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後,建議大家:少吃荠菜和螺蛳,多吃3種菜,順時令添安康

小談食刻 2024-04-04 16:01:30

導讀: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有詩曰:“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到了清明節,我們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春已深,到處都是桃紅柳綠,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清明,帶來了春意盎然,也帶來了各種美味,不過春天的時令菜,多是季節性的,錯過的話,就要再等上一年。4月4日已是清明,那麽在往後,我們的飲食應該做出什麽樣的改變呢?

清明節後,建議大家:少吃荠菜和螺蛳,多吃3種菜,順時令添安康。荠菜,被譽爲是報春菜,但是在我們贛北地區,真正吃荠菜最佳的時間,應該是在正月當中,到了清明節後,荠菜,基本已全部開了白花,已經失去了食用價值,螺蛳,同樣也是一種在清明節前比較適合吃的,到了清明節之後,顯然也不適合吃螺蛳了,裏面的籽會很多,嚴重影響其口感。

那麽不適合吃荠菜還有螺蛳的話,這個適合推薦的3種菜分別是什麽呢?順時令添安康,我們的生活也會越來越順。

第一種:馬齒苋

清明節之後,有一種菜特別的流行,那就是馬齒苋,這種菜隨處可見,甚至有的人還把它當成雜草去處理,不過懂吃的人,可謂是有口福了。隨便抓上一把,就能做一道美味的下飯菜。它的口感微酸,焯水之後搭配著臘肉,或者是鮮肉,都異常的鮮美,甚至你也可以把它拿來曬幹,做成幹菜。

推薦食譜:【馬齒苋炒臘肉】

准備食材:臘肉、馬齒苋、植物油、小米辣、蒜末、鹽、雞粉

做法:1、把馬齒苋采摘回來之後,直接清洗幹淨,然後對其進行焯水,焯水之後把它撈出來;2、鍋中放入植物油,燒熱之後,加入一點臘肉煸炒香,接著倒入焯水的馬齒苋,放入小米辣還有蒜末;3、大火不斷的進行翻炒,把它炒香之後,放入一點鹽加入雞粉,把它拌勻,就可以吃了。

第二種:竹筍

筍子的品種有很多,不過我們當地的筍子,大部分都是清明節之後才能吃到,宋·黃庭堅在《詠竹》曾中寫到:“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可見這個時候的竹筍鮮美程度非同一般。

推薦食譜:【筍炒花菜】

准備食材:筍子、花菜、蒜末、蔥末、小米辣,植物油、豆瓣醬、鹽、醬油、雞粉

做法:1、把筍子拔出來之後,我們把它去殼然後清洗幹淨,洗幹淨之後,放入到鍋中去焯水;2、焯水之後把它撈出來,准備一點輔料;3、鍋中放入植物油,燒熱之後,放入蒜末還有蔥末,接著放入小米辣,把它拌勻,接著來點豆瓣醬,放入花菜梗,放入鹽加入醬油最後來點雞粉,把它炒勻就可以了。

第三種:馬蘭頭

清明之後的野菜,其實是比較多的,比如馬蘭頭就是其中的一種,老話說“不食馬蘭頭,不知春之鮮”,袁枚在《隨園食單》也說過,“油膩後食之(馬蘭頭),可以醒脾”。平時沒有胃口,或者說吃了太多油膩的葷菜,這個時候我們不妨來點馬蘭頭解油膩,做法簡單,口感還特別的鮮美。

推薦食譜:【蒜蓉馬蘭頭】

食材:馬蘭頭、臘肉、蒜、豬油、鹽、雞粉

做法:1、把馬蘭頭清洗幹淨,接著對其進行焯水,然後把它撈出來瀝幹水分;2、鍋中放入豬油,燒熱之後,放入一點臘肉、蒜爆香,接著倒入馬蘭頭,放入鹽加入少許的雞粉,把它炒勻炒至入味,這樣一道蒜蓉馬蘭頭就做好了。

【食刻說】

清明節之後,我們在飲食上,也要及時的做出調整,比如一些比較老的,或者說過季的野菜,這個時候,就不要再去吃了,相反,清明之後的馬齒苋、馬蘭頭還有筍子,則是非常適合去吃的,鮮嫩爽口,營養價值還比較的全面。

0 阅读: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