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最愛的是誰?從這些地方看,他愛趙姨娘勝過王夫人?

如玉公子 2024-04-05 23:01:57

賈政有一妻兩妾,妻子自然是王夫人了,妾室則是趙姨娘和周姨娘。周姨娘大概是王夫人的陪房丫頭,她用以博賢名塞給賈政爲妾的。在書中她就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姨娘,不爭不搶,像個透明的人,也不曾寫到過賈政和她的一言半句。

相比周姨娘,趙姨娘的存在感則強多了,她愛折磨會來事,看過書的讀者都不會忽略她這個人。其實細看會發現,她和賈政的關系也很密切,賈政對她的喜歡也遠遠超過了正室王夫人。

賈政對王夫人不但沒有多愛,倒是覺得他甚至是厭惡王夫人的。因著他對王夫人的不喜,導致他對寶玉都不是那麽在意和喜歡。

書中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寫了鳳姐和寶玉兩人被馬道婆下咒,藥石無效,兩人眼看無救了。賈母等人守住寶玉直哭,大家日夜熬油費火,鬧的人口不安,也都沒了主意。

賈赦還各處去尋僧覓道。賈政見不靈效,著實懊惱,因阻賈赦道:“兒女之數,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強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醫治不效,想天意該如此,也只好由他們去罷。”賈赦也不理此話,仍是百般忙亂,哪裏見些效驗。

大家雖然舉手無措,但還是沒有放棄,賈赦作爲鳳姐的公公和寶玉的伯父,他還是努力想辦法,賈政作爲寶玉的父親,卻選擇了放棄。可就算賈政說出了這樣的話,賈赦還是沒有放手,他仍在盡一切可能去挽救。

相比之下,會覺得賈政真的無情,自己的親生兒子,生死關頭,只要還有萬分之一的生機都會爭取一下吧,怎麽他就自動放棄了呢。這既有他假學道,不信道法的原因,也體現了他的冷漠,他爲什麽這麽冷漠,估計就和王夫人有關了吧。

寶玉是他的兒子,也是王夫人的兒子,王夫人一貫喜歡把孩子的命運把控在自己手上,通過控制孩子從而控制賈府家族。爲此,賈政對寶玉也不是特別愛惜吧,畢竟有曾經的例子賈珠在先,所以對寶玉的心也比較淡了。

緊要關頭,賈政不在意寶玉的生死,可是他卻沒忘記護著趙姨娘。

當時賈母等正圍著寶玉哭,只見寶玉睜開眼說道:“從今以後,我可不在你家了!快收拾了,打發我走罷。”賈母聽了這話,如同摘心去肝一般。

趙姨娘在旁勸道:“老太太也不必過于悲痛。哥兒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兒的衣服穿好,讓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這口氣不斷,他在那世裏也受罪不安生。”

這些話沒說完,被賈母照臉啐了一口唾沫,罵道:“爛了舌頭的混帳老婆,誰叫你來多嘴多舌的......這會子逼死了,你們遂了心,我饒那一個!”一面罵,一面哭。賈政在旁聽見這些話,心裏越發難過,便喝退趙姨娘。

寶玉生死未蔔,賈母如同摘心去肝一般難過,趙姨娘還在旁邊火上澆油,賈母氣得又罵又哭。賈政便喝退了趙姨娘,賈政這做法看似嚴厲,實是在護著趙姨娘,否則惹起賈母的火,給她幾個巴掌也是可能的。

何況趙姨娘這種時候說這個風涼話,若是真的愛子如命,估計賈政也會甩她一巴掌,但他沒有,他只是讓她退下。可見賈政對趙姨娘還是關心和在意的,在兒子快死,母親氣怒悲憤的時候還能關注到她。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動唇舌 不肖種種大承笞撻”,這一回寫到了寶玉挨打。賈政打他,一是忠順王府的長史到賈府索要戲子琪官,二是賈環在賈政面前告狀,說寶玉調戲金钏。賈政聽了不再問緣由,直接捆起來就打。賈環是怎樣的爲人,賈政不清楚嗎,他隨便說的幾句話賈政怎麽就信了呢。若是其他人說起這個,賈政定會喝停,但他對賈環沒有,不過是愛屋及烏罷了。

