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造境下的情緒之詩,跌宕連連,評鄧萬發詩歌《失眠》

格命草 2024-04-12 20:18:02

格命草詩評

原文

失眠

文/鄧萬發

落夜,台風的前腳

帶了一腿的海水

踏進城裏。雨很大一直不停

深夜二點。心

隨台風亂竄,串起了落花

串起了沙灘遺失的貝殼

心事被一陣風串起

台風不停地趕路,不知

她要去哪裏?我開始慌了

生怕掉進黑暗的深洞。明天

那些遮陰的路樹,會吹倒嗎

約好黎明的曙光,會來嗎

越想越焦慮。蚯蚓爬到了床上

風聲雨滴聲,還有樹葉沙沙聲

耳朵暗鳴不斷。夜

還在繼續,台風還在繼續

2021年10月

賞析

世人都懼怕惡劣的自然天氣,台風對于沿海城市來說,簡直是災難,而這種災難幾乎是一年一度的,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再來讀這首詩,完全可以理解詩人的焦慮。深夜兩點還無心睡眠,對于敏感的詩人來說,大腦必定處于無序幻想狀態。通過眼前意象和幻想意象的聯合描寫,事情的發展仿佛非常確定一樣,畢竟這有過往的經驗可參考。而詩人還是滿懷疑慮,在複雜的情緒影響之下,整個人陷入了混沌狀。詩歌的節奏隨著詩人心境的變化,一路走高。而詩人恐怕一夜未眠。

第一節,描寫台風雨的情境。詩人寫得還是比較從容的,因爲那時剛入夜,注意力還沒完全放到台風上來,只是一筆帶過雨大不停。這節比較有意味的描寫就是“落夜”“台風的前腳”“一腿的海水踏進城裏”,在用字用詞上很考究,擬人的手法,將台風雨寫得還有幾分浪漫感。

再看第二節,詩歌的節奏完全不同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來到深刻兩點,此時,詩人還無心入睡,心已被台風牽制了。思緒估計也是一團亂麻,詩人一會兒想起落花,一會兒關心起沙灘上的貝殼,變得心神不靈。心理軌迹的描寫,節奏變化之快,從側面反映了此時的台風更強勁了,詩人的心也更亂了。

第三節,此時的詩人已經完全不在乎睡眠了,而關心起台風的走向,路邊的綠化樹,黎明的曙光。由此,可看出,詩人像進入到虛空狀態,一種心憂天下之感格外強烈。也許只有詩人才會有這樣的思考,這是與衆不同的思維,帶有利他性。而這多重的疑問,使得詩人在思維的黑洞旋轉,更難平複心情,反而越來越糟。

第四節,情緒的高潮更進一步。從疑慮到焦慮,心態惡劣到頂點了。接著通過聽覺描寫,渲染焦急的氛圍,那種躁動不安的感覺也傳染給了讀者。“蚯蚓爬到了床上”,這對沒經曆過的人來說絕對是件稀奇事,這一自然意象的抓拍,恐怕鳥獸蟲魚都在今夜失眠了。風聲雨聲,樹沙沙聲,不絕于耳,仿佛台風成了口技演員。這一書寫摻雜的情緒是多元的,讀者作爲第二創作者,盡量將自己放到那種情境之中感受詩意。最後一句“夜還在繼續,台風還在繼續”,失眠同樣在繼續。詩人焦慮的心到達高潮,結尾也給讀者留下不確定的想象空間。台風具體會造成怎樣的破壞,還得天亮確定。

這首詩,在情緒上是遞進的,詩歌的節奏也越來越強,視聽幻感覺的加入,豐富了詩歌的內容,也創造了一幕幕詩境。對于未曾體驗過台風過境的讀者來說,這首詩可以作爲一個經驗的參考。詩歌開頭和結尾完全不同的描寫,可以確定詩人內心發生了巨大變化。最後用失眠來結束全詩,給讀者制造二次創作的機會,顯得詩藝成熟且老道,值得參考學習。

抛磚引玉,就詩論詩,以寫代學,至此,就結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歡迎評論區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薦的詩歌,歡迎留言告訴我,一同欣賞,共同進步。我是詩者格命草,歡迎關注,下期詩評見!

作者:鄧萬發,從軍15年,少校軍銜,曾在中山市政府部門工作,後創辦企業經商。熱愛詩歌。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