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省長談長沙:年輕人喜歡的城市,一定有活力和美好前景

新黃河 2024-05-10 14:10:56

新黃河客戶端北京5月10日電(記者 王立奎)5月10日上午,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湖南專場。

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

日前,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在長沙召開。對此,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毛偉明在發布會上表示,湖南作爲中部地區的重要省份,按照會議精神,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和長江經濟帶發展中將保持勇于進取、力爭上遊的奮進姿態,擔負起“經濟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使命和責任,在以下三個方面做到奮勇爭先:

一是在增強經濟“貢獻度”上奮勇爭先。湖南在全國的版圖中處于中部,全省的戶籍人口7300萬,居于全國第8位,去年的經濟總量在全國是第9位,國土面積21.18萬平方公裏,在全國是第10位,湖南處于這樣一個區位和經濟地位,應該在全國高質量發展大局中有所作爲。湖南將始終抓住增長極和增長點“兩增”,力爭地區生産總值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這樣才能助推中部地區崛起。中部地區用的是“崛起”,長江經濟帶用的是“發展”,我們認爲,“崛起”就要超過一般發展水平,發揮更大的作用。在增長極的培育上,湖南加快長株潭一體化,力爭到2025年長株潭的經濟總量達到2.5萬億元。現在,長沙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我們常講一個規律,凡是年輕人喜歡的城市,一定有活力,有美好的前景,長株潭地區的發展態勢非常強勁。我們將以重點突破帶動全局躍升,使之成爲中部重要的增長極。同時,著力打造北鬥、新能源、文化旅遊等新增長點,形成中部地區有競爭力的産業集群。

二是在提高功能“承載度”上奮勇爭先。湖南素有“魚米之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稱,我們將抓住有利條件,發揮比較優勢,在建設重要的糧食生産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與高技術産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也就是中央賦予中部的“三基地一樞紐”的要求上提高承載度。比如,作爲“魚米之鄉”,湖南糧食總産量多年來都超過了600億斤,去年達到了613億斤。其中,水稻種植面積和産量居于全國第一,油茶種植面積和産量也是全國第一,爲中國人的飯碗裝上中國糧作出湖南貢獻。作爲“有色金屬之鄉”,湖南硬質合金材料約占全國的四成,先進儲能材料、先進鋼鐵材料全國領先。我們要不斷攻克前沿技術,力爭到2025年,新材料産業營業收入達到8000億元,爲打造能源原材料基地作出更大貢獻。

三是在擦亮綠色“顯示度”上奮勇爭先。湖南森林覆蓋率接近60%,所以到湖南去,到處是風景秀麗、山川秀美、移步換景。同時,湖南有163公裏長江岸線,“一江一湖四水”是我們打造美麗湖南的主戰場,我們按照“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保護好一江碧水”的要求,使湖南流向長江的水是一江碧水向東流。在産業生態化上,就是要使産業具有更多的“含綠量”“含金量”,體現環境友好、轉型升級。在生態産業化上,主要是在探索“兩山”轉換通道,還有“生態+旅遊”“生態+健康”等新業態上多下功夫。我們講要實現“四美”,哪“四美”呢?就是綠色産業之美、綠色生態之美、綠色文化之美、綠色制度之美。我們認爲,制度也是有美感的,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圍繞“一江一湖四水”,實行更多的良治和善治,讓制度成爲美麗湖南建設的重要保障。

記者:王立奎 編輯:孫菲菲 校對:楊荷放

1 阅读:129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