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延遲退休,我們該如何應對?

大葡萄可可 2024-04-28 08:50:47
人社部公布了《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規劃中透露著這樣一組數據,“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十四五”期間新退休人數將超過4000萬人,勞動年齡人口淨減少3500萬,社會保障制度的可持續發展面臨挑戰”。在此文件中也明確提出“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穩妥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我們來一個個解讀一下這幾個原則。

一、小步調整,采取漸進式改革,緩慢延遲。政策實施後,退休年齡線會往後慢慢推,比如說,原本滿50歲退休的女性,政策實施後,第一年,變成50歲1個月或幾個月退休,不同年齡段的人,退休年齡不同,以此類推,經過若幹年過渡期完成改革。可以確定的是,改革前期,臨近退休的人,只會延遲1個月或幾個月,不會出現一下子晚退好幾年的情況。

對年輕人來說,延長的退休年齡幅度會大一些,但未來有很長的過渡期和適應期。

二、彈性實施,增加彈性因素,允許個人根據自身情況和條件,選擇提前退休的具體時間。

三、分類推進,實施延遲退休改革將區分不同群體,采取適當的節奏,穩步推進,逐步到位。

四、統籌兼顧,一方面,過去一些與退休年齡相關的政策,要隨著延遲退休進行相應調整。另一方面,延遲退休改革也會帶來一些新問題和新挑戰,需要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及時跟進,如何進一步加大對大齡失業人員的保障力度等等。

普通人該如何應對延遲退休?

目前,廣大青年群體普遍認爲,僅憑社保養老金作爲未來的養老保障是不足夠的。養老金的缺口問題暫且不論,大多數人的繳費基數相對較低,因此即便退休,每月能領取的養老金數額也頗爲有限。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社會保障綠皮書》,我國的養老替代率已低于50%。根據國際經驗,養老金替代率若超過70%,才能維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而低于50%,則意味著退休後的生活質量將顯著下降。

此外,隨著延遲退休政策的實施,我們還可能面臨“就業難”這一嚴峻問題。屆時,即便我們盡職盡責地工作至退休,也可能遭遇企業不敢聘用的情況,甚至可能被迫提前退休。這是一個既現實又無奈的問題。

因此,我們要盡早做好養老規劃,並且這筆養老金除了要穩健增值,還需要一定的靈活性,而能夠滿足這些條件的養老規劃方式中,一個比較好的選擇就是配置商業養老保險,這也是國家所提倡的第三支柱養老,並且已經明確納入到政府報告裏了。通俗的說,就是通過商業養老保險,給自己存養老錢。

哪些商業險適合養老呢?

推薦增額終身壽險和年金險~延遲退休既然已避無可避,不如我們趁早做好規劃,有了充足的保障和養老金之後,想想老了其實也沒有那麽可怕~

0 阅读:485
评论列表
  • 2024-04-28 20:15

    延遲退休 就是爲了讓更多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 社保 本身就是社會性的保障,不是一個人兩個人的,所以根據數據改革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延遲退休是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我們要相信國家

    大葡萄可可 回覆:
    您說的非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