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申請被中止,8千億廣州銀行業績、上市雙雙失意

野武士 2024-05-11 15:59:10

沖刺IPO近15年,廣州銀行的上市之路再遇挫折。近期,深交所官網披露一則消息,顯示廣州銀行等5家銀行,因爲申請文件中記錄的財務資料過了有效期,需補充提交,被中止了IPO申請。

事實上,自2023年2月全面注冊制落地後,廣州銀行的IPO申請在次月就被深交所受理。只是如今一年多過去了,廣州銀行IPO非但沒從受理階段走向問詢階段,反而因財務資料過期被中止申請。究其原因,與廣州銀行本身的經營業績下滑、資産質量較差等多重困境脫不開關系。

就在4月29日,廣州銀行披露了2023年年報。數據顯示,2023年廣州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60.03億元,同比減少了6.71%;實現歸母淨利潤30.17億元,同比減少了9.64%。這是自2017年以來,廣州銀行首次出現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規模增速放緩,成本收入比攀升

事實上,廣州銀行的經營頹勢早已顯現端倪。2021年,該行在營收大增11.03%的基礎上,歸母淨利潤跌去了7.93%;2022年,營收增速收窄到3.56%,歸母淨利潤的跌勢擴大到18.59%。到2023年,營收也支撐不住出現下滑。

具體來看,廣州銀行營收端的利息淨收入同比下滑11.9%,實現了117.93億元;手續費及傭金淨收入同比下滑4.45%,實現了12.32億元;投資收益則增加44.65%,實現了28.01億元。其中,利息淨收入是廣州銀行最主要的收入來源,對于利息淨收入的下滑,廣州銀行不意外地將其歸因于“全行業市場利率下行,淨息差收窄”,2023年,該行的淨息差爲1.75%,同比下降了36 個基點。

在生息資産中,平均收益率下跌最嚴重的便是貸款收益率,2023年的貸款平均收益率僅有5.56%,比2022年下降了61個基點。貸款收益率的大幅下跌,也是該行淨息差收窄的重要誘因。

與此同時,廣州銀行的資産負債規模擴張也展現出後繼乏力的態勢。截至2023年末,廣州銀行的資産總額爲8317.27億元,較年初增加4.76%,其中,貸款總額爲4650.59 億元,較年初增長3.68%;負債總額爲7763.38 億元,較年初增加了4.77%,其中,存款余額 4389.72 億元,規模較年初減少了1.31%。

不僅整體增速較2022年大幅放緩,存款規模甚至還出現了負增長。存款中唯一一個實現規模正增長的只有零售定期存款,公司存款和零售活期存款的規模較年初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尤其是公司存款,年末余額爲2548.93億元,較年初縮減了11.1%;公司貸款則較年初增加了6.12%,年末余額爲2804.22 億元,一增一減之間,可以推測廣州銀行2023年新發放的公司貸款並未産生過多派生存款,反之亦可印證該行2023年的新增客戶的整體經營狀況不算優秀,賬面現金流也不夠充裕,對應的對公信貸資産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廣州銀行曾在招股書裏表示“該行成本收入比可能呈增長趨勢,對盈利産生一定影響”,此次的年報數據恰巧印證了這一點。2020年-2022年,廣州銀行不斷控制成本收入比,將其從25.45%降至24.7%,但2023年卻未能控制住,直接反彈至27.35%,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廣州銀行的獲利能力趨弱。

資産質量仍待提升,貸款集中度較高

資産質量方面,截至2023年末,廣州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爲2.05%,較2022年末下降了11個基點,不良貸款余額也從97.1億元減少到95.11億元。

2023年,廣州銀行加大不良處置力度,僅通過第三方轉讓的方式就處置了30.8億元的不良貸款,還計提了22.9億元的減值准備。盡管在現金清收、重組、呆賬核銷、轉讓等不良貸款處置手段下,廣州銀行2023年末的資産質量相較于2022年末實現優化,但這一不良率在同業中仍是處于較高水平。

而之所以不良率會在近兩年高居2%以上,很大原因就是該行前幾年大力投放房地産貸款導致的。2020年末,廣州銀行的房地産業貸款余額占總貸款的比例高達 23.56%,彼時該行房地産業不良率只有1.14%。但此後幾年,隨著房地産行業震蕩,該行的房地産業不良率一路上升,截至2023年6月末已高達4.41%(廣州銀行2023年報未披露年末數據)。

