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山:康熙後裔胤禵玄孫,讓中國痛失100萬國土,晚清頭號賣國賊

小島知風 2024-04-15 11:14:06

清聖祖康熙皇帝算是很有作爲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平三藩、收台灣、在東北地區抵禦沙俄入侵、三次親征蒙古准噶爾部,可以說爲中國版圖完整做出了很大貢獻。

胤禵是康熙第十四子,康熙晚年時期,蒙古准噶爾部死灰複燃,勾結沙俄入侵西藏並攻占了拉薩。康熙由于年邁,于是胤禵臨危受命,被康熙任命爲撫遠大將軍,率領十萬八旗軍到西藏去進行驅准保藏,後來胤禵順利保衛了西藏。

可以說康熙和胤禵父子二人在保衛中國領土完整,粉碎沙俄企圖侵占中國東北地區和西藏地區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但是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康熙的六世孫、胤禵的玄孫奕山居然是晚清曆史上出賣國土最多的人,甚至比慈禧太後賣國賣的還厲害,堪稱晚清頭號賣國賊。

沒落皇族靠著保衛新疆獲得重用

奕山出生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他是胤禵長子弘春一脈的後人。雖然奕山屬于是康熙的六世孫,按理說與清朝皇帝一脈關系比較親近,由于他的曾祖父弘春在雍正皇帝時期,雍正收拾與自己爭位的弟弟胤禵時,弘春爲了自保主動檢舉揭發父親胤禵,因此曾被雍正冊封爲郡王爵位。

但是到了乾隆皇帝時期,乾隆爲胤禵平反,並將其赦免釋放,因此乾隆十分鄙夷出賣父親的弘春,痛斥他爲賣父求榮的不孝子,將他削除爵位圈禁起來。從此弘春一脈的後人都沒有獲得封爵,所以奕山出生的時候家族屬于是沒落皇族,不是很受皇帝一脈的待見。

奕山的家族從來都沒有封爵,他的祖輩和父輩大多都只是被封爲三等侍衛混口飯吃,奕山長大之後也不例外,一直到他31歲時,他的父親綿備去世,他才接替父親被封爲三等侍衛。

清朝的侍衛分爲一二三等侍衛和藍翎侍衛四個級別,三等侍衛屬于是僅比藍翎侍衛高一級的侍衛,本來三等侍衛想晉升其實比較難,要知道奕山的父輩大多都是三等侍衛幹一輩子完事,所以奕山如果只是三等侍衛,他這一輩子可能都沒有賣國的機會,他也不會成爲晚清頭號賣國賊了。

可是道光皇帝時期的新疆張格爾叛亂給了奕山晉升的機會,道光繼位之初,新疆回部首領張格爾在英國人的支持下,發動了分裂新疆的叛亂。

道光皇帝當即下令清軍對張格爾叛亂進行鎮壓,奕山就是以侍衛身份參加了平定張格爾叛亂,由于奕山在平叛中表現出色,獲得了道光的器重,被道光認爲是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

在平定張格爾叛亂之後,奕山就被晉升爲一等侍衛,很快沒多久,道光認爲奕山頗有其祖先胤禵之風,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把他留在宮廷當侍衛有點大材小用了,于是道光就派他去跟著伊犁將軍玉麟熟悉邊務。

熟悉了邊務之後,很快奕山就被道光晉升爲伊犁參贊大臣,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時,奕山被晉升爲伊犁將軍,這意味著他從一個不受待見的沒落皇族邁入了封疆大吏行列。

第一次鴉片戰爭畏懼英國人如虎,大肆出賣國家利益,拱手讓出廣州城

其實奕山被晉升並不是他的軍事能力有多強,他只是在當時皇室宗親中有一定的軍事才能和統軍經驗。畢竟當時的皇室宗親大多安于享樂,很少有願意去前線曆練,而奕山則是由于家族不受待見,才選擇去前線曆練,對軍務和邊務有一定的了解。

而道光這個人猜忌心比較重不太信任外臣,比較願意信任和啓用皇親國戚,所以奕山就屬于是矮子裏面拔大個被道光重用起來。後來奕山被調回京城進一步高升,晉升成了領侍衛內大臣。

道光二十年(1840年)時,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最初道光皇帝還認爲英國區區歐洲蠻夷很好對付,因此極力支持主戰派林則徐虎門銷煙並抵抗英軍入侵。

但是到了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時,清軍頹勢已現,英軍處處進逼,因此道光就害怕了,道光先是將林則徐罷免,改派主和派的大學士琦善爲欽差大臣到廣州處理與英國人的事務,結果琦善對英國人過于軟弱妥協,致使抗英愛國名將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力戰而亡壯烈殉國,還擅自割讓香港島,引起了全國上下的憤慨。

