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紅樓夢》”大講堂第二季開講,張雲深情闡述《運河上的<紅樓夢>》

古代小說研究 2024-04-01 12:03:56

2024年3月31日,“都說《紅樓夢》大講堂”第二季系列學術講座在江甯織造博物館二樓紅樓劇場開講,劇場內座無虛席,一票難求。

這是中國紅樓夢學會、江蘇省紅樓夢學會和江甯織造博物館聯手打造的系列學術講座。第一場講座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學刊》編審、中國紅樓夢學會副會長、國家社科基金資助課題“《紅樓夢》與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研究”首席專家、大運河文化帶建設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張雲老師主講,題目爲《運河上的<紅樓夢>》。

中國紅學會副會長、江蘇省紅樓夢學會會長苗懷明、江甯織造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黃晨、貴州省紅樓夢學會副會長郭征帆、江蘇省紅樓夢學會副會長韓中英、秘書長嚴曙、副秘書長喬孝冬、監事徐德以及省學會會員代表、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局代表、江甯織造博物館館校共建大學生代表、留學生志願者代表、“紅領巾”講解員代表、“金雲錦”志願者代表等兩百多人聆聽了這次講座。

活動由江甯織造博物館公共服務部副主任楊海靜主持。講座開始前,出席的領導和嘉賓張雲、郭征帆、苗懷明、黃晨、韓中英、嚴曙、喬孝冬等分別爲江甯織造府博物館的“紅領巾講解員”“優秀講解員”“金牌講解員”頒發榮譽證書,表彰他們爲普及宣傳紅樓夢所作的貢獻。

接下來苗懷明會長致辭,他說,“都說《紅樓夢》大講堂”是江甯織造博物館與江蘇省紅樓夢學會精心打造的系列學術講座。今年第二季因中國紅樓夢學會的加盟得到充實和提升。第二季將有六場講座,由張慶善、張雲、石中琪、苗懷明、馮保善、喬光輝南北六位學者主講,圍繞紅樓夢與大運河、紅樓夢與江南文化等進行闡述和探討,精彩可期。這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對《紅樓夢》的研究與普及有著重要的意義。

接下來張雲老師正式開講,她說今天在江甯織造博物館即曹雪芹南京的家裏做講座,滿足了她許久以來的一個夢想,自己感覺非常激動和自豪。

講座圍繞《紅樓夢》與大運河的關系展開,這是深入理解《紅樓夢》的一個新穎的角度,也是張雲老師近年來潛力研究的重要課題。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産大會將大運河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産項目,成爲中國第四十六個世界遺産項目。大運河與《紅樓夢》有著不解之緣,在作品中有許多與運河相關的描寫,包括人物、情節、物品等,江甯織造博物館近年也在做與運河相關的紅樓夢文化展,南京是研究大運河最爲中心的地帶。

整個講座分六個方面,即《紅樓夢》是以京杭大運河爲底色的小說、運河構架的小說結構、運河文化養成的寫作策略、運河孕育的紅樓人物、曹雪芹的憶昔感今、南北文化的碰撞與融彙,結合作品的具體描寫,張雲老師對運河上的《紅樓夢》進行了細致深入的講解。

張雲老師從新的視角總結了《紅樓夢》的六重主旨和六種策略,六重主旨分別爲:述祖德、明盛衰、傳閨閣、歎宿命、言不朽和顯親曆。六種策略是:以南寫北、以北隱南、建造大觀園、太虛幻境、石頭著書以及通靈玉與真石頭。她認爲大運河對《紅樓夢》的意義是多重的,它有機融合了南北文化,對中國文化進行了重構。

張老師以深厚的學養、細致的閱讀深入淺出地講述了《紅樓夢》與大運河的深厚淵源,提升了聽衆對紅樓文化與運河文化的認知。整個講座將近兩個半小說,受到聽衆的歡迎和好評。(喬孝冬)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