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原是義軍首領,占據福建近三十年,備受趙匡胤稱贊

縱橫五千年 2024-05-13 20:30:10

唐朝末年,出現了許多雄踞一方的人物,有的人窮兵黩武、四處征戰,妄圖統一天下,比如後梁的朱溫;有的人占據一方、保境安民,比如吳越的錢镠;還有的人休養生息、開發地方,極大地促進了福建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甚至連後來的宋太祖趙匡胤都十分欽佩。那麽,這位爲福建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到底是誰呢?

一、義軍將領

此人名叫王審知,字信通,是光州固始人(今河南固始)。王審知的五世祖王晔曾擔任固始縣令,于是定居于此地。王審知的父親名叫王恁,雖然以農爲業,但頗有家資,他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王潮、次子王審邽、三子王審知,被當地人稱爲“三龍”。唐朝末年,各地不斷爆發起義,壽春屠戶王緒也揭竿而起,先後攻占壽州、光州。

王緒自稱將軍,招攬任用當地的豪傑,擔任縣佐的王潮也帶著兄弟們投身義軍,被任命爲軍正。當時,蔡州的秦宗權正在招兵買馬,于是任命王緒爲光州刺史,並征召他的軍隊。王緒拒絕前往,于是率領兵馬渡江南下,經江西進入福建境內,“有衆數萬”。然而,王緒心胸狹隘,“部將有材能者,多因事殺之”,引起了王潮兄弟三人的恐懼。

二、入主福建

王潮成功說服了王緒的前鋒將領,接著與壯士數十人擒住了王緒,迫其自殺,之後王潮被推爲三軍之主。當時,“泉州刺史廖彥若爲政貪暴,泉人苦之”,而王潮軍紀嚴明,受到了當地百姓的支持。王潮一舉攻破了泉州,被福建觀察使陳岩任命爲泉州刺史。894年,王潮占據福州,“嶺海間群盜二十余輩皆降潰潮,乃盡有五州之地”。

896年,王潮被朝廷任命爲威武軍節度使,王審知擔任節度副使。王審知“爲人狀兒雄偉,隆准方口”,由于他經常騎著白馬,被軍中稱爲“白馬三郎”。898年,王潮病死,他在臨終前舍棄諸子,立三弟王審知爲繼承人。王審知想把位置讓給二哥王審邽,“審邽以審知有功,辭不受”。于是,王審知自稱福建留後,“表于朝廷”,唐朝封他爲琅邪郡王。

三、八閩人祖

王審知雖然占據福建,但他並沒有稱帝,而是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當時,“楊氏據江、淮”,切斷了福建與中原的道路,于是王審知通過海路,先後向後梁、後唐進貢,“往複頗有風水之患,漂沒者十四五”。與此同時,王審知致力于福建的開發,“每以節儉自處,選任良吏,省刑惜費,輕徭薄斂,與民休息”。

王審知親自主持興建、擴建沿海大堤,圍海造田,擴大耕地,並推廣雙季稻。他還非常重視海外貿易,開辟了“甘棠港”,拓展對外貿易新航線,奠定了福建“海上絲綢之路”對外貿易的格局。對于教育問題,王審知也非常重視,“建學四門,以教閩士之秀者”。925年,64歲的王審知病死。由于開發福建的貢獻,宋太祖趙匡胤賜匾,尊王審知爲“八閩人祖”。

參考資料:1.《舊五代史》;2.《資治通鑒》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