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大了!峨眉山景區騾子邊爬邊吐血:景區拒絕采訪,樂山文旅淪陷

菲菲的信箋 2024-05-13 21:17:07

《———【•事件起因•】———》

5月9日,有遊客錄下峨眉山景區,有匹嘴角流下血滴的騾子在工作人員驅使下,背負大量重物運到山上。這一場景迅速引發網友熱議。

視頻中,只見這匹騾子氣喘籲籲,早已經體力不支。然而,在它身後還站著一名村民,手持一根長鞭,只要這匹騾子一有遲緩,那鞭子便會狠狠抽下,逼迫它繼續前行。

眼見如此殘酷的一幕,網友難免心生不忿,感歎景區缺乏最基本的人性。

更有不少網友表示,他們原本打算前往峨眉山旅遊,但看到這一幕後徹底打消了念頭,從此抵制這家景區。"我可不想把旅遊費交給這樣虐待生靈的企業!""他們如此對待動物,也難怪遊客們的體驗會那麽差!"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峨眉山景區第一次被指責虐待動物了。就在前一陣子,景區被曝光過騾子馱重物爬山的情況,當時也承諾過會加強監管,不再讓騾子超負荷工作。然而從這一事件來看,峨眉山並未完全兌現諾言。

《———【•輿論風波•】———》

面對如此強烈的輿論聲浪。有記者多次聯系景區客服咨詢此事,但景區方面一再拒絕接受采訪,避重就輕,搪塞了事。隨後更是幹脆無人接聽電話,對此事棄之不理。

有網友指出,每一匹騾子的命運其實都很悲慘,因爲它力氣大,鼻孔大,不容易生病,不像馬,鼻孔小天氣熱呼吸就很困難,再喝點冷水就容易哮喘,基本就是死。而騾子卻不會患哮喘,這是他的一大優勢。

很多外省到雲南在山頂支高壓鋼架,打混凝土就是高價買騾子來使勁用,基本都是拖300公斤,一個工程下來基本就費了,反正換地方也帶不走,所以騾子成了最實惠的運輸工具。

這一事件讓人不禁想起了前不久鬧得沸沸揚揚的甘肅月牙泉駱駝事件。有遊客反映,景區內的駱駝長時間被迫馱運遊客進行騎行體驗,疲憊不堪的它們甚至癱倒在地,發出淒慘的叫聲。不過,景區方面對此做出解釋稱,駱駝只是在休息,一切正常。

有本地網友表示,月牙湖的駱駝,每天早上6點就開始駝人工作,一趟7-8公裏,每天6-10趟,晚上10點收工,算算一天工作多少小時,走多少路,不聽話就是一頓棍棒。

《———【•其他案例•】———》

1993年,抗日題材電影《犬王》中,導演竟然爲了取景效果,真的炸死了一條曾經爲國效力的軍犬。哪怕事後導演自己也承認內疚,但生命確已無可挽回。

同樣的情況,在電視劇《三國》的拍攝中也曾發生。導演自豪地對媒體表示,爲了展現戰爭的殘酷磅礴,片場不惜虐殺、燃燒、重摔馬匹,造成了慘重的傷亡。這種完全可以使用特技替代的行爲,怎能不令人發指?

我們不能否認,在某些情況下利用動物確實具有一定的經濟價值,比如在旅遊業中。然而,這絕不能成爲我們肆意踐踏和傷害它們的借口。動物終究也是生命,我們應當以同理心對待它們,給予基本的人道關懷。

一些景區和從業者把動物當作工具和搖錢樹,將經濟利益置于首位,這種短視行爲無疑與現代文明格格不入。追求可持續發展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目標,這就要求我們在經濟和環境之間尋求平衡,用心呵護大自然的饋贈。

《———【•結語•】———》

藝術創作的過程應該是神聖而高尚的,需要創作者懷揣一顆敬畏生命、熱愛大自然的心。只有以此爲出發點,藝術作品才能獲得更高的價值和意義,而絕不應是以傷害生靈爲代價。

回到峨眉山虐待騾子的事件,我們由衷希望景區能夠引以爲戒,樹立現代文明理念,真正用行動保護動物權益。請以更負責任、更文明的姿態對待那些辛勤勞作的生命。這不僅關乎你們自身的品德操守,也影響著你們在遊客心中的形象和口碑。

只有以尊重之心對待每一個生命,景區才能爲遊客營造更有尊嚴、更體面的旅遊環境。也只有做到環境友好、生態友好,景區才能在現代旅遊業的發展大潮中持續騰飛,成爲真正的人間淨土。

0 阅读:1

菲菲的信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