司的任何職務。李琰從“下崗”到被通報調查,前後還不到1年。

圖源:海正藥業公告

自2017年進入海正藥業子公司瀚晖制藥有限公司(簡稱“瀚晖制藥”)算起,李琰在海正藥業及其子公司共任職7年,其中多年擔任瀚晖制藥總經理。

據了解,瀚晖制藥在2012年由海正藥業(杭州)有限公司和美國瑞輝公司合資成立,當時名爲海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簡稱“海正輝瑞”)。

2017年10月,輝瑞正式退出海正輝瑞,把自己持有的49%股份轉讓給了關聯方HPPC,同日HPPC的100%股權轉讓給境外買方。完成股權處置後,輝瑞不再直接或間接持有海正輝瑞任何股權權益。

而這個“境外買方”就是高瓴資本,海正輝瑞也隨之更名爲“瀚晖制藥”。

巧合的是,高瓴資本進入瀚晖制藥同年,李琰出任瀚晖制藥總經理。2019年1月24日,海正藥業董事會同意聘任李琰爲海正藥業總裁,同年5月,又在股東大會上選舉李琰爲董事。至此,李琰進入海正藥業董事會。

有意思的是,高瓴資本收購瀚晖制藥股權3年後的2020年,海正藥業計劃用約44億元收購高瓴資本持有的瀚晖制藥49%股權,而高瓴資本此前收購價僅約19億元。

不到3年,高瓴資本就轉手賺了25億元?實際交易方式極其複雜,因爲海正藥業的收購方式爲發行股份+可轉換公司債券+現金,其中現金支付只有7億元。

雙方在2021年3月完成這次交易,至此瀚晖制藥成爲海正藥業的全資子公司,高瓴資本退出瀚晖制藥,但持有海正藥業11.99%股份。

同樣的股權不到3年時間,收購價格從19億元增加到44億元,過高的差額也引發了證監會的問詢。

圖源:海正藥業公告

對此,海正藥業的解釋是,2018年開始,瀚晖制藥爲知名醫藥企業提供藥品推廣服務,多種藥品的地産化進程有所推進,均形成了新的盈利增長點;此外,高瓴資本旗下高濟醫療和瀚晖制藥簽署合作協議,開拓零售渠道合作以及互聯網線上醫療的合作。

受上述因素影響,到海正藥業啓動收購上述收購計劃的2020年,瀚晖制藥的估值相較于高瓴資本進入時,已經從38.81億元漲到了89.81億元。

而此時的李琰,已經升任海正藥業董事、總裁等職務1年有余了。

禍起藥品“代理”?

財報顯示,海正藥業共有四大主要業務,其中的醫藥商業業務主要由全資子公司浙江省醫藥工業有限公司(簡稱“省醫藥公司”)和瀚晖制藥進行,其中瀚晖制藥主要是在過渡期內推廣輝瑞産品。此外,瀚晖制藥的制劑産品及原料還以訂單方式向輝瑞、安必生公司等合作商采購。

“野馬財經”梳理發現,瀚晖制藥是海正藥業旗下貢獻淨利潤的“主力軍”。2019年~2022年,瀚晖制藥貢獻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約5.41億元、6.63億元、6.83億元和8.35億元,比母公司海正藥業的淨利潤還高。

圖源:東方財富網數據

四年間每年産出數億元利潤,瀚晖制藥的CSO平台“功不可沒”。

醫療健康領域資訊自媒體“健識局”發文稱,輝瑞退出後,“瀚晖制藥面臨重新調整戰略方向的問題……(最終選擇)加強公司的CSO屬性,在輝瑞及海正原有品種外,引進更多第三方品種,在短時間內爲瀚晖制藥帶來了不少活力。”(“CSO”平台指醫藥合同銷售組織,制藥企業通過與CSO簽訂合同,利用其專業服務提高産品的市場表現,同時減少自身營銷負擔。隨著醫藥行業分工的細化和市場競爭的加劇,CSO平台正在逐漸從單純的銷售代理轉向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以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

公告中指出李琰涉嫌的“四宗罪”都和海正藥業的代理業務有關,多家媒體報道稱,李琰任職期間,海正藥業的代理業務主要發生在子公司瀚晖制藥。但實際上,瀚晖制藥還通過旗下子公司簽訂了多個藥品的獨家推廣。

其中,瀚晖制藥的全資子公司、海正藥業的孫公司輝正(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輝正公司”)就拿下多個藥品的獨家推廣權。需要注意的是,李琰任瀚晖制藥總經理時,還是輝正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和執行董事。

2018年,輝正公司與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簡稱“北京諾華公司”)和山德士(中國)制藥有限公司簽署《産品獨家推廣服務協議》,協議約定了關于三款成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維持治療藥品的獨家推廣合作,這三款呼吸藥的商品名爲“昂潤Onbrez”、“傑潤Ultibro”、“希潤Seebri”。該協議有效期10年,輝正公司爲拿下獨家推廣權益,向北京諾華公司支付2億元的簽約金。

圖源:罐頭圖庫

同年,輝正公司還與上海複旦張江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複旦張江”)簽署了商品名“裏葆多”藥品的獨家推廣合作(“裏葆多”:一款高端腫瘤藥,全球仿制開發的熱點品種之一)。協議有效期10年,輝正公司爲獲得裏葆多獨家推廣權益向海複旦張江支付5000萬元,期間複旦張江及任何第三方均不得享有推廣權。

