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時評:“別只盯著考研考編”,只靠高校呼籲有用嗎?

揚眼 2024-04-01 08:40:57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人數節節攀升。教育部數據顯示,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同比增加21萬。一邊是日益增長的研考、公考競爭壓力,一邊是政府、學校呼籲促進畢業生就業,浙江理工大學、安徽師範大學、福建師範大學等相關單位都呼籲畢業生不要只盯著考研考公考編。(3月25日央廣網)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高校畢業生就業更是關系到上千萬個家庭。“只盯著考研考公考編”已非一校一地的個案,有畢業生考研首戰失利之後,接著“二戰”乃至“三戰”,還有畢業生將考公考編當成唯一出路,一個地方考試結束接著到另外一個地方考試直至“上岸”,甚至出現了“半年巡考26個崗位”的現象。

考研考公的競爭自然越來越激烈,2024年全國全年公務員招考總人數(國考+省考)預計在24萬人左右,全年全國公開招聘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預計在120萬人左右,全國專升本招生人數在100萬人,全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約爲130萬人,意味著升學考公考編能夠成功上岸的可能只有370多萬人。應屆大學畢業生成功“上岸”,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物力和財力用于複習備考,甚至參加收費昂貴的筆試、面試培訓班,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常找工作。

但是,讓大學生不要只盯著考研考公,而是積極就業,僅僅靠高校呼籲恐怕難以産生太大的實際作用。因爲大學畢業生只盯著考研考公未必不是針對不確定性的“理性選擇”。

從目前的職場環境來說,考公考編“上岸”後工作穩定,而廣大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民營企業則不夠“穩”,即便是“大廠”也可能被裁員,“996”“007”是工作常態。兩者之間形成鮮明對比。在這樣的職場環境下,年輕人怎能不想著考公考編?

另外,當下“學曆崇拜”“名校崇拜”越來越嚴重,動辄只要“985”“211”院校畢業生。加上研究生擴招,很多行業、企業的學曆准入門檻越來越高。部分經濟發達城市招聘小學教師,最低學曆要求是碩士研究生,三甲大醫院招聘醫生,最低學曆要求則是博士研究生。這樣的就業環境,逼得大學畢業生不得不繼續求學,提高個人學曆和畢業院校檔次。

因此,要讓大學畢業生不再只盯著考研考公,除了高校呼籲和引導外,更需要政府、社會和企業共同努力,爲大學畢業生創造更良好、公平的就業環境。這既需要增強民營企業在就業市場上的吸引力,也需要打破求職市場的學曆歧視、院校歧視,讓更多的非名校大學畢業生憑借個人的真才實學,可以順利找到一份合適、心儀的工作。 文/張立美

校對 王菲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