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來了,老對手被曝也要來,國民黨大佬正接力奔赴大陸

邵永靈 2024-04-03 10:27:31

按照原計劃,4月1日,馬英九乘機出發,首站是深圳, 11天的二次大陸之行開啓。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馬英九之外,據稱後續還有多位國民黨大佬將陸續前往大陸,王金平、李乾龍、郝龍斌、洪秀柱將陸續前往大陸。在這裏面,大陸最熟悉的是洪秀柱,如果放到台灣島內,政治能量最大的莫過于王金平。

馬英九開啓第二次大陸之行,這次他的首站是深圳,一下飛機,他就跑到了大疆和騰訊

由此可見,2024年國民黨內掀起了一個“赴陸潮”,從實際層面來說,這些國民黨大佬接力訪問大陸雖然無法改變當前台海的兵凶戰危,更無法影響民進黨當局的未來決策,但從另一方面考量的話,它有助于拓寬兩岸民間交往,用之前台灣《中國時報》的一句話講:兩岸交往將更偏向“政冷民熱”。下面就來看一下蜂擁赴陸的國民黨大咖。

(一)馬英九來了,盡管無法實質改變兩岸關系走向,但島內媒體輿論依舊評價頗高

4月1日對兩岸媒體而言最大的新聞莫過于馬英九到訪大陸。按照之前馬英九辦公室發布的行程計劃,這一天馬英九要乘機前往大陸,首站是深圳。

根據台灣《中國時報》的報道稱,4月1日下午,馬英九的深圳行程很滿,首先到訪了大疆公司,大疆總裁、出生于中國台灣的羅振華親自接待了馬英九,並向馬英九介紹了大疆目前的産品種類,主要涵蓋無人機、手持式攝影裝備等。

馬英九的第二站是騰訊公司,根據台灣《中國時報》的說法,微信在台灣社會也是一個熱門産品,很多台灣年輕人都在使用微信,而馬英九一行人中有很多青年學生,所以馬英九這次參訪騰訊公司是有一定說法的。

對于這次的馬英九大陸之行,島內媒體輿論討論得很熱烈,關注度也非常高。早在馬英九辦公室宣布要二次訪陸後至今,“馬英九大陸之行”在台灣島內已經成了一個熱詞,很多島內媒體輿論認爲馬英九的這一舉動將有助于推動兩岸之間的和平交流,從而緩解台海局勢的兵凶戰危。

台灣《中國時報》針對馬英九這次的大陸之行提前做了意義總結,內容一共有4點:其一,傳達出強烈的兩岸和平信息,這對于緩和目前的緊張氛圍至關重要;其二,重新推動台灣島內的文化認同,強調兩岸人民所共享的曆史和文化遺産,喚起台灣社會對于共同祖先的認同感,從而爲兩岸關系帶來更多的共鳴與理解。

其三,以台灣地區前領導人的身份再次到訪大陸,凸顯出馬英九對于兩岸和平的個人承諾。與民進黨上台8年台海兵凶戰危的情形相比,馬英九將會進一步提高台灣社會對他的好感度,這也將會激勵島內其他政治人物采取類似的行動來推動兩岸和平。

馬英九下飛機後便跑到了騰訊總部,台灣很多年輕人日常都在使用微信

其四,延續兩岸青年交流,兩岸青年是中華民族未來的棟梁,兩岸青年也是兩岸關系的未來和希望所在。

由于馬英九二次到訪大陸正值老對手蔡英文下台走人前夕,所以島內有人還特別拿馬英九與蔡英文二人做了一個比較。對此台當局前官員徐勉生認爲:馬英九與蔡英文根本不屬于同一層次,將兩人做對比,不但毫無意義,更是對馬英九莫大的侮辱。

徐勉生表示,無論是個人私德,還是從對台海和平以及台灣的貢獻看,蔡英文都無法與馬英九相提並論。首先馬英九擁有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過程公開透明,並有各項文件佐證。 蔡英文雖然自稱擁有英國倫敦政經學院博士學位,卻無法詳述過程,也提不出無可置疑的相關文件。即使很多人明確列出衆多不合常規的疑點,但蔡英文唯一明確的回應,是勒令相關機構將其學位資料保密30年。