即便房地産業不良率一路攀升,廣州銀行也在壓降房地産業貸款規模,但截至2023年末,該行的房地産業貸款余額仍有280.13億元,是該行的第二代貸款行業,在總貸款中占比高達6.02%。2023年,該行一共有8戶房地産貸款客戶發生不良貸款,其中有4戶都是2023年才新增的。

要知道,廣州以制造業起家和立足,2023年廣州市的制造業正進入政策集中釋放期,制造業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率高達144.9%,反觀房地産業的固定資産投資增長率爲-9.6%。而廣州銀行作爲廣東省資産規模最大的地方法人銀行,卻並沒有在制造業領域投入大量資金。截至2023年末,該行的制造業貸款余額爲204.89億元,在總貸款中占比4.41%,雖然相比2022年末高出了0.53%個百分點,但與房地産業貸款占比仍有一定差距,且沒有跟上廣州制造業的發展步伐。

另一邊,廣州銀行較高的貸款客戶集中度,也給該行的資産質量增加了一定風險。2023年,廣州銀行向最大十家客戶發放的貸款占資本淨額的37.55%,向最大單一客戶發放的貸款余額占資本淨額的4.87%。這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廣州銀行貸款規模擴張對大客戶存在一定的依賴,一旦大客戶出現經營危機,該行的資産質量也就面臨風險,如該行向深圳深業物流發放的貸款,此前便被標記爲關注類貸款。而廣州銀行目前還有209.92億元的關注類貸款,在總貸款中占比高達4.51%,一邊是占比較高的關注類貸款,一邊是較高的客戶集中度,廣州銀行仍存在較大的不良上行隱患,可以說未來的不良出清任務依舊艱巨。

信用卡貸款下滑15%,被诟病誘導獲客

立足于經濟富饒的廣州,廣州銀行發展的零售金融業務有聲有色,在整個信貸業務規模當中,零售貸款的占比爲40%,與不少城商行對比,相對表現比較優秀。而在零售貸款當中,首屈一指的當屬信用卡業務,廣州銀行的信用卡貸款余額存在2022年底一度高達1015.08億元,在零售貸款余額當中的占比高達55%。信用卡貸款業務所産生的分期手續費收入、年費收入、刷卡手續費和利息收入每年可産生數十億可觀的利潤。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底,信用卡貸款金額只有860.16億元,在整體貸款與墊款總額中的占比下降到18.5%,同比下滑15.26%。與之對應的是銀行卡手續費收入也出現了下滑,2023年的銀行卡手續費收入是12.32億元,同比下降3.68%。

與此同時,信用卡業務也伴隨著大量的投訴。2023 年,廣州銀行接到消費者投訴 23,823 件,主要涉及信用卡業務和個人貸款業務,投訴焦點問題爲還款問題,投訴量最大的地區爲廣州地區。

最近就有廣州網友投訴,作爲廣州銀行信用卡老用戶,接到廣州銀行客服電話承諾開通鉑金卡有南航優惠,而且沒有年費,結果簽收到卡了之後,還沒有激活就被扣掉了480元,打電話反饋到廣州銀行客服後,對方立即給出銷卡退費的結果。而且這位網友發現這種情況不只是她遇到,實際上在黑貓投訴以及其他網站上均有此類情況的反饋。

從公開的網絡渠道來看,廣州銀行設立了7個信用卡中心,對推廣信用卡業務可謂是發了大力氣,不過從網友的投訴來看,這種操作下存在著誘導的嫌疑,一旦網友妥協認賬,就立即進賬480元,後續還能産生其他的各種收入。而銷卡退費對于廣州銀行而言可能只是在電腦後台的隨手操作,不過對于用戶而言,就會産生巨大的困擾。如果這種情況廣泛存在,這有可能說明廣州銀行信用卡業務已經不增反減,處于極力維護的邊緣。

除了業績增長放緩和存量信貸風險仍未釋放完全,廣州銀行還面臨合規水平不足、中層人事變動頻繁、消費投訴較多等經營難題,在中小銀行IPO競爭激烈、監管又趨嚴的當下,廣州銀行如何才能理清舊賬、整頓經營,推動IPO進程早日走上正軌呢?

1 阅读:456
评论列表
  • 2024-05-12 06:06

    廣州銀行上市是缺錢嗎?爲了上市而上市應該休了

野武士

簡介:把人文、科技與財經編成故事會,作爲你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