于是道光罷免琦善,改派奕山爲欽差大臣、靖逆將軍,率領一萬七千余士兵到廣州抵禦英國軍隊,臨行前奕山還對道光誇下海口,一定要殺得英夷“片帆不返”。

而奕山在到了廣東之後,不顧廣東軍民強烈要求爲提督關天培報仇,與英軍血戰到底的請求,奕山反而向道光稱“粵民皆漢奸,粵兵皆賊黨”,認爲廣東“患不在外而在內”。

因此奕山對廣東軍民十分不信任,防範廣東軍民甚于防範英國軍隊,還提出了“防民甚于防寇”的方針,而且奕山還拒絕了林則徐提出的發動廣東愛國軍民抵禦英軍的戰守策略。

到了廣州之後,奕山又聽信了部屬所進言“不戰則軍饷無由報銷,功賞無由保奏”的話,癡心妄想的去夜襲英國海軍基地,結果不僅夜襲沒有成功,反而被英國軍隊追著打。

英國軍隊趁勢反撲,攻占了廣州城外所有軍事據點,奕山被英軍圍困在廣州城內。隨即英國海軍上將義律下令炮轟廣州城,奕山被英國軍隊犀利的火炮嚇得不知所措,最終他派人在廣州城上挂起白旗向英軍投降。

在義律的槍炮威逼之下,奕山被嚇得魂飛魄散,他爲了求和,與義律簽訂了《廣州和約》,在這個和約中規定清朝向英國賠款600萬兩白銀當作贖取廣州城的費用,否則英軍就全面攻占廣州,清朝還要全面賠償英國的一切損失,清軍要徹底退出廣州城。

這個條約無異于把廣州城拱手送給英國人,但是奕山爲了求和能讓自己撤出廣州城,他直接毫不猶豫的全盤接受了英國人的要求。爲了能讓道光同意簽訂《廣州和約》,他還欺騙道光,把自己被英國軍隊打的慘敗說成了大勝,說是自己迫使英國乞和通商,而600萬兩白銀是之前的商業欠款。

道光在不知真相的情況下,真以爲奕山大勝英國軍隊,揚了大清國威,而600萬兩欠款也不多,因此道光就批准了奕山與英國人簽訂了《廣州和約》。

隨著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朝全面戰敗,清朝被迫和英國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喪權辱國條約《南京條約》,再加之閩浙總督顔伯焘向道光揭發了奕山欺瞞朝廷,謊報戰績的事情。

由此道光才終于知道奕山不過是個說大話的懦夫,道光大怒,當即下旨將奕山革職,鎖拿京城嚴審,就這樣奕山好日子到頭了。到了京城之後,道光給奕山判了一個斬監候的懲罰,命人將他關押在宗人府的監獄中。

不過很快新疆又爆發了“七和卓之亂”,道光認爲奕山先前平定張格爾叛亂,對于處理新疆事務有一定的經驗,于是奕山僅被關押一年之後就被道光特赦出來,道光重新啓用他爲署理伊犁將軍之職,率軍馳援新疆。

別看奕山對陣英國軍隊慫的不行,對外戰鬥弱的不行,但他可是標准的外戰外行,內戰內行,他僅率領不到五千清軍就擊潰了叛軍的兩萬主力部隊,由此平定了“七和卓之亂”。

平定“七和卓之亂”後,道光對奕山的表現還是非常滿意,認爲他還是可用之才,于是加封給他皇室宗親的二等鎮國將軍爵位,並正式重新任命他爲伊犁將軍。

就這樣把廣州拱手讓給英軍的奕山重新官複原職,還獲得了一個皇室爵位。

被沙俄放炮嚇一嚇就毫不猶豫的把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拱手送人

奕山第二次出任伊犁將軍時,正是沙俄崛起之時,沙俄爲了打開中國西北大門,一再制造邊境摩擦,逼迫清政府開放伊犁、塔爾巴哈台、喀什噶爾三處爲通商口岸,當時奕山被英國人打怕了,他害怕沙俄的火器犀利,于是他對沙俄一味妥協。

正好當時道光去世,其子鹹豐皇帝繼位,鹹豐不了解伊犁事務,在奕山的忽悠下,鹹豐同意奕山與沙俄簽訂《中俄伊犁塔爾巴哈台通商章程》,在這個章程中規定清朝劃出區域允許沙俄在伊犁等三處地方自建房屋,開放市場通商。

這個章程完全是等于平白無故把伊犁等三處地方劃出土地割讓給俄羅斯人,是標准的不平等且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是在奕山的忽悠下,鹹豐居然還覺得很合理,認爲奕山很能幹,沒有挑起邊境摩擦,不給沙俄入侵新疆制造借口。

