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長期疾病管理,讓哮喘患者呼吸更順暢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2024-05-07 17:30:11

(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石夢竹)5月7日是第26個世界防治哮喘日,今年主題爲“強化哮喘教育”。本質上講,哮喘是一種慢性的氣道炎症,一旦得了可能會伴隨終生,通過針對性治療降低體內炎症水平,再配合預防外界誘發因素,長期疾病管理有助于進一步控制哮喘的發生發展。

早期哮喘起病隱匿,易被忽視

“醫生,我明明只是咳嗽,爲什麽說我得了哮喘?”

在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成員、中日友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蘇楠的診室裏,經常有患者向她提出疑問:自己以前也會咳嗽,一般三到四周就會痊愈,如今咳嗽頻發,也許和之前一樣,過陣子就好了,爲什麽會被診斷爲哮喘?

“早期的哮喘往往是氣道黏膜受到刺激而腫脹,引發咳嗽等症狀。”蘇楠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哮喘本質上講是一種慢性的氣道炎症,由于氣管內膜腫脹導致氣道變窄,常伴隨喘息、氣促、胸悶、咳嗽等症狀,同時伴有可變的呼氣氣流受限。如果長期咳嗽和胸悶,找不到原因,要想到該病的可能,應及時找專業的呼吸科進行排查,以免將輕度拖成重症。

現有研究表明,哮喘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而誘發哮喘的原因有很多,過敏、氣候、病毒等各方面的持續刺激都有可能誘發哮喘。

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副組長、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黃克武爲患者看診。醫院圖

“許多時候哮喘症狀非常隱匿,很容易被大衆忽視。”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哮喘學組副組長、北京朝陽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黃克武特別強調,發現咳嗽、胸悶長久不能緩解,或者夜間睡覺需要坐起來透氣等,都可能在提示哮喘的發生,務必要前往設施較爲完善的醫院做全面的肺功能檢查。

哮喘患者需進行長期疾病管理

“不少患者只重視急性發作時的症狀緩解,在平時未發作無症狀時則疏于防範,擅自停藥減藥,對氣道炎症的控制反而更添風險。”蘇楠表示,患者用藥依從性不好、吸入藥物的技巧不足或者環境過敏原因素未能去除,都會讓哮喘在無形中加劇。

黃克武表示,目前哮喘無法被徹底治愈,不能有了症狀再醫,要通過客觀指標來綜合定制治療方案,把它當做慢病來管控,規範的臨床診療是延緩哮喘等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疾病發展、降低疾病負擔的關鍵。

蘇楠介紹,目前國內對哮喘的診療基本與國際一致,包括激素治療、靶向治療、脫敏治療等,此外,中西醫結合療法也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發作,供患者可選擇的治療方式很多,主要還是需要患者對哮喘多多了解、長期管理。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