在擔任台灣地區領導人期間,馬英九時期的台灣地區和平、安居樂業;蔡英文上台的8年,台灣民衆感受最大的就是“缺”字:缺水缺電缺雞蛋。

更糟糕的是,蔡英文讓台灣社會感到了兵凶戰危,馬英九時期兩岸和緩的氣氛消失殆盡,在台海不斷逼近戰爭邊緣的背景下,很多台灣民衆正陸續向海外轉移資産,有的甚至提前把自己的家人送到了海外。

所以如果要論曆史定位的話,蔡英文未來的曆史定位將不堪入目,甚至還可以說,蔡英文根本就沒有曆史定位。

從當前的情形看,盡管行程才剛剛開啓,台灣島內對馬英九這次的大陸之行似乎評價很高,有的甚至還充滿了一種期望。

與馬英九相比,蔡英文根本沒有曆史定位,二人差距太大

事實上,如果更現實的角度做分析的話,馬英九的這次大陸之行對兩岸關系實質影響不大,也不會有重大突破。按照馬英九前幕僚趙春山的說法:未來的兩岸關系能夠不更壞就不錯了。

趙春山分析稱:如果真要分析馬英九此行意義的話,恐怕還是在年輕人交流層面,此行有助于台灣年輕人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了解兩岸同文同種、密不可分的關系。馬英九此行確實有新聞性,聲量也非常大,但如果從政治層面考慮的話,馬英九已經卸任8年,他對民進黨當局的決策沒有影響力,所以就兩岸關系的實質性緩和而言,他並不認爲馬英九這次的大陸之行能夠起到作用,因爲最終還是要看民進黨當局的做法。

趙春山還表示:“交新朋友也不會忘記老朋友”是大陸一貫的行事方式,馬英九時期是兩岸關系最好的時候,其中最佳的例子就是2015年的新加坡會晤。這次馬英九的大陸之行從另一個層面分析很有可能激起台灣民衆對馬英九時期的懷念,這對民進黨當局恐怕會有很大的不利影響。

(二)馬英九之後,國民黨陸續有4位大佬被曝前往大陸,其中以王金平的地位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馬英九的大陸之行似乎打開了國民黨人士蜂擁赴大陸的大門,根據台灣《聯合報》所披露的消息,在馬英九之後,國民黨內還有4位大佬後續也將前往大陸,這4人分別是王金平、李乾龍、郝龍斌、洪秀柱。

台灣《聯合報》表示:4月11日馬英九結束本次大陸之行的這一天,郝龍斌將赴河南省黃帝故居,參加軒轅甲辰年黃帝故裏拜祖大典。

馬英九之後,據稱“喬王”王金平也要前往大陸,王金平的政治能量很大,地位頗高,身子不遜色于馬英九

而在今年5月份,笃信佛教的王金平正計劃前往山西的五台山參拜;而李乾龍也要在5月份前往山西參加例行的神農大帝祭典。

洪秀柱預計將在7月6日至12日前往杭州出席“海峽兩岸青年發展論壇”,主題內容包括兩岸青年如何共享、共榮及攜手開創新時代。台媒表示,這還僅僅是披露出的信息,未來不排除會有更多藍營大佬赴大陸。

縱觀上述島內媒體所披露的消息,有兩個點很值得關注:其一,開啓大陸之行的多是已退出政治核心的人士,例如王金平是島內前立法機構負責人;郝龍斌是前台北市長;洪秀柱是前國民黨主席;李乾龍是前國民黨秘書長;其二,除洪秀柱外,馬英九、王金平、郝龍斌、李乾龍赴大陸都是以參加重要節日爲由,這兩個點很值得細品。

在後續訪陸的幾位國民黨人士中,大陸最熟悉的莫過于洪秀柱,這可是國民黨深藍選民的重要代表,而且她本人也曾多次到訪大陸。

不過若論政治能量,最大的莫過于王金平。王金平是台立法機構的前負責人,也是到島內任職時間最長的台立法機構負責人,從1999年一直幹到了2016年。王金平在台灣島內的人脈非常深厚,有“喬王”的稱號,他本人身段很軟,除了在藍營內部有深厚的人脈外,他與綠營人士也有很深的關聯,例如他與台立法機構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的關系非常密切,馬英九時期王金平與柯建銘在台立法機構建立了一種“王柯體制”,二人以“密室協商”的形式掌握了台立法機構的議事進程。