于是鹹豐五年(1855年)時,鹹豐又調任奕山爲黑龍江將軍,這也給奕山可以更大規模賣國奠定了基礎。

鹹豐六年(1856年)時,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當時的清朝不僅要面對英法聯軍的入侵,還要應對南方的太平天國起義軍,可以說當時的局勢是內憂外困,把鹹豐皇帝整的是焦頭爛額。

而沙俄垂涎中國東北地區已久,這時候則是看准時機,准備趁虛而入。鹹豐八年(1858年)時,俄羅斯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授意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全權負責入侵中國東北地區事務。

穆拉維約夫打著“助華防英”的名義,單方面撕毀沙俄攝政女王索菲亞公主與康熙簽訂的《中俄尼布楚條約》,在黑龍江左岸遍設哨所,公開占據黑龍江沿岸地區。

奕山在新疆就被沙俄嚇怕了,此時到了黑龍江更不敢與沙俄爭執,因此他一味妥協退讓,任由沙俄遍設哨所和軍事據點。後來奕山受到禦史彈劾,被告到鹹豐那裏,鹹豐才生氣的讓他跟沙俄交涉,要求沙俄遵守《中俄尼布楚條約》拆除哨所和軍事據點。

就這樣奕山才敢跟沙俄談判,還根據《中俄尼布楚條約》爭論了一番,但是穆拉維約夫一看之前懦弱膽小的奕山居然敢跟自己爭論,于是立刻換了一副強硬面孔,穆拉維約夫要求清朝必須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裏國土,同時烏蘇裏江以東40多萬平方公裏面積爲中俄共管區域,沙俄在黑龍江和烏蘇裏江享有航行權。

如此大面積各地的要求奕山當然不敢同意了,于是他拒絕了穆拉維約夫的提議。而穆拉維約夫則立刻命令軍隊不停炮轟黑龍江沿岸區域,這是以武力威脅奕山妥協。

奕山早被英國軍隊打怕了,在新疆也被沙俄的軍隊嚇到了,因此在沒有派軍隊直接與沙俄交戰的情況下,只被穆拉維約夫放了幾炮就嚇破膽了,奕山趕緊同意了穆拉維約夫的要求。

但是如此大面積割地報請鹹豐肯定不會同意,因此奕山在沒有獲得鹹豐同意的情況之下,以黑龍江將軍名義與穆拉維約夫簽訂了《中俄瑷珲條約》。雖然條約中奕山割讓了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但要知道還有40多萬中俄共管區域,這也使得兩年後沙俄正式吞並該地區,所以實際上奕山割讓了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

奕山擅自與沙俄簽訂《瑷珲條約》的事最終還是被鹹豐所得知,鹹豐聽聞奕山割讓了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當場被氣到吐血,他也終于徹底認清了奕山就是一個懦弱的大慫包,從此不敢再重用他了。

于是鹹豐罷免了奕山一切職務,只保留鎮國將軍封爵把他召回京城,同時鹹豐對外宣布不承認《瑷珲條約》,但是隨著清朝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被英法聯軍擊敗,沙俄更加趁機逼迫勒索清朝,最終清朝只能被迫承認了《瑷珲條約》。

而奕山由于是皇室宗親在如此割地賠款和喪權辱國之後也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只不過不再受到重用,此後他保留鎮國將軍爵位,一直活到光緒四年(1878年)才以89歲高齡去世,真可謂是禍害活千年。

寫在最後

縱觀奕山這一生可謂是不是在賣國就是在賣國的路上,他在沒與沙俄正面交手的情況下,直接就把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國土拱手相讓,都把對手整得難以置信。當時穆拉維約夫在簽訂完《瑷珲條約》後都簡直不敢相信如此輕松就能讓奕山簽字,穆拉維約夫在簽約後高興地稱奕山爲“我的摯友”。

而無産階級領袖恩格斯在聽說沙俄不費吹灰之力就從中國獲得了如此之多的國土面積後,都稱“難以想象沙俄居然不費吹灰之力就從中國獲得了德國和法國兩個國家總面積的土地”。

當初康熙積極抵禦沙俄入侵,他絕對不會想到他費盡心力打敗沙俄守護的國土,卻在他六世孫奕山這裏連一仗都沒打就輕松地拱手送給了沙俄。

而胤禵當初驅准保藏,也爲維護中國版圖完整做出過很大的貢獻。康熙和胤禵父子都算是一代英傑,不知道他們父子倆要是知道奕山這個孫子連仗都不敢打,就拱手把國土送人,會不會從棺材裏跳出來打他。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劍橋中國晚清史》

文/小島知風

歡迎四海八方的朋友關注和點評!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