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渡江之戰”⑥|金兀術黃天蕩死裏逃生,完顔亮瓜洲渡萬箭穿身

揚眼 2024-04-21 20:06:12

在古代戰爭中,采石一直是南京西南方的一道軍事屏障。攻下它,南京幾乎就唾手可得。所以曆代戰爭,攻守雙方都會在此擺下重兵。孫策渡江、韓擒虎平陳、宋曹彬下南唐,無不從這裏登岸。但也有例外,比如金兀術。

1129年,金軍爲了活捉宋高宗,兵分兩路南下,西路軍從湖北渡江,東路軍則是走安徽壽春-合肥-和縣-采石矶這條經典行軍路線。但金兀術攻下和州後,就遭到宋太平州(今當塗)守將郭偉軍的頑抗,兩軍交戰,金軍五戰皆北,被迫轉戰慈湖鎮(今馬鞍山北),試圖從這裏渡江,結果又敗,再轉到離采石60裏遠的馬家渡,這才成功渡江。

登岸後,宋金兩軍就交上手。金兀術的對手是陳淬及嶽飛等人。可就在兩軍激戰正酣之時,嶽飛的豬隊友來了。前來增援的王寓,見金兵太過凶殘,非但沒有加入戰場,反而率軍膽怯逃竄,讓宋軍士氣大跌。這一戰,陳淬戰死,嶽飛引兵退至廣德。

鎮守南京的江淮宣撫使杜充得知戰果,連夜率衆逃往揚州,知府陳邦先降金。

拿下南京後,金兀術繼續南下,兵鋒所指,直逼杭州。宋高宗聞訊,連夜逃往浙江舟山,到底沒讓金兀術追上。而金兵在大肆搶掠後,就准備取道鎮江撤回北方。也就在鎮江,圍繞著“渡江”,金兀術與韓世忠展開了一場大戰。

這是宋金“渡江之戰”和其他曆史時期的“渡江之戰”不同的地方:一是金兀術沒有成功從采石渡江;二是金兀術渡江北返時又遭遇南方政權的堵擊。

當時韓世忠占據了焦山、金山,堵死了金兵北返的水路。爲了另覓他途,金兀術去往金山最高處去觀察地形。沒想到韓世忠早料到他會這麽做,及早讓人率兩百士兵在山頂的龍王廟設下埋伏。但可惜的是,來了五名金軍將士,只抓住了兩名金兵,有三人騎馬逃掉了,其中一人穿著紅袍,正是金兀術。

金軍無計可施,便在江邊與宋軍展開激戰。金兀術的女婿龍虎大王就是在這場大戰中被宋軍活捉的。這次大戰,金軍大敗,講和又無果,幸而他們找到一條舊河道,稍加疏通,就奪路而逃。但韓世忠追迫甚急,他在長江北岸擂鼓追擊,金兀術在長江南岸如喪家之犬,慌不擇路,最後竟逃至棲霞山與龍潭鎮之間的黃天蕩中去。那裏港汊交錯,蘆草雜生,進去後很難找到出口。韓世忠將這10萬金兵困于此處,再以大船入蕩,將金兵小船逐個擊破。眼見金軍就要全軍覆沒,有個福建人王某,貪圖一點點的錢財,竟給金兀術指了一條明道,讓他連夜開挖大渠,以溝通江口。而金兀術不光就此逃走,在逃走時還射出火箭燒了衆多宋船,讓韓世忠不得不敗退而去。

金軍下一次試圖渡江,要到1161年。當時金軍的主帥是完顔亮。他也將渡江的地點選在采石。而與金軍對壘的則是虞允文。

完顔亮攻打南宋路線示意圖

金軍船只,用的是安徽和縣民居的門板之類改造的,還有部分是江邊的渡船。船小,底平,不堅固。而宋軍的戰船,卻是當時最先進的“機械船”,有車輪驅動,航速也快,也靈活。所以在水戰中,金軍一點便宜沒占到,他們的船只大多被撞沉,不少金兵葬身江底。

完顔亮見無法從采石渡江,便試著從瓜洲渡江,結果又是慘敗。這時,金朝王室發生政變,完顔雍在遼陽稱帝,完顔亮被廢爲庶人。平時完顔亮用軍嚴苛,早已引起部下不滿,便趁機發動叛亂,將完顔亮萬箭射死,金軍北返,南宋的威脅才暫時得以解除。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