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至死不知,就算華妃火燒碎玉軒,也不影響皇帝對她的愛!

坤哥的書影世界 2024-05-06 21:20:44

在《甄嬛傳》中,爲皇帝爭風吃醋的女人衆多,一心算計的女人也很多,但要問整個後宮中誰對皇帝的愛最純粹,至死不渝,那當華妃莫屬了。

華妃看似高傲跋扈,但卻是個充滿悲情色彩的角色,因爲她自陪伴皇帝身側的那日起,就一直活在自己枕邊人的算計之中。

皇帝不僅假借端妃之手導致華妃小産,然後又特賜華妃歡宜香致使她終身不孕。當然這一切都是背地裏見不得人的手段,華妃一直都被蒙在鼓裏。

華妃這一生母族高貴家世顯赫,在宮中又受寵多年,該享的能享的榮華富貴和尊榮體面都享了,甚至比正宮皇後都氣派。可是她這一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與心愛的男人誕下自己的孩子。

華妃是深愛皇帝的,這一點毋庸置疑。而皇帝對華妃的愛雖然沒有那般純粹,但也是刻骨銘心難以割舍的。

這麽多年,華妃一心想要霸占皇帝的愛,因此害了很多人,犯過很多錯,皇帝就是不忍真心責怪,大多時候都是睜只眼閉只眼,即使是懲罰也是面子工程,絲毫不傷根本。

即便是華妃的母族倒台了,年羹堯因謀逆之罪被賜死,皇帝依然舍不得賜死身爲罪臣之妹的華妃,只是降了她的位份,讓她在宮裏好好待著。

只可惜,華妃是一個將門之女,她骨子裏是多麽高傲啊,她怎能容忍自己這麽低三下四地苟延殘喘,所以複仇心切,對祺貴人和甄嬛動了殺心,命人火燒碎玉軒。

甄嬛爲了坐實華妃的罪過,聯合沈眉莊故意在自己房中縱火,然後再以一副十分狼狽的模樣出現在皇帝面前。

皇帝聽到是華妃派人蓄意縱火的時候,他的表情很微妙,他低頭閉目,心中百般萬般的無奈。

皇帝雖然痛恨年羹堯,但他依然是愛著華妃的,他多麽想保住華妃的命,讓她繼續陪伴在自己身邊,可是華妃太不受馴了,造成如今這個局面,皇帝也不能繼續絲毫不顧忌她人感受而一再包庇。

可是皇帝並沒有親自下旨處死華妃,而是將此事甩給皇後全權處理,還放下話說只要查明縱火屬實,就交由皇後處置,無須向他回話。

皇帝這麽做,不是對皇後的器重和信任,而是他自己不知道該如何面對華妃。他和華妃相愛多年,陪伴多年,曾經有過那麽多的美好回憶。

因爲不敢面對,不知如何面對,所以皇帝在這件事上采取了鴕鳥戰略,選擇逃避。

皇帝對華妃避而不見一是因爲心中有愧不願直面華妃,二是因爲心中有愛,希望華妃能挺過這一關。

就像當初的余莺兒堅決不赴死,如果沒有安陵容從中作梗,說不定她真的能逃過一劫。

所以說,皇帝的鴕鳥戰略,不光是爲了甩包袱,同樣也是在爲華妃爭取更多的時間,等待轉機的出現。

只要皇帝不親自下旨處死華妃,華妃就有機會辯駁和拖延,或許她還會有一線生機。只可惜,華妃聽了甄嬛的話對皇帝心灰意冷選擇了自我了結。

華妃臨死前還在追憶自己和皇帝的曾經種種,還在感懷過去的甜蜜美好,但是當她從甄嬛口中得知皇帝這些年對自己的算計時,萬念俱灰,撞柱而亡,死的慘烈。

但她不知道,當初她誣陷眉莊假孕的事敗露,皇帝居然懷疑找出真相的甄嬛。

她也不知道,在她家失勢後,祺貴人仗著寵愛與母家的勢力,向皇上說她的不是,皇帝也只是無奈說:年答應脾氣不好。

在聽聞華妃死前的不甘與悔恨,皇帝默默了良久。

華妃的喪儀,皇帝給了她體面,不僅以貴妃禮儀下葬,還賜了谥號敦肅。

端妃說,皇帝這麽做無非是不想讓人非議他的刻薄,挽回自己的顔面。但在皇帝內心深處,他對華妃顔面的成全,更多的還是因爲愛和愧疚吧。

0 阅读:13

坤哥的書影世界

簡介:看有深度的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