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高官齊聚中國訪問,拉夫羅夫將與中方談合作

白鯨新視點 2024-04-13 13:43:13

美國財政部長尚在中國訪問,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也要來了。美俄高官齊聚中國,這在大國外交中還是比較罕見的場面。那麽,爲什麽美俄雙方會選擇幾乎同時派高層來中國訪問呢?

據俄羅斯外交部發布的官方消息,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受邀將于4月8號至9號訪問中國,並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討論兩國之間的合作以及更廣泛的國際議程,8日上午俄外長的專機已抵達北京。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

中俄兩國這些年來,進行密切的高層往來,本身沒什麽可質疑的,但是不同尋常的地方在于,俄羅斯外長訪華的日期,與美國財政部長訪華的日期在一定程度上重合了。

根據此前中美雙方公布的消息,美國財政部長耶倫定于4月4號至4月9號訪華。換句話說,在4月8號和4月9號這兩天,俄羅斯和美國的高層同時在中國訪問。

盡管中國在俄烏沖突之中保持著中立,與俄羅斯乃至美國都維持著正常的外交關系,但是俄美雙方高層同時齊聚于北京,並且不是參加多邊國際會議的局面,還是比較罕見的,不管是不是巧合,這都向外傳遞出了值得揣摩的信號。

美俄關系

從俄美各自的角度上來看,美國財長之所以選擇在眼下這個時期訪問中國,當然是有原因的,一方面,美國國內選舉競爭激烈,民主黨希望通過加強跟中國之間的經濟合作,以及穩定跟中國之間的外交關系,來提振拜登的支持率;

另一方面,由于美聯儲依舊停在加息區間,美國債務危機其實並沒有得到緩解,因此耶倫當然希望中國能夠配合美國,緩解美國國內的金融危機。

而從俄羅斯的角度上來講,最近這段時間,俄烏沖突不但沒有緩和的迹象,反而在美西方的幹預下,遲遲無法與烏克蘭開展正式的和平談判。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美國總統拜登

包括法國在內的一些歐盟國家政治人士,甚至揚言要直接向烏克蘭派駐軍隊,這使得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上面對著更大的挑戰。

盡管在軍事上俄羅斯依舊占據著主動權,但是考慮到北約有可能更深的卷入到沖突之中,那麽接下來俄羅斯想要推動俄烏談判就更加艱難了。

更重要的是,歐盟爲了自己的利益,也在積極的爭取中國的支持。這種背景之下,俄羅斯尋求更緊密的中俄關系,以及來自中國的確定消息,也算順理成章。

俄羅斯總統普京

這麽看上去,俄美兩國高層齊聚中國,好像偶然的重合,但實際上,如果從大國博弈的角度上來看,俄美高層同時訪問中國,裏面多少有一點針鋒相對,互相博弈的火藥味。

說的通俗一點,美國在這個時候派出耶倫訪問中國,除了在經濟上尋求跟中國的合作之外,還有一層隱含的意義,就在于穩定當前中美兩國外交關系。

而美國尋求穩定與中國的外交關系,多少有一點向俄羅斯示威的意思在裏頭。因爲俄烏沖突爆發之後,在美國的帶領下,歐美對俄羅斯進行了嚴厲的外交孤立,這使得與中國在內的其他發展中國家保持良好的外交關系,就成爲俄羅斯突破歐美外交封鎖的唯一方向。

中俄外長面對面會談

這其中,中國是重中之重,也因此之故,俄羅斯媒體包括政界,其實一直在強調中俄是重要夥伴,並且有意將美國區別開來。雖然沒有明說,但俄羅斯的意思就是,中國要跟俄羅斯站在同一陣營,反對美西方的霸權主義行徑。

可是現在美國如此積極的尋求跟中國緩和關系,從另一方面體現出了中美關系並沒有那麽不可轉圜,這就在外交和輿論上打破了俄羅斯試圖塑造的“中俄站在同一個戰壕,共同對抗西方威脅”的敘事。

這對于俄羅斯來說,是不利的,因爲如果中美還是正常交往的,或者說中美“還有的可談”,那麽已經跟美國“沒得可談”的俄羅斯,事實上就陷入被動了。

中美會談

基于此,在美國更頻繁的尋求跟中國之間穩定關系的時候,俄羅斯外長迫不及待的訪問中國,就有點向外展示“不管美國怎麽做,中俄關系都比中美關系更好”的意味。

客觀上來講,這也是不容否認的事實,畢竟美國到現在爲止,依舊把中國視爲“挑戰和競爭對手”,美國一些政客依然還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態度,動不動就對中國指手劃腳。

這都不是相對友善的態度。反觀俄羅斯則不然,根據雙方公布的消息來看,此次中俄兩國外長在北京的會晤,將談及包括聯合國、金磚國家組織、上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在內的其他多邊機制和論壇中的合作。

金磚國家組織

說白了,中俄兩國的合作明顯更具有戰略性和協調性,這跟中美兩國之間旨在尋求穩定和緩和雙邊關系的交流還是有所不同的。俄羅斯有意強化這個形象,以此來打破歐美對俄羅斯的外交孤立,也算名副其實。

最後,從中國的角度上來講,不管是對俄羅斯還是對美國,中國所秉持的外交理念,其實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盡可能的尋求在平等的基礎之上推動合作。

現在之所以中美關系相對緊張,而中俄關系較爲親密,根源在于美國自己還沒有放平心態。說的直白一點,中國並不想成爲俄美博弈的“一環”,但如果某些西方大國依舊采取當前這種不友好的對華策略,那麽中俄進一步的走進,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就是不容懷疑的趨勢。

中俄關系

我們要做好心理准備的是,隨著中國在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強,這種俄美高官同時出現在中國,試圖爭取中國支持的場面,可能只會越來越多的發生。

這對我們來說,既是對中國實力的認可,也是一種考驗。但無論國際局勢如何變化,中國的立場始終是一以貫之的,堅定秉持互相尊重、和平共處的外交原則,與其它國家打交道,不論是對美國、俄羅斯,還是其它國家,中方的對話合作大門始終都是敞開的。

2 阅读:441
评论列表
  • 2024-04-14 16:39

    拜登: 澤連斯基小弟好好幹,國家嚇炸沒了咱重建就是了。

白鯨新視點

簡介:跟著白鯨了解天下大事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