至于說“喬王”,其實簡單理解起來就是“平事”的,很多島內民代在任職期間都有各種各樣的麻煩,例如有的會攤上一些官司,這些在背後都有王金平去“喬”。由于王金平在台灣政壇的人脈非常深厚,而且很會爲島內民代們平事,所以2013年“馬王政爭”時,很多藍綠民代們都支持王金平。對于王金平,台灣島內是這麽評論的:他沒有敵人。

王金平執掌台立法機構17年,他的身段很軟,台灣媒體這樣評價王金平:他沒有敵人

離開台灣政壇核心外,王金平的政治能量依舊不可小觑,例如2018年島內“九合一”選舉期間,空降高雄的韓國瑜之所以能夠一舉拿下高雄,除了他本人口才極佳,引起“韓流”轟動外,更關鍵的一點是王金平的助力。王金平利用自己在高雄的人脈,幫韓國瑜舉辦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三山大會”,這讓韓國瑜的聲量大振,最終成功翻盤,直接“綠地變藍天”。

在2023年島內選舉期間,國民黨內部出現了分裂,郭台銘退選後,支持郭台銘的地方勢力並沒有歸隊,也沒有公開表達支持侯友宜。在此背景下,又是王金平擺平了國民黨的地方勢力,讓國民黨地方勢力歸隊,所以盡管王金平已經離開了公職,但他在台灣島內的政治能量絕不可小觑。

在披露王金平可能會訪問大陸的消息時,香港01報剛開始是這麽報道的:繼馬英九之後,還有一位已卸任且層級極高的島內政治人物也可能接力訪陸。

根據港媒的說法,王金平近期正規劃與太太前往山西五台山的文殊菩薩道場參拜。還有知情人士透露:與王金平關系密切的國民黨前秘書長李乾龍預計會在5月上旬帶隊赴大陸參加祭拜神農大帝的大典,據了解這次李乾龍一行預計會有1000多人,炎帝陵被認定爲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過去連戰、洪秀柱、吳伯雄都曾帶隊參訪此地,所以炎帝陵在兩岸交流上有象征意義,而這一次李乾龍一行奔赴炎帝陵也被認爲是一次例行性的活動。

不過考慮到王金平要前往山西五台山,再加上他在國民黨內有著很高的地位,這次王金平是否會加入這一行程還未可知,不過有消息稱:王金平本人正在考慮此事,還沒有下最後的決心。

至于說郝龍斌,他是繼馬英九之後的台北市長,在他的市長任內,台北與上海確定了“雙城論壇”,並一度持續至今。卸任台北市長後,郝龍斌的政治聲量雖然下降了很多,但他的政治實力同樣也不可小觑,因爲他有一個很出名的父親:郝伯村。郝伯村大陸出生,參加過抗戰,曾擔任過台防務部門負責人、行政機構負責人等,在台灣島內被認爲是“軍人強人”,李登輝時期,郝伯村與李登輝鬧掰,曾在1996年脫黨參加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過去他在國民黨內的政治勢力很大。

馬英九到達深圳後,當天晚上又看了無人機表演,台媒評價:畫面很震撼

雖然郝伯村已經在2020年去世,但憑借其父的威望再加上8年台北市長的政治經曆,郝龍斌絕對稱得上是國民黨內的一個大佬。

如果算上馬英九的話,在今年8月份之前,國民黨陸續會有5名大咖訪問大陸。

但如果從實際政治意義角度做考量的話,人數雖然不少,但若想實質性改善當前兩岸緊張關系,恐怕會很難,原因很簡單,因爲台灣政壇的權力並不掌握在國民黨的手中,王金平的政治能量再大,作爲資深藍營大佬,他也無法影響民進黨當局的決策。

