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劄記:茅台上2600欲走還是留、煮酒論英雄、股權資産的複利奇迹

閑來一坐 2024-03-01 17:33:21

【當茅台上2600元,欲走還是留】近日(2月21日),一位叫“中國孟ZGM”的投資朋友在雪球上發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他以我女兒賬戶爲例,分析了2021年2月26日茅台股價2600元時,我爲什麽沒有抛掉等低位再接回來,反而是如石佛一般呆呆持有。表面來看,從2600元下跌至1600元,每股下跌1000元,我女兒賬戶計持有1150股,少賺115萬。從後視鏡來看,似乎是“虧”了,遠不如當時高點抛掉,然後再等低位接回來賺得更多。

關于這個問題,我在2021年2月18日,是寫過一篇《閑來劄記:機會成本的選擇》的,並且說明了爲什麽當時茅台高估了,自己仍然會堅持不賣出的原因和幾點思考。這位作者同時也分析了我的投資理念,以及沒有賣出的原因,也基本契合我意。他的這篇文章倒促發了我重新思考,即從後視鏡看,再拷問一下自己當時決策,自己又會作什麽樣的感想呢?

1、我的投資體系決定了,我仍然不會賣出。我將價值投資“簡單粗暴”地分爲兩類:一類是“純粹”的價值投資,即是自己真心實意,而不是虛情假意地當股東,即真正是將所持企業當成自己個人家生意的,對這種極少數品種,自己在買入之時,就會將腦袋中的“賣”字刪去,所謂當好股收藏家是也。另一類是“不純粹”的價值投資,即對有些品種當估值瘋狂得令自己無法忍受之時,自己會作適當減持或賣出或進行換股操作的。而茅台無疑是前者。

2、從技術層面考慮,如果對于茅台這樣的稀有品種總是想著賣出,我可能不會等到2600元之時賣出,可能會在1500元、1800元,或2000元之時就賣出了,自己怎麽可能保證自己就在2600元高點賣出呢?實話說,自己是沒有這個本事的。

3、再從技術層面考慮,今天從後視鏡看,茅台在2600元高點下跌了,但若當時上漲至2800元、3000元時,自己又會産生什麽樣的焦慮心態呢?有時,我們不能低估了市場先生的瘋狂!

退一步講,它當時達到2600多元的高點果真是如後來的走勢這樣下跌了,但是自己又會等到它下跌至哪個區間再買入呢?

畢竟自己再買入的投資體系決定了自己必須講究足夠的安全邊際,而不是僅僅從中做個差價,如果有這種小心思在作祟,自己終有一天會落入“高抛低吸”的技術派投資的。就是說,自己大凡買入,或者賣出,均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作支撐的,並且自己會讓這套理論體系“管住”自己的。——注意,投資有時是讓我們的投資體系“管住”自己,而不是讓自己這個人“管住”自己。這一點,我想在市場待久的人是會明白其中的意思的。

4、從後來的事實來看,我知道確實有一些乖巧的投資者在當時的相對高點賣出了,但是後來買入了別的標的,結果在“三年地獄模 式”的我大A股虧得更慘。因爲雖然茅台近幾年一直處于調整之中,並且于2022年10月份接近腰斬(後來在很短的時間內又回升了上去),但是其它所謂的中國核心資産下跌更慘,茅台反而成爲了“避風港”式的少數品種。毫無疑問,近幾年重倉持有茅台這樣的品種,在淒風苦雨的我大A股,還是感覺比較幸福的。

投資有時拿著很多錢什麽也不做,實際上是最難的,因爲我們大腦中的多巴胺總會“激勵”我們去做點什麽,因爲貪婪的多巴胺總是“要更多”。換句話說,投資有時不要挑戰自己的人性!

