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巨頭聯手抗衡中國電動車,日本專家卻無奈感歎“爲時已晚”

正解局 2024-03-21 13:24:12

中國目前在電動汽車領域,在全球市場都有著巨大的領先優勢。

但有人卻在懷疑,我們是不是點錯了科技樹?

這些人爲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有兩條很重要的理由:

一是蘋果停了已經搞了10年的電動汽車計劃。

二是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一直在炮轟純電動車。

但事實上呢?

日本人的行動很真誠。

就在前兩天,日本第二(日産)、第三大(本田)汽車廠商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聯手開展電動汽車合作。

目標很明確:就是抗衡中國電動汽車。

今天,我們就簡單聊聊。

全球主要媒體都在報道日産、本田合作的消息

對電動汽車的質疑,最近的一個論據就是蘋果不造電動汽車了。

說實話,蘋果宣布不造車,可以說是令全球科技界震驚。

蘋果是那種悶聲憋大招的公司。

經過前期多年謀劃,在2014年左右,蘋果秘密上馬自動駕駛電動汽車項目,並且起了一個很牛逼的名字:泰坦。

要知道,在希臘神話裏,泰坦是統治世界的古老神族。

一直到2016年12月,在蘋果公司發給美國交通部的一封信件裏,這個“泰坦計劃”終于被公開確認。

算下來,蘋果在造車上,至少耗費了10年。

蘋果造汽車,一方面有當時看好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的原因,另外也是因爲手機爆火後,蘋果公司需要另外一個現象級産品。

在這期間,蘋果公司也是下了大力氣。

在前幾年,就有消息說,蘋果從特斯拉、福特挖了500名科學家、工程師來造車。

而到放棄電動汽車計劃時,蘋果的汽車團隊已經差不多有接近2000人。

蘋果的資金投入,沒有精確的數據,業界一般估計至少有“數十億美元”,也就是至少百億元人民幣起步。

但蘋果卻突然宣布終止造車項目。

蘋果終止電動汽車計劃的相關報道

再加上豐田汽車董事長豐田章男已經好幾次在公開場合在炮轟純電動車。

豐田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制造商,掌門人對汽車業發展的觀點,當然是非常有影響力的。

一時間,很多人都在懷疑,電動汽車到底還有沒有未來?

豐田章男嘴上炮轟電動汽車。

但其實,豐田一直把電動汽車作爲未來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大家都知道的是,豐田一直在努力搞固態電池、氫能。

實際上,豐田對汽車電動化趨勢也十分著急,提出到2026年純電動汽車年銷量要達到150萬輛。

電池是豐田的短板,豐田長期從比亞迪、甯德時代、韓國LG等廠家買電池。

就在十來天前,豐田買下松下持有的股份,把電池廠家PEVE變成了自己的全資子公司。

豐田從來沒有停止電動化

在日本國內汽車工業領域,豐田是老大,日産是老二,本田是老三。

老大如此,老二、老三是更著急。

日産、本田有大概七八十年左右的造車曆史。

原本這兩家是老對頭。

現在,冤家聯手目標也很明確,就是搞電動汽車。

而背後就是沖著中國企業的。

日産在日本國內排名第2,僅次于豐田,雷諾日産三菱聯盟2023年在全球一共賣了628萬輛汽車,排名全球第5,其中日産賣了337萬輛。

本田在日本國內排名第3,2023年在全球一共賣了397萬輛,排名全球第7。

要知道,銷量最大的中國車企比亞迪,2023年賣了313萬輛,排名全球第9。

而這次日産、本田聯手,恰恰針對的是比亞迪等中國電動汽車企業。

據說,它們將聯手開發電動汽車的核心零部件E-Axle(電動汽車驅動電機系統)、EV電池、軟件平台。

日産在2010年在全球推出第一款量産電動汽車LEAF

前面已經說了,豐田嘴上一套,做事一套,實際上並沒有放棄電動汽車。

蘋果不搞電動汽車,主要還是因爲蘋果有自己的戰略。

蘋果是搞電子産品起家的,對于它來說,搞電動汽車成本高、收益低。

而且,蘋果現在押注的是人工智能。

所以,電動汽車仍然是未來極爲重要的産業賽道。

這也是爲什麽歐洲、美國一方面對中國電動汽車開始設置重重門檻,一方面又要推遲電動車計劃。

其實,核心還是想給歐美自己的汽車工業爭取時間。

就拿德國來說,汽車行業就業人數達到250萬,超過德國勞動力的5%,而且,汽車行業貢獻了超過10%的GDP。

慕尼黑2023德國國際汽車及智慧出行博覽會(IAA)上中國廠商的展台

這次本田、日産聯手,也是想利用規模效應,放手一搏。

日産、本田兩家的全球銷量有800萬輛。

本田的社長三部敏宏就說,“規模效益是重要觀點。通過數量來降低成本的效果非常大,可以提高效率。”

但是,日本中西汽車産業調研公司的代表分析師中西孝樹表示:“雖然是很合理的合作,但花費時間太長,現在著手爲時已晚。”

畢竟,目前,中國已經形成完整的電動汽車産業鏈,從電池、電機、電控,中國都有最好的企業、最好的産品。

更重要的是,在政策的支持下,中國電動汽車在今年的滲透率可能會達到40%。

中國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這帶來極大的規模效應,中國能把電動汽車生産成本進行極限壓縮。

這也是今年以來,中國電動汽車打起價格戰的重要原因。

而對于國外汽車廠商來說,更是沒有活路。

畢竟,連馬斯克都感歎,中國電動車太厲害,如果沒有貿易壁壘,會摧毀世界上大多數其他汽車公司。

2 阅读:485
评论列表
  • koo 5
    2024-03-22 12:35

    日系垃圾車用cvt變速箱最多,但是小本子卻造不出一條鋼帶或鏈條,好歹中國變速箱的主力是七速濕式,小本子被卡脖子的更嚴重

  • 2024-03-23 01:39

    做大做強産業生態,實現全産業鏈發展!

  • 2024-03-22 20:04

    國際市場中國的電車還不如韓國的現代電車!有人可能會問現代有電車?

  • 2024-03-22 01:20

    小日本的氫能不是很牛嗎?趕緊批量生産啊,嚎什麽嚎?

  • 2024-03-21 22:09

    日本不行了,美國完蛋了,來打錢

正解局

簡介:洞察産業/城市/企業,正解中國成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