他在打寶玉的時候,王夫人趕來哭著阻攔,但賈政見她來了,打得更狠。書中寫道:

王夫人一進房來,賈政更如火上澆油一般,那板子越發下去的又狠又快。按寶玉的兩個小厮忙松了手走開,寶玉早已動彈不得了。

最後還是賈母趕到,才救下了奄奄一息的寶玉。賈政會下如此狠手,思來想去覺得還是因爲王夫人的原因。他對她無愛,反而有恨,無法對她出手,便把這份恨意遷怒到了她的孩子身上。

賈政和王夫人成親,必定是家族的安排,不是他本意。賈政是個讀書人,對王夫人那種既不識字又無趣味的小姐想來沒什麽興趣。他會和王夫人生下三個孩子,也是爲了家族和未來的考量,並非是他有多愛王夫人。

王夫人生下的寶玉和元春都是在賈母身邊長大,也由賈母親自教導。爲什麽不由王夫人教導呢,她畢竟是賈府的當家主母,是正室,這當中估計是王夫人有過嚴重的過錯。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賈珠是由王夫人親自教導的,但賈珠卻年紀輕輕就死了,也不知是真病死,還是別有隱情。猜測可能有王夫人的原因,賈政對他不甚歡喜,所以也時時打罵,最後病死極有可能是賈珠犯了錯,被打受了重傷致死。

其實書中因被打而一病而死的也不是沒有,比如賈瑞和秦鍾,一個因惦記鳳姐徹夜未歸被爺爺責打,一個因和尼姑智能兒私會被父親打了一頓,最後都一病嗚呼了。賈珠的死也有可能是這樣的原因,所以關于他的死忌諱莫深,在賈府大家都不敢輕易提起。

趙姨娘是王夫人生下了寶玉以後才納的妾室,因爲探春比寶玉還小。賈政對趙姨娘應該是極爲喜愛的,雖然趙姨娘已經生了一女一兒,也是半老徐娘了,書中還多次寫到賈政歇在趙姨娘屋裏,但是卻沒有筆墨提到過賈政和王夫人同住。

趙姨娘和賈政在一起時,還會和他說起賈環納妾的事,賈政也會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她。比如第七十二回,趙姨娘想要賈政出面,將彩雲指給賈環。

賈政因說道:“且忙什麽,等他們再念一二年書再放人不遲。我已經看中了兩個丫頭,一個與寶玉,一個給環兒。只是年紀還小,又怕他們誤了書,所以再等一二年。”

賈政並沒有責備趙姨娘,只是說他自有考慮和安排。

這樣夜半私語的時刻,估計王夫人很少有過。關于寶钗,想來王夫人也是從沒和賈政說過,否則,就是賈政一句話的事而已。

當時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賈政同意了,王夫人又有意,寶钗寶玉馬上就訂婚了,畢竟寶钗這麽大了拖不得。若然不同意,王夫人也不必和賈母死磕著,因爲賈政不點頭也沒有結果。可見王夫人根本就沒有和賈政提到過寶钗的事,王夫人一心想促成的金玉良緣,賈政根本不知道,是王夫人自己在那瞎折騰。

有時連賈政的去向,其實王夫人都不清楚。比如黛玉進府那一回,黛玉跟著王夫人去拜見賈政卻沒有見到,王夫人說他齋戒去了。若真的如此,她爲什麽不提前說,要黛玉到了她那裏才說,顯然是王夫人自己都不清楚賈政的行蹤,明顯賈政當時是在接待賈雨村。王夫人亂找個說辭說是齋戒去了,她根本不知道賈政在做什麽。

相比之下,可知賈政明顯更偏心趙姨娘,空閑的時候,他的心思都放在趙姨娘這邊。作爲賈政的正室,卻得不到賈政的心,難怪王夫人說起趙姨娘時,帶著三分嫉妒七分恨意呢。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