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歲快遞“小哥”獲大連市勞模稱號

半島晨報 2024-05-10 10:30:08

本期主人公        劉家懷        大連人說        “我就是盡力做好本職工作而已,還總得到居民的感謝,其實我應該感謝他們才對。傳遞溫暖,收獲溫暖,被需要的感覺真挺好。”        劉家懷是京東快遞大連沙崗子營業部的快遞員,剛剛榮獲2024年大連市勞動模範稱號。在比拼體力的快遞員隊伍中,年過五旬的劉家懷絕對稱得上是老大哥。但在雙台溝居民眼中,他一直是那個臉上挂著笑,爲人謙和又周到的“小劉”。“我們這兒屬于城鄉接合部,很難做到送貨上門,自從小劉來了,快遞總是整整齊齊地擺在家門口。如果在鎮上驿站有別家快遞公司的貨,只要打個電話,他都會給捎過來,從無二話。”一位雙台溝村居民的評價表達出幾千用戶的心聲。        他每天在鄉路上奔波七八十公裏        大連市勞動模範稱號的殊榮,讓劉家懷有些受寵若驚:“我就是盡力做好本職工作而已,還總得到居民的感謝,其實我應該感謝他們才對。”他的這份“盡力”是這樣的日常:所負責配送路區大多依山分布,道阻且艱。一天跑兩趟,往返加起來70多公裏。如果溝裏有件兒,還得再多跑5公裏。山上居民的件兒,需要走很長的山路才能送到,只爲確保所有的快遞“送進院、送到門”。居民拜托他從鎮上驿站捎帶別家快遞,他從不拒絕,“不少村民去鎮上還要坐公交車,我捎帶一下,他們會方便很多。”他並未因此感到負累。        劉家懷負責配送的距離半徑超過15公裏,而且不少是城鄉接合部的小路。剛從事京東物流小哥這份工作時,劉家懷每天在奔波中用心琢磨,用了兩三個月時間把轄區大小路網全部印在了心裏。不僅如此,他負責區域的近3000位客戶中,有近400位重點客戶的姓名、地址等信息都刻在他的心裏。這些重點客戶中,有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有腿腳不便的人士,還有家門前是長達1裏地羊腸小路的“偏遠”用戶。        “盡力”讓他收獲感動和信任        在劉家懷來片區工作之前,一位年輕用戶幾乎每次都需要自己去驿站取快遞,因爲他家門前是羊腸小路,車子開進去沒法掉頭。第一次、第二次,劉家懷把車開進去給他送貨上門,然後小心翼翼地把車倒出去。第三次,因爲這倒車的路程實在太長,劉家懷決定把車停在離用戶家最近的雙向道路口,然後自己捧著貨物走上1裏地給用戶送去。路短情長,從此以後,這戶居民每次看到自家門前擺放的貨物,一份感動都溢于言表。雖說是分內的事,但這天長日久平凡的堅守,帶來了用戶發自內心的感動,最終用戶以真情凝聚成一封感謝信投給了京東。        還有一對住在溝裏的年齡很大的老夫妻,腿腳不好,兒子遠在上海。爲了讓老人少跑腿兒,兒子經常在網上給他們買食品和日用品。“人家看重的就是京東送貨上門的服務,所以必須盡力做好。”劉家懷每次送貨,都會關心一下老人的身體情況,子女不在身邊,他不由自主地把自己當成了老人的“身邊人”。“收件人很多是老年人,經常出現地址不全、接不到電話、外地子女聯系不上等問題,我心裏有個地址簿,記住姓名和對應詳細地址,才能投遞更准確、更高效。”劉家懷深知這些快遞浸滿了遊子對父母的牽挂,他格外珍視這份信任。        一切看似輕車熟路,其實這份快遞員的工作,51歲的劉家懷才幹了一年多。正因爲這份“盡力”的責任感,他從不懼怕重新開始。“傳遞溫暖,收獲溫暖,被需要的感覺真挺好。”他很熱愛這份工作,只要跑得動,就要堅持把一份份幸福的牽挂送上家門,送到百姓心裏。 半島晨報、39度視頻首席記者趙晖

1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