5、茅台近幾年還是有分紅的,特別是有兩次特別分紅,一者,自己利用分紅多收集了點股份;二者,實際上,自己利用它的股價低迷又進行了幾次漂亮的再揮杆(包括用格力換茅台)。從實際效果上看,自己是多賺了些股份的。總體而言,自己感覺自己是更“賺”了!——這一點是指的我主賬戶,而女兒賬戶是利用茅台的分紅再投資,多收集了格力電器等股權(本公衆號有公開分享)。

據人類進化學家和神經學家研究,我們人類的大腦是由多種模塊組成的,而各種模塊之間常常是狗咬狗般地爭鬥,而最終我們采取什麽樣的行動,完全是憑著勝出的模塊決定著的,而主導這個模塊的就是各種感覺,包括恐懼、貪婪、喜歡、厭惡、焦慮、憂愁、悲觀、樂觀、妒忌、羨慕等等。即我們平時采取什麽樣的行動常常並不是什麽理性,而完全是憑感覺行事,而表現在投資上,投資原來就是這種“心理活”。

然而這種“心理活”有時是靠不住的。怎麽辦?這就是要形成自己的一套投資體系或者叫投資戰略,並且要讓這個投資體系或投資戰略“管住”自己。當然,投資這東西永遠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自己采取什麽樣的投資體系或投資戰略,那完全是由自己所決定著的,所以,有時我們也沒有必要非爭個對與錯,或者高與低。

投資什麽叫最好?應該說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而我自認爲,我的投資體系或投資戰略是最適合自己的。

【煮酒論英雄】近日,雲酒頭條發布一篇權圖醬酒工作室《2023-2024中國醬酒産業發展報告》,該報告不僅有大量詳實的産業數據,更有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其中有些數據和分析,我認爲很參考價值,不妨抄錄于此:

1、未來十年,醬酒大概率占據白酒50%以上市場份額

無論是從供給端,還是從需求端來看,都還未達到産業飽和及市場飽和,當前醬酒産業仍處于品類整體增長和品牌強分化共存的發展階段。醬酒産業仍然處于中場,其産業成熟度和濃香白酒産業相比仍有十年以上的差距。醬酒産業目前仍存在集中度差、品牌分化快、市場秩序混亂等諸多問題。

未來十年我國醬酒産業規模可以翻一番,占據白酒50%以上市場份額是大概率事件(目前醬酒的整體消費滲透率已經超過30%)。《報告》堅定地認爲,醬酒産業仍是我國白酒産業的戰略級機會,未來20年仍具備很好的成長性。

2、頭部企業的醬酒産能不會過剩

2023-2024這一生産年度,醬酒實際産能已突破75萬千升。其中,優級醬酒(坤沙級)達到45萬千升左右。按目前行業擴産的進度來看,2030年前,醬酒産能可能會達到100萬千升。其中,優級醬酒(坤沙級)可能會達到60萬千升。

一是大赤水河産區的優級醬酒(坤沙級)和年份優級醬酒不會過剩,中低端醬酒和赤水河産區以外的醬酒會過剩;二是頭部企業的醬酒産能不會過剩,非頭部醬酒企業和非品牌性醬酒企業産能會過剩。

3、2025年茅台股份公司利潤將突破千億

茅台是醬酒産業的加速機和穩定器,茅台對醬酒産業的示範和引領作用巨大。

從2023年來看,系列酒的産量已開始提速,2023年達4.29萬噸,2024年有望突破5萬噸,並有望在2028年前達到8萬噸。

2023年茅台酒的産能5.72萬噸,2024年將基本維持這一水平。但2025年太平村1.98萬噸的第一期基建有望達成投産,並在未來三年完成全部投産。2028年茅台酒實際産能有望問鼎8萬噸(茅台酒的實際産能一般均較高于設計産能)。

茅台股份公司未來仍將量價齊升,仍然處于中高速的高質量發展快車道上。判斷2025年,茅台股份公司利潤將突破千億;2030年,茅台股份公司利潤將突破1500億。

未來十年,茅台股份公司維持兩位數的營收和利潤年化增長仍是大概率事件。

點評:

