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啥優秀員工剛到45歲就退休?任正非談管理:這4大方面存在問題

老方說老方說 2024-04-10 08:20:17

一個公司,一個隊伍,只要人員一多,管理的重要性就體現出來了,沒有管理就沒有協調和合作。

人和人在一起不會自動形成合力,如果沒有好的管理,力量反而會相互抵消。

所以,“人多力量大”這個說法是有限制條件的,只有做到管理有效,人員才會發揮出規模優勢。

管理很重要,但管理也最容易出現問題。

比如任何大公司都會存在“南郭先生”,這些人的存在必然帶來管理問題。

任正非對南郭先生的批判

“公司大到一定程度,有些南郭先生就掌握了行政權力,帶來的後果就是更加僵化,因爲只有僵化,他才好管理。”

確實如任正非所說,很多公司的管理層都存在“南郭先生”,他們除了濫竽充數的特點之外,因爲他們所在的位置和所掌握的權力,所以就容易給公司造成很多的損害。

比如越是無能的人就會嫉賢妒能,“南郭先生”喜歡比自己弱的下屬,這樣好控制,然後他才有安全感,不至于暴露自己的無能。

另外,“南郭先生”既不敢做事,也不會做事,因此他們通常都會明哲保身,畢竟不做事就不會犯錯,“華爲給了員工很好的利益,于是有人說千萬不要丟了這個位子,千萬不要丟掉這個利益。”

所以任正非指出,對于那些既沒犯過錯誤,又沒有改進的幹部可以就地免職。

爲啥優秀員工剛到45歲就退休?

華爲不是終身雇傭制,但這不代表員工不能在公司長期工作。當然,受限于個人的意願和情況,在華爲工作滿一定年限後,是可以申請退休的。

按照制度,這些退休員工可以享受股票的分紅權,從“拉車人”變成“坐車人”。

但有些老員工的退休是一大損失,他們有繼續奮鬥的意願和能力,可惜受管理方面的種種因素,導致他們不是離職就是退休。

對此,任正非提出華爲在4大方面存在問題:

“由于在領導觀念,管理作風,工作氛圍,以及任用、授權、激勵等政策方面存在的問題,導致部分在職員工沒有得到充分激發,還導致一些本可以爲公司繼續創造價值的員工選擇離職,或剛到45歲就申請退休。”

任正非:員工不要以年齡劃界

對于管理工作,任正非一直強調實事求是的態度和作風,不能教條主義。

有些老員工也很厲害,爲什麽不晉升,片面是我們公司需要總講年輕,是教條主義,就會打擊一批踏踏實實做事的資深專家和員工。

任正非喜歡年輕人,願意給年輕人機會,但這不意味著不重視老員工。

實際上,任正非認爲管理就需要講“老資格”,管理幹部要有威望才行,管理不是高技術,光靠聰明不行,“人這個東西,你聰明也玩不起來,還得要有資曆、有經驗。”

而且一些技術方面的工作也是需要資曆和經驗的累積的,老員工不代表一定不如年輕人。因此,領導者的觀念要轉變過來。

沒有好的管理作風,就沒有好的團隊氛圍

一個好的公司和團隊,一定是要有好的氛圍和環境,這樣才有利于員工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有利于集體力量的力出一孔。

“高級幹部要有領袖心態,要有全局觀點”,任正非說,領導者要能夠營造尊重與信任的氛圍與作風。

你坐在那個位置上,不能高高在上,更不能作威作福,管理其實就是服務,服務工作做好了,才能充分釋放大家的力量。

所以管理幹部要有好的作風,要能夠尊重和信任人,“各級主管要通過學習,提升管理能力,改變自身行爲,善用溝通、傾聽等管理方法,對員工取得的工作業績要給予及時肯定。”

如此一來,公司就容易形成團結奮進的氛圍,這種人和的氛圍才是公司持續成功的基礎。

不管新員工還是老員工,領導者都要敢于使用,給人才機會

有些領導者和管理者會抱著一種落後的觀念,打心底覺得年輕的員工才是好的,老員工都是懶的,不如新員工好管理,這其實就是喜新厭舊的錯誤思想。

“各級主管面對員工時應實事求是地看待員工的個體差異性,不要簡單地把年資長的員工與惰怠、沒沖勁去劃等號,要避免管理的簡單化,貼標簽,一刀切。”

任正非表示,幹部在做管理的時候,不能把比自己年長或資曆老的幹部、專家和員工晾在一邊,無論是不願管還是不敢管,都是管理的怠惰。

其實在老員工中,很多人都是有經驗、有想法、有抱負、想做事的,管理幹部應該認可他們的價值和作用,敢于把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給他們一展所長的機會。

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非常有內涵,管理就是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而團結就是首先從團結身邊的人做起。

0 阅读:3

老方說老方說

簡介:互聯網創業者,喜歡分享一切有價值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