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二十個謎團

觀世傳真俠 2024-03-22 10:00:56

張洪興

秦始皇作爲千古一帝,具有很大的傳奇性。2245多年來,與他有關的話題爭議不斷。秦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結束于公元前206年。秦朝距今2023年的具體時間應是: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年共計222年,再加上從公元1年到公元2023年的2023年,共計2245年。秦始皇一統六國建立秦朝,秦始皇有很多謎團很多,主要有二十個。

1,秦始皇身世之謎。

秦始皇是誰的孩子?異人還是呂不韋。說法不一。趙姬原本已經嫁給了呂不韋。一次呂不韋請異人吃飯,異人看上了趙姬,呂忍痛放棄了趙姬,送給異人當媳婦,而趙姬當時已經懷孕,不久生下趙政。曆史上一直有爭論。

2,青銅劍之謎

秦朝弓弩。它射程遠,瞄准性能強,命中概率高。秦朝的青銅劍有很長的柄。後世發現這把劍仍然像新的一樣明亮,非常鋒利。秦始皇統一世界,北上攻打匈奴,南下攻打百越。1994年,秦始皇陵兵馬俑2號坑中出土了一批青銅劍,它們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時卻依舊光亮如新,鋒利無比,經過考古學家們查看,發現是因爲劍的表面居然有一層鉻鹽化合物!鉻鹽氧化處理方法直到上世紀才被現代人所掌握,那千年前的秦朝人是如何掌握這種先進技術的呢?

3,“焚書坑儒”之謎

關于“焚書坑儒”這件事,曆史事件發生在公元前213年-公元前212年。爲促進郡縣制的實施,使人們的思想得到統一,將外界流通的六國典籍焚毀,主要爲《詩》、《書》及其他諸子百家學說著作,但博士和其它官署家中是允許保留的,而各種技術類和工具類與思想無關的書則未被焚毀。“坑儒”這一事件來源于秦始皇求長生不老。爲尋得長生不老方子,秦始皇花費了大量精力,投入了大量錢財,各地的方士們都慕名而來,想要從中獲利。嬴政知道這件事後暴跳如雷,立即派遣官吏搜查,最終查到460多名所謂的方士,在將他們除掉戶籍後,全部坑殺。曆史學家在秦朝滅亡後卻沒有發現大規模的文獻殘片,在這個事件中究竟燒了哪些書?如何焚毀的?坑儒坑在哪裏目前仍是讓人疑惑的問題。

4,徐福東渡之謎

有一種說法,徐福是日本天皇始祖,因爲秦始皇曾經派徐福帶著三千童男女出海尋求長生不老之物,可是,徐福出海後並沒有找到秦始皇要的東西,他十分害怕秦始皇怪罪下來,就和他帶的童男女定居海外,從而衍生出了一個日本,當然,這個也是猜測,徐福這裏也是個謎。

5,外星人之謎

晉人王嘉《拾遺記》記載了,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日遊萬裏。宛渠人坐著像蝸牛一樣的舟而來,可以飛入天際,可以沉入海底,有一群自稱從宛渠國來的怪人,前來拜訪秦始皇。他們身高10丈(約23米),穿著鳥獸的羽毛做的衣服,乘著一座叫“淪波舟”的交通工具來到秦朝,這個淪波舟可以水陸兩用,日行千裏,非常神奇。這已經超出人類認知。脫離了那個時代特征,有人說這種宛渠人是外星人。

6,後宮之謎

後宮對皇帝來說非常重要。每一個皇帝都會記載他的後宮,秦始皇的後宮卻偏偏沒有被記載。但是司馬遷的《史記》中寫道,秦滅六國,六國王室皆在鹹陽,以充實秦王後宮。雖然並沒有具體的記載,但是秦始皇死後,他的後宮究竟是如何變化的,到現在我們都還沒有答案。雖然有專家猜測是陪葬,但是沒有具體證據就只能是猜測。

7,不立皇後之謎

秦始皇嬴政身上的另一個謎題就是他一生未立皇後,後宮制度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秦國立後和立太子是同等重要的事情,到了公元前4世紀已經形成了成熟的制度。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自稱爲皇帝,明確正妻爲皇後,母親爲皇太後,那麽嬴政13歲繼位,22歲親政,50歲去世,在位這麽多年爲什麽沒有立後呢?經推測有以下幾種說法。

8,秦始皇死亡之謎

秦始皇的死因是十分蹊跷的,史上記載秦始皇是第五次出巡病死在平原津的,死後趙高扶植胡亥上位。不僅處死蒙恬,甚至還處死扶蘇,然後二人將秦朝滅亡在自己手中,因這二人後來的表現,就足夠讓人懷疑,有的人認爲秦始皇是死于謀殺,但是懷疑是懷疑,卻沒有十足的證據,沒有證據我們也不知道秦始皇究竟死于何因。

9,秦皇陵墓葬寶之謎

人們都對秦皇陵有著諸多的好奇,秦皇陵是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才修煉成的,規模龐大,再加上從六國搜羅來的寶貝,有傳說說秦皇陵內江河湖海皆具,如同盛世人間。再加上秦始皇是一統六國的帝王,那麽陪葬物也自然是有很多的了,但到底藏有什麽寶物,多少寶物,我們並沒有任何依據,這些也僅僅是猜測。

10,死後的繼位之謎

秦皇死的時候,身邊只有胡亥,長子扶蘇遠在邊疆,但是《史記》中給出的說法是秦始皇希望胡亥繼位,但是胡亥卻是殺死兄長和大將軍才宣布成爲秦二世的,這個說法似乎有些牽強,所以說,秦始皇心中理想的繼承人到底是誰,爲何最後卻演變成這樣一個局面,至今也是一個謎團。

