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艾滋病感染者CD4不升,除了耐藥,還要警惕免疫重建不良

同基聲 2024-04-02 12:57:38

“醫生,我的CD4治療前138,三個月後155,六個月以後120,現在一年了,今天的結果是134,根本沒漲過,是不是耐藥了?”

CD4細胞持續低于200cells/ul,建議盡快去做一次病載檢測,看看病載結果。

每年的免費CD4及病載檢測非常重要,一定要及時的去做,切不可嫌麻煩,而放棄機會.

同時應與主診醫生商議,預防肺孢子菌肺炎及其它機會性感染。

除了耐藥,還有一種情況叫“免疫重建不良”,一起學習:

一、什麽叫免疫重建不良

HIV感染者經過有效的抗病毒治療(ART)並達到病毒抑制後,CD4細胞水平會逐漸增加,免疫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然而,約有15%~30%的患者即便能夠長期維持病毒抑制(病載檢測不到),但仍不能實現完全免疫重建,這些患者被稱爲“免疫重建不良者”或“免疫無應答者”。

大多數HIV感染者在接受抗病毒治療後的第一年,CD4+T淋巴細胞計數大約增長50~150cells/ul,以後每年增長約50~100cells/ul,直至達到平台期。抗病毒治療後CD4+ T淋巴細胞達到500cells/ul以上爲免疫重建完全。連續接受治療超過一年以上,CD4細胞計數未恢複到200cells/ul以上;或連續接受治療超過2年以上,CD4+T淋巴細胞計數小于350cells/ul爲免疫功能重建不良。

美國健康和人類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Services, DHHS )的AIDS治療指南指出:HIV/AIDS病人在接受ART 4~7年後,CD4+ T淋巴細胞仍未恢複至350cells/μl至500cells/μl,則可以判定爲免疫重建不良。

二、免疫重建不良的原因

目前爲止,尚未完全闡明HIV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發生機制,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治療時機、年齡(大于50歲)、身體素質、低CD4+ T淋巴細胞治療基線、HIV感染時間長、合並丙肝病毒感染等。

早治療是免疫重建的關鍵。因爲在感染早期,體內病毒的擴張勢力較小,還沒有對免疫系統造成致命的損傷,此時開始抗病毒治療,能更好地抑制病毒複制,最大程度上保護免疫系統。如果晚治療,體內病毒庫形成一定規模,在治療上增加難度,甚至可能無法抑制病毒,從而引起免疫系統重建不全。

三、免疫重建不良的處理措施

1、目前認爲,早期開展抗病毒治療是預防免疫重建不良最有效的措施,抗病毒治療的目的就是抑制體內HIV的複制,重建免疫系統;

2、幹預措施,例如服用人重組生長激素(0.7~3mg/天)能夠明顯改善胸腺大小,從而增加幼稚型CD4+T淋巴細胞的輸出。使用免疫抑制劑均能降低免疫活化水平,從而提高CD4+ T淋巴細胞的數量;

3、預防性用藥。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CD4+T淋巴細胞計數小于200cells/ul的成人和青少年,可以口服用藥xxxx,預防肺孢子菌肺炎,同時對預防弓形蟲、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非傷寒沙門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導致的感染性疾病也非常有效;

4、中醫藥雷公藤對HIV患者的免疫功能調節作用已經得到證實,但必須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除此之外,還應篩查是否感染乙肝、丙肝、結核病等感染。

四、小結

免疫重建不良的因素錯綜複雜,有的人天生CD4水平低,所以要考慮考慮個體差異。在臨床上,CD4細胞計數增加緩慢,首先確認服藥依從性,再確定病毒是否耐藥,可以做病毒載量和病毒耐藥性檢測,如果病毒載量是陰性,耐藥性檢測也沒有耐藥,就要考慮是否免疫重建不良。

另外,未經治療的抑郁症及濫用娛樂性藥物等,也會導致CD4細胞水平不上升。

其實,除了CD4外,HIV病毒載量檢測非常重要,能直觀反映治療效果,評估是否耐藥。通常情況下,HIV病毒載量結果在200copies/ml以下,表示病毒受抑制。HIV病毒載量結果在40copies/ml以下,表示病毒受抑制,不會通過性傳播。如果病載在 10000copies/ml以上,考慮出現耐藥性,應與醫生商討做HIV耐藥檢測,明確原因。

免責聲明:本公衆號旨在衛生健康公益宣傳,不作商業用途。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如有文字、圖片、視頻或者其他內容涉及侵權或違規,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修改,謝謝!

0 阅读:20

同基聲

簡介:2004年8月成立防艾草根,防艾檢測感染者關懷.阻斷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