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琳發視頻痛批“粵語警察”,廣東網友:有家鄉口音才是正宗!

娛樂一條社 2024-04-29 03:01:56

4月27日,廣東電視台著名粵語主持人毛琳在抖音發布了一段探討粵語的視頻,同時也對網上那些所謂的“粵語警察”進行了反駁和批評,毛琳在視頻中說:“前幾天,我在抖音發了一段視頻,說現在的小學生終于可以在學校說粵語了,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層浪,我真想不到原來還有那麽多熱心觀衆是支持粵語的。”

毛琳接著說:“在衆多評論當中,我就留意到有些人爲粵語發展出謀劃策,有些人就反思,有些人就表示粵語很好聽想學習,有些人卻說,主持人!你的口音都不正宗。”隨後她還插播了自己在《外來媳婦本地郎》的一段演出片段來回擊批評她粵語說得不正宗的網友。

在介紹自己的經曆時,毛琳表示:“我的祖籍是在客家梅州興甯,而我是在韶關出生和長大,十五歲的時候來到廣州至今,雖然韶關也是粵語地區之一,但是我們大廣東的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口音,韶關也不例外。在十幾年前媒體比較發達的時候,偶爾都會有熱心的朋友寫信給我更正我的粵語口音的,整體來說,我都是在一種積極、溫暖的環境成長的。”

最後毛琳總結說:“我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長經曆不是說因爲我是韶關出生的客家後代而粵語說得不標准,也不是說明廣州音不標准是正常的事,我更想和大家說的是,粵語要承傳的話,就必須要有人去說,試想一下,一個人剛剛對粵語有興趣就被別人批評自己說得難聽,這是一個多大的打擊,如果你是真心支持粵語的話,就應該多一點去鼓勵和包容,不用總是盯著別人的口音。”

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的時候,香港地區曾進行了一場粵語正音運動,並且規定了廣州話的西關口音爲他們的正音。而在廣東,這裏是全國語言環境最複雜的地區之一,不但擁有廣府話、潮汕話和客家話這三大語系,就連在同一語系當中都有著差別巨大的口音。

即便在廣東省的省會廣州,這裏雖然基本是以說廣州話爲主,但是口音之多也難以計數,不要說番禺、花都、從化和增城了,在廣州的市區也同樣有多種口音,西關有西關口音,東山有東山口音,甚至在不同的村與不同的村之間往往也會出現口音各異的情況。

在過去,很多外省人來到廣東生活之後,自然而然就懂粵語了,不管是“牛局長”魯牛、“康祈宗”郭昶等老一輩外省二代,還是周筆暢、尹正等80後出生的外省二代,他們都能夠輕輕松松地掌握粵語。可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不但外省二代不會說粵語,就連土生土長的廣東小朋友也不會說、不願說。

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在廣東電視台的一衆主持人當中,薛樂的兒子不會說粵語,林頤的兒子不會說粵語,盧俊宇的兒子不會說粵語,可見粵語傳承之路究竟有多麽嚴峻。可有些廣東家長直到今時今日還認爲,粵語是自然就會了,雖然自己的小孩子現在不說,但是長大後就必定會說。

每逢過年過節的時候,廣東習俗都會引起全國各地關注的目光,當春節與清明節結束後,馬上就輪到端午節沖上熱搜了,更有外省網友直言,廣東人才是中華文化最積極的傳承者。然而粵語作爲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對于這方面的傳承往往有著力不從心的感覺。

有廣東網友感歎說:“無論你是廣州人還是高州人,無論你是潮州人還是梅州人,其實都有守護好自己家鄉話的責任,要不然,拜山時求太公保佑,太公都聽不懂你說什麽,至于粵語,有家鄉口音才是正宗,計較這個只有壞處沒有好處。”

從目前的語言大環境來看,希望全面恢複粵語教育根本不太現實,正所謂求人不如求己,作爲廣東家長,其實首先要做的就是重視對自己子女的母語教育,那種“先教普通話,長大再教粵語”的行爲其實是行不通的。

0 阅读:0

娛樂一條社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