11,熒惑守心之謎

熒惑守心,在古代預示著帝王駕崩,是大凶之兆。秦始皇三十六年,一顆隕石降落在東郡。據史料記載,是有人故意在這塊隕石上寫下“始皇帝死而地分”。結果,附近的居民沒有一個人承認,秦始皇很生氣,把他們都殺了。

12,玉璧詛咒之謎

有一種說法,秦始皇的使者。在夜路上遇到一個拿著玉的人。那人把玉璧交給了使者。在他離開之前,他說:“祖龍今年死”。秦始皇聽了非常驚訝,因爲那塊玉是他多年前丟失的。不久始皇帝死于平原津。

13,木簡之謎

在秦漢時期的竹簡中,大量記錄了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內容,爲今人研究秦漢社會提供了重要資料。但是,也有很多重要的資料沒有被發現,其中就包括了秦朝時期的木簡。據傳,秦朝時期曾經廣泛使用木簡,但至今沒有保留下來。這些木簡所記錄的曆史和文化遺産也成爲了一段無法還原的曆史。

14,自動發射器之謎

秦始皇在防止盜墓方面也苦費心機。《史記》記載:秦陵地宮“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進者辄射之。”指的是這裏安裝著一套自動發射的暗弩。如果記載屬實的話乃是中國古代最早的自動防盜器。秦代曾生産過連發三箭的弓弩。但是安放在地宮的暗弩當是一套自動發射的弓弩。當外界物體碰到弓便會自動發射。2200多年前的秦代何以生産如此高超的自動發射器也是一大謎。

15,網狀墓之謎

在秦朝的西安附近,有一種神秘的“網狀墓群”。這種古代墓群由許多小型墓穴組成,呈現出類似蜘蛛網的形狀。盡管有一些考古發現,但至今仍沒有證據證明這個墓群的用途和建造時間。團而倍受關注。

16,地宮深度之謎

據最新考古勘探資料表明:秦陵地宮東西實際長260米,南北實際長160米,總面積41,600平方米。秦陵地宮是秦漢時期規模最大的地宮,其規模相當于5個國際足球場。通過考古鑽探進一步證實,幽深而宏大的地宮爲豎穴式。

司馬遷說“穿三泉”,《漢舊儀》則言“已深已極”。說明深度挖至不能再挖的地步,至深至極的地宮究竟有多深呢?

根據最新鑽探資料,秦陵地宮並沒有人們想像的那麽深。實際深度應與芷陽一號秦公陵園墓室深度接近。地宮坑口至底部實際深度約爲26米,至秦代地表最深約爲37米。這是依據目前勘探結果推算的。否如此尚有賴于考古勘探進一步驗證。

17,“上具天文”之謎

著名考古學家夏鼐先生曾推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應當是在墓室頂繪畫或線刻日、月、星象圖,可能仍保存在今日臨潼始皇陵中。”近年來,西安交大漢墓發現了類似于“天文”“地理”的壁畫。上部是象征天空的日、月、星象,下部則是代表山川的壁畫。由 此推斷,秦陵地宮上部可能繪有更爲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圖,下部則是以水銀代表的山川地理。在這座有著象征天、地的地下“王國”裏,難道秦始皇的靈魂照樣可以“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統治著這裏的一切?

18,地宮埋“水銀”之謎

始皇陵以水銀爲江河大海的記載見于《史記》,《漢書》中也有類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沒有水銀始終是一個謎。

現代科技的發展爲驗證秦陵地宮埋水銀這一千古懸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題條件。地質學專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後兩次來始皇陵采樣。經過反複測試,發現始皇陵封土土壤樣品中果然出現“汞異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樣品幾乎沒有汞含量。科學家由此得出初步結論:《史記》中關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記載是可靠的。現代科技終于解開了地宮埋“水銀”的千古謎案。

至于地宮爲何要埋入大量水銀?北魏學者郦道元的解釋是“以水銀爲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銀爲四渎、百川、五嶽九州,具地理之勢。”原來是以水銀象征山川地理,與“上具天文”相對應。真是這樣嗎?

19,銅棺還是木椁之謎

秦始皇使用什麽樣的棺椁?《史記》、《漢書》均未明確記載。司馬遷只留下一句“下銅而致椁”的含糊記錄。于是有學者據此得出秦始皇使用的是銅棺。但從文獻記載而言,秦始皇未必使用的是銅棺。《史記》、《漢書》明文記載:“冶銅锢其內,漆塗其外。”“披 以珠玉,飾以翡翠”,“棺椁之麗,不可勝原。”這裏“漆塗其外”、“飾以翡翠”的棺椁恐怕只能是木質的了。如果是銅棺或石棺肯定用不著土漆塗其外,而只有木棺才可能使用土漆。到底是銅棺還是木棺?

20,地宮空間之謎

陵墓主持者之一李斯則說:“鑿之不入,燒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無狀。”

李斯這段話如果記載無誤,那地宮明顯有個外殼。按理這段話不會有假。因爲李斯曾以左丞相身份親自主持過陵墓工程,對地宮的構造了如指掌。加之這段話是當面向聖上彙報的,應該說不會有摻假嫌疑。如果按李斯所言可以推斷秦陵當是一座密封的、真空的大地堡式 地宮。不然,怎麽會“叩之空空”?又怎麽會“燒之不燃”?,按文獻記載推理地宮是空的,且有較大的空間,但由于考古勘探尚未深入到地宮的主要部位,所以地宮內部究竟是虛是實目前還是個謎。

總之,2245多年來,秦始皇生前及後世之謎還有一些沒有收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謎團會解開,疑團會不斷減少,也許會有新的謎團出現。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