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屏的AI美女,正在收割誰的錢包?

太平洋科技 2024-03-23 23:20:44

無獎競猜,以下四張圖,哪張是真人?

友情提醒:此題爲多選。

正確答案是全都不是真人!這些圖片都是在小紅書上被網友們AI打假的對象。

AI創作的人像圖片已經告別了“一眼假”的時代,不少網友都分辨不出真假。如今這些AI博主和真人博主一樣帶起了貨,並且比真人博主更便宜。

這樣的種草方式讓許多商家看到了新機會。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沒有真人試用體驗的種草貼還能種草嗎?作爲消費者的我們敢買嗎?這些商品目前的銷售情況又如何呢?

網紅失業,AI更有性價比

當每個人都在討論AI如何落地應用時,有一批“博主”已經開始悄然變現了。

從去年ChatGPT剛發布後不久,小紅書平台上就出現了一批妝容精致、身材火辣的美女博主。她們有時穿著泳衣在海邊度假,有時又在舊金山的街道上拍照。看似隨手發出的自拍就有幾千的點贊。

毫無瑕疵的皮膚,過于完美的照片卻總是透露著一股“AI味兒”。實際上,這些“博主”就是由一批自媒體團隊利用AI所制作的。以圖文內容爲主的小紅書是他們的主陣地。

社交媒體的內容形式從文字演變到圖文,再到視頻爲主流。生成式AI的內容叠代形式也如出一轍。不過,AI文字生成視頻的技術目前還沒有完全成熟。但AI文字生成圖片卻是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一點,正好和小紅書圖文的內容屬性契合。小紅書也自然而然成爲這些AI博主的首選平台。

最初,這些AI博主憑借高顔值獲得了不少流量。現在,他們已經不滿足于此,開始向商業變現的方向狂飙了。不少AI博主開啓了帶貨之旅。

PConline調查後發現,一個擁有5千粉絲的真人博主,一篇圖文筆記報價在300元左右。而一個擁有同等粉絲量的AI博主,則是150元一條,便宜了一半!

AI博主帶貨的內容不僅有護膚、美妝,還是有保健、服飾等等,各式各樣,多到讓人眼花缭亂。

遊走于灰色地帶

根據小紅書官方給出的數據,小紅書的“養生黨”月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1.4億。火熱的賽道也吸引了不少走顔值路線的AI博主。在展現顔值的筆記中開始強調養生的重要性,順便推薦商品。

有人認爲博主“恰個飯”很正常,但是事情並沒有這麽簡單。

“養生”作爲小紅書一大內容主題,逐漸增長的用戶數和內容量給保健類商品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是,在電商界保健類商品一直處于半灰色地帶,和醫療器械、豐胸産品、減肥藥、增高藥一同被稱爲“黑五類”。

這類産品利潤大,但違規風險也大。因爲這類商品往往存在著誇大宣傳,甚至虛假宣傳的情況。AI的出現無疑降低了這類商品的宣傳成本。

不光是保健品,還有護膚、美妝、日用等等帶貨商品。

帶貨的方式也更加“粗暴”。直接發布一條産品的橫屏測試。常常將需要帶貨的産品與同類知名品牌放在一起比較。再雇來一些水軍,在評論區附和,營造一種“買家秀”的氛圍。産品營銷就此完成。

“對于店家來說,這是一種很討巧的方式,”電商從業人楊先生對PConline說道,“因爲在傳統電商平台上,産品宣傳是不能露出其它品牌名的。但在小紅書上,這種宣傳就是OK的。商家跟這些AI博主就正好契合,或者也有可能,有些AI博主和商家就是同一家的。”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種草的商品大多是“白牌”産品。

在電商行業,“白牌”指的是那些“有品牌,但不知名”的商品。與之相對的是品牌商家,例如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品牌商家長期深耕私域,培育用戶心智,複購率更高。而白牌商家則是靠低價在公域中搶奪流量。但流量不具備忠誠度和粘性,用戶買完即走。

“注冊商標-代工廠供貨-砸錢買推廣”被稱爲白牌“起家三部曲”。前兩年興起的國貨美妝就是這個套路。和網紅的合作推廣費占了産品預算的80%不止,有不少商家就是借助這個模式一躍擺脫“白牌”身份,成爲“品牌”的商家,比如花西子、完美日記等。

如今和AI博主合作的帶貨效果也不錯。PConline發現,某個AI博主曾推薦過的卸妝油,銷量竟高達5萬+,該天貓旗艦店總共也只有不到10萬的粉絲。

這個讓商家和AI自媒體共贏的方法,其成本卻是驚人的低。

三步即可制作一個AI博主

制作一個AI博主甚至不需要有任何技術背景。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應用就可以完成。

