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歐聯手對抗中國傳統芯片,德媒:歐洲應保持務實

青木在德國 2024-04-06 22:03:49

“中國成美歐TTC會談的焦點”,德新社6日報道,在周五結束的歐盟-美國貿易和技術理事會(簡稱TTC)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上,美國與歐盟宣布將合作應對芯片産業中的幹預延長三年,特別是在“傳統芯片”領域,雙方將共同應對中國的主導地位。不過,跨大西洋在貿易關系仍然困難,尤其是歐盟擔心特朗普執政美國帶來的沖擊。前德國聯合國大使彼得·維蒂希更是警告,“中美競爭:歐洲應保持務實”。

參會部長合影中國在傳統芯片領域占主導地位

根據會議結束後發表的聲明,雙方譴責第三國奉行的“非市場經濟政策和做法” ,強調了歐盟與美國在出口管制和投資保護領域深化合作的重要性。聲明還指出,雙方計劃共享關于非市場政策與實踐的情報,並協商制定解決全球供應鏈畸形的具體計劃。歐盟將評估傳統芯片的“可信度”,這項調查有助于了解中國在該領域的巨大産能會如何影響歐洲市場。

所謂的傳統芯片,主要用于汽車、飛機、家用電器、寬帶設備、電子消費産品、工廠自動化系統、軍事系統和醫療設備的生産。根據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的預測,到2027年,中國企業在將會擁有全球39%的傳統芯片生産能力。

《法蘭克福彙報》的報道

歐盟新聞網站Euractiv 稱,近年來,美國越來越多地尋求從公開支持自由貿易轉向更加保護主義的政策。在魯汶舉行的爲期兩天的 TTC會議前幾個小時,美國貿易代表戴琪稱,中國的非市場政策將對歐美兩大經濟體造成深遠的經濟與政治影響。美國和歐洲的市場經濟體發現很難與中國“非常有效”的替代經濟模式競爭。

這位華裔女部長將中國描述爲“我們所說的非市場導向的體系,這是根本不同的,像我們這樣的市場導向體系很難與之競爭和生存。”中國鋼鐵、鋁、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的生産過剩是令人擔憂的具體原因。 她慫恿歐盟,尤其是中國電動汽車的生産過剩“對歐洲來說非常有刺激作用”。戴伊呼籲美國和歐盟采取反制措施,包括關稅等“防禦性”措施。另一方面,它們還應該包括“更具進攻性的措施”,包括“糾正不利于我們的市場動態的刺激措施”。

美國華裔女部長戴琪“跨大西洋貿易關系仍然困難”

第六次 TTC會議意義重大,這是歐洲大選前的最後一次,也將是美國總統大選前的最後一次跨大西洋此類會議。如果美國人真的第二次選舉特朗普擔任總統,誰能說這個話題是否會再次被提起呢?每天有價值 40 億歐元的商品和服務穿越大西洋。

“跨大西洋貿易關系仍然困難”,《法蘭克福彙報》6日說,在特朗普的艱難時代之後,TTC應該讓歐盟和美國再次走得更近。 然而,尤其是在中國問題上,雙方存在很大一致性,也存在很大的分歧。

比利時魯汶

當計劃中的原材料協議沒有實現時,歐盟失望很大。其目的是將歐洲生産的原材料歸類爲“國內”,從而使歐洲汽車行業能夠享受美國的補貼計劃(IRA)。但周五的聯合最終聲明中將提到了這一點——“歐盟和美國正在推動談判”。

雙方還在魯汶成立了新原材料論壇,共同確保重要原材料的獲取,從而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與中國打交道仍然是歐盟和美國之間的主要沖突領域之一。 雙方現在一致認爲,過度依賴中國原材料以及半導體等産品是危險的。雙方還對中國支持的生産擴張以及由此導致的廉價商品湧入世界市場感到擔憂。

中國在傳統芯片上占主導歐洲應保持務實

不過,歐盟還是猶豫,是否效仿美國控制歐洲公司在第三國投資的問題。此舉旨在讓中國等國家更難獲得關鍵技術。戴琪提醒:“我們深化了在出口管制和投資保護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此外,此次對話並沒有阻止歐盟與美國等展開真正的補貼競賽。TTC 是否有未來,如果有的話,未來如何,取決于拜登是否會在 11 月 5 日連任。

“我們將繼續從中國購買大量材料,我們將非常高興中國通過向我們出售材料來繼續經濟發展,”一位歐盟高級官員告訴Euractiv。歐盟最近出台的關鍵原材料法並不是爲了“與中國爲敵”,而只是“爲了實現供應來源多元化”。

歐盟怕特朗普上台

“中美競爭:歐洲應保持務實”,德國《商報》刊登前德國聯合國大使彼得·維蒂希的文章稱,從長遠來看,美國和中國之間的大國競爭將決定世界政治。 這種關系是合作還是對抗,也是歐洲的命運問題。美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將中國視爲長期的地緣政治競爭對手,遏制中國的目標是華盛頓的“共識”。

歐洲對大國的零和遊戲沒有任何興趣——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 爲了歐洲的利益,需要實用主義。彼得·維蒂希稱,當然,增強供應鏈的彈性也是必要的。經濟競爭和相互依存本身對于國際秩序的穩定來說並不是壞事。 此外,從氣候保護到核不擴散等全球問題仍然需要中國作爲合作夥伴。

2 阅读:429

青木在德國

簡介:《環球時報》駐德記者,分享讓人思考的國際大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