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塔赫與哈馬斯談判能否成功,取決于阿拉伯國家如何看待伊朗實力

劉曉非 2024-05-06 11:54:42

前幾天,大家看到了消息,法塔赫和哈馬斯在北京進行了新一輪談判,國內正規媒體的報道這幾天對談判進展沒有報道,內容還停留在4天前,雙方談判以前在俄羅斯談過多次,可見其艱難,在北京這一輪不是新鮮事物,可能也不是最後一輪。

那麽法塔赫與哈馬斯如果還是談不成,主要問題可能出在哪裏?

首先雙方之間圍繞在巴勒斯坦領導權,以及巴以問題上的立場都有重大差距,進行過相互仇殺,曆史積怨也夠深。法塔赫是世俗權力機構,哈馬斯作爲穆斯林兄弟會分支,延續了構建神權社會的願望。哈馬斯則堅決要求消滅以色列,而且法塔赫1993年和以色列簽訂奧斯陸協議,認同了以色列的生存權,也就是這兩條差異,使得現在兩國方案普遍被各國接受的情況下,法塔赫被中國、阿拉伯國家普遍認可爲巴勒斯坦權力機構。穆斯林兄弟會,以及受其影響的宗教勢力的共同理想就是顛覆世俗化國家,實現全球一體的伊斯蘭化,這也讓約旦和埃及對哈馬斯的宗教理想尤爲警惕,所以埃及還把哈馬斯列爲恐怖組織,所以除非哈馬斯能夠淡化甚至放棄源于穆斯林兄弟會的思想,接受世俗化國家的存在,阿拉伯國家也不會輕易讓法塔赫與其和解。

再有,哈馬斯雖然是遜尼派穆斯林,但是當前其主要支持者什葉派的伊朗,伊朗和沙特在北京的握手也僅僅是和解而非結盟。伊朗影響力過大,必然會引起阿拉伯國家的警覺,和解不等于結盟,約旦等國還要攔截伊朗和胡塞武裝的無人機。阿拉伯國家恐怕也不能接受哈馬斯在未來巴勒斯坦事物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那麽哪些情況下,能夠談成?

可能有這麽幾種途徑,比如哈馬斯在加沙雖然堅持的時候夠長,但是遭受重大損失後,也許不得不在談判中向法塔赫做出一定程度讓步,接受一些原來不接受的立場,比如他們宣布如果能夠按照1967年方案建國,哈馬斯就加入巴解組織,並且放棄對以色列的軍事鬥爭,還宣布,將在美國的協調下,釋放被關押的人質,換取以軍全面撤離加沙。某種程度上說,這可以被視爲哈馬斯暫時擺脫伊朗影響,這是阿拉伯國家願意看到的。

另一種途徑,是國內很多人期待的,也就是阿拉伯國家和伊朗加強合作,針對以色列,但是目前看來,這恰好基本沒有可能性。這裏有兩條容易被忽視的原因,第一條,阿拉伯國家對什葉派,對波斯勢力的反感情緒,其實一直是大于對以色列的反感情緒的。阿拉伯國家對以色列的憤怒,是因爲以軍對阿拉伯平民的打擊,但是以色列打哈馬斯,阿拉伯國家沒准還在偷著樂。國內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發現甚至還有不少人,至今還以爲伊朗人也是阿拉伯人。第二條,以軍在加沙的所作所爲,讓以色列幾乎被徹底孤立,美國甚至都不得不拿出制裁以軍某支部隊的姿態。但是哈馬斯在10月7日襲擊音樂節的行動,雖然遲滯了美國希望的以色列與沙特關系正常化進程,卻也讓哈馬斯和伊朗付出了形象代價。

目前,美沙防務協議即將完成,這個協議也會推動沙特和以色列建立外交關系。如果最終結果真是哈馬斯接受67年方案,並且放棄武裝,沙特和以色列繼續外交談判實現關系正常化。那伊朗面臨的外交局面,恐怕不像中國國內估計的那麽樂觀。、所以在這輪會談中,中國一定要盡可能發揮最大作用,要把最終促成談判成功的成果,捏在我們自己手裏。這樣我們才能繼續同時團結阿拉伯國家和伊朗,防止美國重新擴大在中東的影響力。

1 阅读:133

劉曉非

簡介:兵家之小事,可決大國成敗。兵家之大事,需計微末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