2020年3月輝正公司與再鼎醫藥(上海)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奧馬環素國內市場獨家推廣協議,協議有效期10年,輝正公司需分階段支付總額約2.44億元的獨家推廣權費用。

簡單計算一下,上述5種藥品的獨家推廣權的費用合計近5億元。

2021年12月,再鼎醫藥旗下産品紐再樂®(甲苯磺酸奧馬環素)以1類新藥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瀚晖制藥擁有紐再樂®(包含口服和靜脈輸注兩種劑型)在中國內地的獨家推廣權。

圖源:東方財富網數據

海正藥業2021年財報中稱,瀚晖制藥已成爲中國領先的CSO平台,擁有比肩頂尖外企的合規及支持體系、經過實戰檢驗的超強准入醫保能力,銷售規模遠超同類競爭平台。

該財報還顯示,瀚晖制藥自營團隊規模約1500人,具有營銷體系平台優勢,在瀚晖零售團隊的管理下,覆蓋了超過86000家OTC大型連鎖及區域龍頭連鎖門店,及25000家地方中小連鎖及單體藥店終端。

連續盈利遭“中止”,海正藥業“自我調整”

不過,隨著市場變化,上述獨家推廣合作也開始出現“裂痕”。就在上個月,複旦張江單方面終止了和輝正公司關于“裏葆多”藥品的推廣合作,原因是銷售未達預期。

2023年2月28日,複旦張江和輝正公司簽署補充協議,其中約定,“如未達到推廣指標的50%,輝正公司除需進行賠付外,公司有權終止獨家推廣協議”。

由于“裏葆多”2023年度銷售未達預期,且低于推廣指標的50%,複旦張江要求輝正公司根據相關協議進行賠付,但雙方目前未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

“第一財經”報道稱,去年裏葆多銷售暴跌,當年該款藥品銷售費用比上年減少1.98億元,同比-65.08%。隨著越來越多藥企湧入,目前已有石藥集團、複旦張江、常州金遠等多家藥企的鹽酸多柔比星脂質體注射液仿制藥已通過一致性評價,藥企均面臨集采壓力。

“裏葆多”的合作終止只是一個側面,整體來看,2023年瀚晖制藥的歸母淨利潤只有3803.99萬元,相比前四年每年數億元的淨利潤,降幅驚人。瀚晖制藥母公司海正藥業也結束了連續四年的盈利,出現了9317.13萬元的虧損。

圖源:罐頭圖庫

海正藥業表示,淨利潤下降主要原因是制劑業務受全國藥品集中帶量采購的影響,未中選産品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多達一)、注射用替加環素(力星)、注射用美羅培南(美特)等産品收入同比下降,銷售利潤下降,以及門冬胰島素相關資産計提減值等影響。

其實,海正藥業2023年淨利潤下降的同時,還經曆了高層人事的劇烈變動:

2023年4月,李琰辭去海正藥業董事、總裁職務;

2023年8月31日,董事長蔣國平辭任,同時不再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同樣在2023年8月31日,副董事長兼高級副總裁兼代理總裁陳曉華辭任;

2023年11月29日,海正藥業公司財務總監張祯穎辭任。

這四人辭職後,均不再擔任海正藥業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職務。

圖源:罐頭圖庫

隨後,海正藥業開始陸續委任上述職位的接任者,穩定公司管理團隊:

2023年8月31日,原董事長蔣國平辭任的當天,沈星虎成爲董事長候選人;

2023年10月11日,肖衛紅當選海正藥業總裁,這距離李琰辭去海正藥業總裁已經有近6個月;

2024年4月26日,蔣靈被任命爲海正藥業高級副總裁兼財務總監,此時距離前財務總監張祯穎辭任已經過去了近8個月。

瀚晖制藥也完成新管理層的任命,肖衛紅兼任瀚晖制藥有限公司總裁,蔣靈兼任瀚晖制藥法定代表人兼執行董事。

履曆顯示,肖衛紅和蔣靈都曾在海正輝瑞任職,其中肖衛紅曾任海正輝瑞制藥首席執行官,蔣靈曾任海正輝瑞常務副總裁、董事。

另外,肖衛紅還曾擔任輝瑞制藥中國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商務及多元化業務事業部總經理。

此外,近年來海正藥業的主要股東也在發生變化,高瓴資本通過減持逐漸減少股份,目前海正藥業大股東爲浙江海正集團有限公司。

海正藥業表示,2023年對公司來說是充滿挑戰與困難的一年,新任管理層已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和潛在風險主動積極進行系列調整和改進,不斷優化完善公司治理體系,其中第一條就是“任命紀委書記,加強內部紀檢監督”,此外還提到要“推動成立內控管理部”、“加大內部審計力度”等等。

海正藥業表示,目前生産、研發、銷售等各項工作正常有序開展。2024年一季度,海正藥業歸母淨利潤扭虧爲盈,實現淨利潤約2.49億元,同比漲幅約6.99%。

圖源:公司財報

董秘在回答投資者提問時提到,“新任管理層上任後……積極推行了一系列調整和改進舉措,管理層和員工們……積極應變,呈現出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新氣象和新面貌。”

看來,李琰等人離任後,海正藥業明顯有了新變化。

關于醫藥代理業務,還有哪些故事?留言聊聊吧!

0 阅读:57

野馬財經

簡介:關注金融創新的財經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