圖文類的AI博主常使用Midjourney、DALL·E等制圖軟件,AI文生圖輕松制作。視頻類的數字人也很簡單。

PConline隨機挑選了一個用AI制作口播視頻的App進行嘗試。在App的頁面指引下,PConline僅需三步就可以生成一個自己的賬號。

從相冊中選擇圖片-選擇風格-點擊「生成數字人」,即可完成。

生成數字人後,還有男聲、女聲、童聲等近百種音色可供選擇。只要輸入需要配音的文案,App就會自動生成一段視頻。

制作門檻低、成本低,不少自媒體團隊都是一人運營數個賬號,同步更新。所以,我們在平台上也常看到風格趨同,文案一致的多個賬號。

現在,AI作號的過程並不是什麽行業秘密。相反,連“教人如何AI作號”的賽道上都已經站滿了人。AI生成內容毫無意外地在各個平台泛濫成災。

AI帶貨,合法合規嗎?

不僅是小紅書,微信視頻號、抖音等平台都有類似的活躍賬號。

抖音上一個名叫“小姨妹”的博主,每條視頻都帶不同的産品,價格一般在10元以內。封面圖是AI生成的美女加上幾行産品介紹。如此簡單的內容居然收獲了110.5萬的粉絲!

許多類似的抖音號也都是這樣的內容模式。有趣的是,這些賬號的名稱大多以親戚關系爲名——“xx姐夫”“xx嫂”等。或許,這也是爲什麽在抖音,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家人們” ……

視頻號上的情況又有些不同。這裏的AI網紅大多是“國際友人”——一位俄羅斯美女用些許生硬的中文,訴說著自己想要嫁到中國的願望。濃厚的濾鏡讓PConline編輯室全體疑惑:“這會有人信嗎?”

然而,數據告訴了我們答案:評論區滿滿的都是“中俄友誼長存!”“爲你的中文點贊!”……這些“俄羅斯美女”的商品櫥窗也十分火熱。一份19.9元的雜糧粥能賣出30萬的驚人銷量,單品銷售額直逼600萬元人民幣。

但這樣的帶貨,真的沒問題嗎?

目前在法律領域,關于AI帶貨或虛擬人主播等現象尚未有具體的規定,但不少律師表示,AI博主所産生的法律責任應由其運營者承擔。

PConline咨詢後了解到,但如果發現購買了AI博主的商品之後,有貨不對板的情況,可以要求退貨退款,或者在12315投訴。

平台也率先制定了相關規範措施。

抖音早在2023年5年就發布了《抖音關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平台規範暨行業倡議》(以下簡稱《倡議》)。《倡議》中提到,平台將提供統一的AI生成內容標識能力,幫助創作者打標,方便用戶區分。並且,抖音也提倡對生成內容進行顯著標識。

小紅書的正式公告直到今年2月才公布。薯管家發布的《小紅書針對AI創作內容的平台主張》中明確提出,禁止任何使用AI創作內容虛構使用體驗或效果,從而進行商業變現的行爲。

在PConline撰稿的過程中,不少AI網紅就被封號了。其中還有紅極一時的64歲健身奶奶蘇妮珊。她憑借新穎的人設吸了不少粉,很多筆記都是小爆款的程度。隨後蘇妮珊便在筆記中開始種草保健産品。經過媒體的曝光後,該賬號現在已經處于封號狀態。

但相似套路的賬號,又卷土重來。一名簡介爲“退休十五年,喜歡健身的老太太”的博主仍收獲了3.8萬的贊和收藏,有6000多個粉絲。

技術套路的演變,往往會跑在監管體系前頭。無論平台如何管制、封禁,監管永遠滯後于市場。類似同樣的套路都會變著花樣在平台上不斷上演。

AI生成圖文大大降低了電商的宣傳成本。但大量低質量內容的湧入,也稀釋了平台的內容吸引力。

AI不再是將來時,而是進行時。電商産品的宣傳成本被大大降低,宣傳産量也隨之提升。但與此同時,平台的內容質量卻被一再被稀釋,消費者的權益也時刻面臨著危險。

當大家都沒打過“免疫針”的時候,平台要付出更多努力去維護自己的社區生態,讓用戶放心。

參考資料:《小紅書針對AI創作內容的平台主張》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5c09f1e000000002c028db8 《抖音關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平台規範暨行業倡議》https://mp.weixin.qq.com/s/k3x0sNQAeKyi5Awfz1H3kw

1 阅读: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