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看一眼雕爺他就贏了

丁道師 2024-04-11 15:37:17

1

4月10日下午,有朋友把雕爺的文章《馬老師,現在當務之急不是寫公開信,而是您必須回到一線!》發到我的群裏,問我怎麽看待。

白天忙活了一天沒怎麽討論,下午晚些時候又有兩位媒體朋友找我討論此事,還有人想探討關于文章中提到的數據爭議。

我和大家說,對于雕爺,你們要做的就是三個字:不要討論、不要討論、不要討論!

我十幾年前就認識雕爺了,雕爺是行業真正的借勢營銷專家。有一次,我在新世紀日航飯店主持一場行業活動,請了四五位嘉賓,雕爺上來戴著墨鏡,坐在距離我最近的位置,擺出一副王家衛範兒,還沒開口就先聲奪人,引發了現場觀衆歡呼拍照。

當時,雕爺剛剛開始做“河狸家”項目。在此之前,雕爺就因爲創辦“阿芙精油”“雕爺牛腩”等出圈,這些創業項目無一例外都是在批評和質疑聲中崛起,短期內迅速成長,但後來也都因爲各自存在的各種問題而折戟或者賣身。可是,“後來”的事情已沒多少人關注,雕爺名聲越來越大,後來又進入兩個新的領域。

昨天晚上,我和朋友們說,只要你們討論雕爺、批判雕爺的那一刻起,他就贏了。

甚至你們罵他罵得越狠,他越是開心。最好能罵更多髒話,甚至難聽的髒話,營銷效果就出來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2024年4月10下下午,雕爺在一些互聯網&營銷社群的討論熱度,也僅次于蹭小米熱點的智己汽車。

2

回歸正題!

有人指出,雕爺這篇文章出現數據差錯,應該是把月數據用成季度數據了。備注:原文中提到天貓美妝3月做了195億GMV,而公開的數據顯示,2024年3月天貓美妝類目GMV爲162.82億元,同比增長13.23%,環比2月增長176%。僅僅一個月就做了162.82億元,連續三個月加起來怎麽可能才195億?

“月度數據”和“季度數據”看起來一字之差,但推倒出來的結論會截然相反。

不要小看這種看似細微的差距。這好比,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開頭的男主角何足道,因爲把“經在猿中”誤讀爲“經在油中”,雖只差了一個字,但就因爲這一個字掀起了一場江湖大風波。《倚天屠龍記》後續發生的很多大事,起源就是何足道的一字之差。

在電商行業,如果在投資決策中,對月數據和季數據的誤會也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投資者如果基于錯誤的數據周期來評估一個公司的業績表現,那麽他們可能會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進而遭受經濟損失。

過去幾年,我們的行業,把“今年二季度的數據”和“截止到今年二季度的數據”搞混淆的案例,還少嗎?

3

在傳播營銷學上,有個專業名詞叫做“設置議題”。

比如前幾年,有個門戶網站做了選題“喝可樂多了會殺精”? 這就是典型的設置議題,這種問題只要抛出來,甭管是否有科學依據,就會有大量網友討論、反駁、轉發。參與人討論(哪怕是批評的聲音)越多,門戶網站的KPI就可以更好完成。

雕爺是設置議題的大師。

當你們質疑、討論“阿芙精油是皇室禦用”的那一刻起,雕爺就贏了;

當你們質疑、討論“吃不懂美食,對不起是你們屌絲的味蕾沒打開”的那一刻起,雕爺就贏了。

當你們質疑、討論“雕爺說58到家美甲沒戲”的時候,雕爺的河狸家就節約了海量廣告費。

當你們參與雕爺和李佳琦的論戰時,不管支持哪一方,贏的都是雕爺。

同樣,如果在這篇文章中,只是客觀闡述天貓數據,沒多少人關感興趣。但是把天貓的數據和抖音放一起就有人感興趣,而且再放出“抖音美妝超過天貓2.5倍”,就會進一步引發討論和轉發。

“抖音美妝是天貓2.5倍”這種議題就像“喝可樂多了會殺精”一樣,越是錯的離譜,越是有人喜歡看,喜歡轉發。

雕爺深谙社交網絡傳播規律,自然知道此節。

當我那位朋友,自作聰明替雕爺找出錯誤的時候,殊不知已經掉入了雕爺“設置議題”的圈套。如此明顯的數據差錯,你們以爲雕爺不知道?

真的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

有意思的是,我的群裏們還就此事大肆討論,還建議雕爺從多源頭找數據,以完善論點。你們討論和建議雕爺的時候,他已經贏了。

4

總有人說,“一字之差”“一個數據對錯與否”真的有必要較真嗎?

太有必要了!

這兩天小米反複控訴智己汽車,就因爲智己汽車搞錯了小米汽車的一個參數。只是一個小小參數,爲何會引動小米震怒?

這個參數錯誤涉及到小米汽車的一款重要産品——小米SU7 Max的關鍵性能。無論有意還是無意,將小米SU7 Max的電機參數標注錯誤,這實際上是對小米汽車技術能力的一種誤讀或忽視。而且很重要的一點在于,小米對技術的追求和精准度要求非常高,投入大量資源進行研發,力求在每一個細節上都做到極致。因此,當智己汽車搞錯參數時,這無疑是對小米技術追求的否定,自然會引發小米的強烈反應。

況且,如果小米不表態,消費者如果也將錯就錯,就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購買決策。

同理,在雕爺的文章中,如果只是批評天貓,甚至用更激烈的措辭批評天貓,對于天貓這種公司來說,根本不在乎。但是把天貓的數據說錯了,天貓肯定會很在意,並且很生氣。

套用我對小米生氣原因的分析,就是:天貓對消費者和市場非常看重,投入大量資源進行拓展,力求得到更多消費者認可。因此,當數據被搞錯時,這無疑是對天貓努力工作的否定(交易額少,說明認可天貓的消費者少),自然會引發天貓的不滿。我也找天貓的小二打聽了下,今年一季度天貓美妝GMV就超過了460億,與雕爺引用的數據出入很大。

當然,淘天不是小米,後續大概率不會回應。雕爺創業起家于早期的淘寶,淘天自然對雕爺極爲熟悉,不會免費幫助雕爺上熱搜。

5

現在,雕爺的這篇被質疑有數據硬傷的稿子已經刪除,但雕爺的影響力又進一步提升。

至于稿子給天貓、抖音兩家企業帶來的或正面、或負面的影響,還有人關心嗎?

嗨,這都是你們這幫人的功勞。

0 阅读:1

丁道師

簡介:資深互聯網觀察家,知名科技自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