趙春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要關注未來兩岸的實質關系走向,還得看賴清德在5月20日上台演講的內容、美國總統選舉結果對中美關系走向的影響。不管未來台灣島內的什麽咖前往大陸,他都不會對兩岸關系的實質改善産生大影響,因爲台灣政治的決策權在民進黨手中,而不在國民黨的手中。

趙春山還進一步闡述稱:在今年美國總統大選結束之前,兩岸將維持“外弛內張”的狀況,大陸下一階段的對台策略將會在美國總統選舉結束後開啓。

不過盡管國民黨幾位大佬陸續赴大陸很難對兩岸關系的未來發展産生實質性影響,但從民間交流的角度,這至少會在某種層面上推動兩岸民間社會的“融”。

馬英九等人的到訪預示著:未來4年兩岸關系將繼續“官冷民熱”,兩岸民進交往將進一步加大

趙春山還表示,除非賴清德在基本立場上有大幅度轉變,否則大陸不會對他有所期待。這怎麽可能呢?賴清德就是靠高喊“台獨”政治起家的,他能夠走到今天,背後仰仗的就是島內“台獨”勢力的支持。而且再加上賴清德還要考量自己4年之後的選舉,所以基本上看不到賴清德對基本政策作出調整的前景。如果再考慮到賴清德上台前,國民黨的幾位大咖們陸續到訪大陸,這預示著未來4年,兩岸之間將持續保持“政冷民熱”的現象。

25 阅读:22889
评论列表
  • 2024-04-03 15:21

    唱雙簧的來了,一邊實實在在的真獨,一邊含含糊糊和稀泥的講要統!

  • Steve 34
    2024-04-03 17:54

    這些暗毒分子不談統一都是耍流氓。來大陸騙吃騙喝嗎

  • 2024-04-03 16:23

    馬從來沒說過要統,只有維持現狀,拿補助。

  • 楊曜 28
    2024-04-03 18:04

    國民黨現代有幾位能講真統一的,不是含糊、和稀泥,而是沒這能力、迫力。

  • 158 27
    2024-04-03 11:50

    誰來都可以,但是必須談統一。

  • 2024-04-03 17:41

    浪費國家資源,就是這些東西

  • 2024-04-04 02:17

    台灣還看得到四年?今年應該台灣省全民換回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了。

  • 2024-04-03 11:58

    國民黨到底打的啥鬼主意?

  • 小可 11
    2024-04-03 18:27

    煙霧彈,觀其言觀其行

  • 2024-04-03 17:22

    清明節了回來祭祖

  • 2024-04-04 07:37

    過時貨都來湊熱鬧

  • 2024-04-03 21:32

    繼續窮台[得瑟]這些東西又來丟煙霧彈了

  • 2024-04-04 07:56

    都是緩兵之計拖延時間罷了,我們千萬不要上當

  • 2024-04-05 00:18

    來大陸是它們的光榮

  • 2024-04-04 18:29

    台上不統台下混

  • 2024-04-04 20:27

    一群作秀的行家[笑著哭]

  • 2024-04-04 19:12

    除了洪秀柱主席,其他的都是來騙吃騙喝騙錢的政棍

  • 2024-04-03 22:20

    關鍵是,有沒有誠意統一

  • 2024-04-04 22:10

    一群騙子

  • 2024-04-04 20:52

    不獨不統,別妄想

  • 2024-04-03 22:06

    蔡英文的定位就是菜蠅蚊

  • 2024-04-04 17:01

    國民黨也好,新黨也罷,什麽黨都不是好鳥,比民進黨更惡心人,

  • 2024-04-04 08:27

    接力排雷,大陸民衆早己等不得動武了

  • 2024-04-04 20:01

    該死不死的一群騙子

  • 2024-04-03 16:00

    來騙吃騙喝的,大陸也想采取拖延戰術,被台灣逼急了,就戰鬥機去轉一圈

  • 2024-04-05 07:16

    推動兩岸統一的絕對不是國民黨!

  • 2024-04-04 07:47

    還是大陸安全,小心在台被誤斬。

  • 2024-04-04 08:57

    騰訊如果改惡從善,不亂封群,大家還是愛他的。

  • JHQ
    2024-04-04 08:01

    這是表忠心。

邵永靈

簡介:軍事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爲大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