1、該報告對醬酒行業發展趨勢的判斷是否正確,如實說已經超出本人的能力圈,但總體而言,我認爲醬酒的滲透率提升是大概率事件。

2、茅台的産能擴張已經是明牌,至2028年達到兩個8萬噸是有可能的。2025年茅台淨利潤突破千億、2030年突破1500億元也當是大概率事件。甚至在更遠的未來,我認爲年淨利潤1500億元也不是茅台股份公司發展的天花板。

可以算一筆賬,根據公司業績預告,2023年淨利潤735億元,至2030年1500億元,7年時間複合增長10.73%。這個增長率我認爲是極有可能實現,或者是有可能超預期實現的。

【股權資産的複利奇迹】2月27日的環球市場播報報導,美國一位名叫露絲·戈特斯曼(Ruth Gottesman)的96歲老人宣布捐贈價值10億美元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份,給紐約市最貧窮的布朗克斯區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爲這所醫學院永久免除學費。

這筆資産是她的亡夫大衛·桑迪·戈特斯曼在2022年去世時留給她的一筆意外遺産。

露絲·戈特斯曼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兒科臨床名譽教授,她于1968年在該學院開始了她的職業生涯。2007年至2014年,她曾擔任校董會主席。

大衛在2022年去世時,他留下的財富之多甚至讓他的妻子都感到驚訝。露絲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我留下了一整套伯克希爾哈撒韋股票的投資組合,”並告訴她“做你認爲正確的事情。”

據介紹,戈特斯曼的丈夫大衛在60年代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當時他是沃倫·巴菲特的朋友,這使他成爲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最早的投資者之一。

在人們感佩這位老人的善舉之時,我覺得也應該感佩巴菲特伯克希爾這個“宇宙第一股”的複利魅力。

我在上篇劄記中已經說過了,1964年,伯克希爾的股價爲16美元,60年的時間上漲至617011美元,上漲38563.19倍,年複合收益率19.24%。這裏我們可以推算一下,這位老人今天的10億美元,如果是在上世紀60年代投資的話,當時的本金也不過是3-4萬美元。

是的,僅僅是19.24%的年複合增長就給它的長期股東帶來了如此豐厚的回報。——當然這個複利時間是60年,而且這個複利增長已經是世界頂級投資大師的複利水平了。

爲什麽我以前說話作文多次說過,個人家庭不斷地將現金資産轉換爲優質股權資産是一次革命,一次徹底的革命呢?

就是因爲中外股市的發展史已經充分證明,優質的股權資産才是個人家庭最值得配置的金融資産,同時,這也是我們普通人實現人生財富“逆襲”的一個有效通道,這其間的魅力就是來自于時間的複利。

不要說,我們能夠在幾十年的時間裏保持如此高的複利水平,就是保持10-12%的複利增長,幾十年下來,那也將是一個“可怕”的奇迹!

當然,如果自己這一輩子投資的時間不夠長,我們也完全可以將優質股權資産實現代際傳承。

美國投資家查爾斯•埃利斯在《贏得輸家的遊戲》一書中提出過一個很令人震憾的觀點:你的投資框架要遠長于你的壽命框架,例如,如果你現在40歲,那麽現實的投資框架或許不該是45年後,而該更接近你的後代可能活到的80年後,尤其是那些你打算要留給他的資金。投資至少要考慮兩代人的時間維度。

是的,我們個人投資應該考慮這麽長的時間維度,因爲我記得有位投資大師說過這樣的話:

“大部分人終其一生,可能會發現只有極少數優秀或偉大的生意才值得你長期擁有,甚至終身擁有,如果你一旦找到了,就要不懼風浪,不畏顛箥,執著地抱牢它們,進而爲自己或者代際的財富傳承奠定基礎。”

而在我目前的能力圈和認知範圍內,茅台就是這種少數偉大的生意之一(,片片,即片仔癀勉強也算之一),這也是我本人一直將茅台作爲非賣品、收藏品的原因所在。

0 阅读:0

閑來一坐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