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黃河大合唱換場地了,還會繼續火下去嗎?

金針 2024-05-08 10:50:48

剛剛結束的五一假期,蘭州一口氣刷新了好幾個記錄。

五天假期接待遊客超595萬人,旅遊收入38億元,這是蘭州史上最火爆的一個五一。

小長假首日,蘭州局發送旅客43萬人,創曆史單日客流新高;五四當天,蘭州地鐵客流達到52.73萬人次,客流強度1.51萬人/公裏,位居全國第一。

甘肅省博物館持續高位滿負荷接待,甘肅簡牍博物館、市博物館、八路軍蘭州辦事處紀念館等文博場館接待遊客達到曆史最多。

蘭州野生動物園有了四只大熊貓坐鎮,5天接待遊客10萬余人次;蘭州水墨丹霞景區單日接待遊客超2萬人,創曆史新高……

今年蘭州的夏日頂流“黃河大合唱”,累計參與群衆15.83萬人,單中山橋畔近水廣場,就有約13.84萬人曾一起合唱!

爲了持續豐富和提升來蘭遊客的參與感和體驗感,“蘭州黃河大合唱”系列活動將持續到10月中旬。

不過,受汛期影響以及人流聚集的交通壓力等,爲安全考慮,蘭州黃河大合唱場地如今分散至三區相繼開展。

有人說,黃河大合唱不在黃河邊就沒有了靈魂。

也有人說,這個活動其實就是年輕人釋放自我的一種方式,至于唱什麽歌,在哪裏唱,並不是很重要。

要的就是那個一起宣泄、一起呐喊,然後一起開心的感覺。

網友也建議,非節假日、非人流高峰的時段還是可以恢複到近水廣場開唱,畢竟這樣,黃河、鐵橋、白塔山、黃河遊的蘭州特色才會更出圈。

蘭州也在機動調節場地,采用巡回演唱的方式,在城關、七裏河、西固三區輪流安排黃河大合唱。

還對接邀請了甘肅籍演員孫茜,以及一批網絡紅人助陣蘭州黃河大合唱。

今年五一,全國有2.95億人國內出遊,今年的搶票也很激烈,想出去玩,但沒買到票的也很多。

這兩年,感覺上人人都在消費降級,但每當節假日來臨,旅遊出行卻格外熱鬧,出去玩的人無論是數據上,還是感覺上,年年遞增。

包括像從淄博燒烤、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再到甘肅麻辣燙,開封王婆說媒等等,網紅城市也越來越多。

不願意買房,不願意消費的大衆,卻願意爲了一頓燒烤,一碗手擀粉,一場演唱會……跨越千裏去往另一座城市。

今年五一,國內出遊2.95億人,出遊總花費1668.9億元,人均消費565.73元,人均每日消費113.15元。

對照一下2019年,五一假期4天,全國國內旅遊接待總人數1.95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176.7億元,人均消費603.44元,人均每日消費150.86元。

相關機構分析數據定論說:消費降級與體驗升級同步存在,最終指向了很多城市“旺丁不旺財”的文旅割裂。

盡管大家出遊熱情極高,但是口袋裏的銀子卻不給力。

近幾年,經濟發展遭遇較大壓力,但是,中國14億人口,出現多樣化的分層,是任何時期都會保有的特征。

每當我們還在堅守崗位,看見麻辣燙店外排起的長龍,總會發出感慨:難道只有我一個人是社畜,需要按時按點上班嗎?

但其實,那些已退休的老年人,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開始享受人生,銀發經濟悄然興起。

當然也有一些人是先富起來的60後和70後的子女,又沒有經濟上的壓力,完全可以敢想敢做,追隨新的潮流。

更多的90後和00後甚至夾層中的80後,也開始不被傳統觀念束縛,一種新型的價值觀的正在瘋狂傳遞:

人們終于發現,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娃,不雞娃……一個月幾千塊,生活也可以很美好……

相比較隨大流背負高杠杆去成爲大衆眼裏的中産,很多年輕人更願意花比較少的錢,讓自己更快樂。

五一假日的第一天,夜幕降臨,蘭州黃河風情線上,山、塔、橋、樓漸次亮起霓虹,滿載遊客的遊船蕩漾在黃河中,近水廣場上,萬人齊唱《大中國》,一對來蘭旅遊的夫婦說:

“這就是免費的快樂,沒想到蘭州這麽有意思……”

蘭州黃河大合唱之所以能快速出圈,和這種大衆追求的低成本娛樂方式不謀而合。

這個好似被人遺忘的昔日民謠之都,黃河岸畔,人流如織,想聽什麽演唱會,就自己開,免費的快樂,迅速在每一個人之間傳遞。

領唱、大合唱、開放麥,興致來了,誰都可以是主唱,蘭州人確實有自己獨有的松弛感。

什麽樣的時代,就會催生什麽樣的現象。

以前經濟行情好的時候,許多人,尤其是被主流價值觀裹挾的中産群體,每天忙忙碌碌、加班加點,都在全身心投入去賺錢。

賺了錢,無非就是買好房子,買好車,改善生活,做投資,讓錢生錢。

這兩年,所有的路徑都被推翻,很多人發現無論自己怎麽掙紮,都是無效的,還不如躺平,少折騰就少虧損。

旅遊市場的割裂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熱鬧和繁榮是兩碼事。

就像甘肅麻辣燙和蘭州黃河大合唱能帶給我們足夠的熱鬧,但整體而言“旺丁”會持續,“不旺財”也會持續。

從去年的特種兵旅遊,到今年的情緒價值遊,其實都是消費降級背景下的性價比追求。

最近這幾年,我們普通人,最大的生活智慧可能就是:別爲難自己。

行情好的時候,我們就沒賺到什麽錢,現在就更別奢望了。

今年開始,水電氣明裏暗裏調價,現在輪到出行了,高鐵漲價,公共服務價格市場化了。

那是因爲過去有土地財政不斷補貼,現在,很明顯已經玩不轉了,各大城市陸續都放開限購了,但居民杠杆空間已經沒多少了。

換句話說,能背上債務的,基本上都已經背上了。

大家還記得,幾年前一些地方出台政策,說大學生買房享受優惠,看中的就是大學生債務清清白白的樣子……

一個經濟體可以負債的主體,大概分爲3個,分別是居民、企業、政府,政府又分爲地方和上面,對于我們來說,居民欠了一屁股債,企業欠了一屁股債,地方一樣欠了一屁股債。

四個負債主體,三個都欠了一屁股債,還哪裏來的杠杆空間?

當然了,這也是爲啥過去十幾年日子過得那麽好的原因,很多人都曾天天借錢揮金如土,日子也爽,但錢總要還的。

這個趨勢估計會繼續延續下去,普通人的生活成本持續增加,所以預見這個事實,就必須做好 “極限生存假設”。

控制好負債,保持冗余。

對內平和,免費的、低成本的快樂多享受,不要糾結有沒有靈魂。

對外,保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有一技之長不被淘汰。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