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航:王者歸來!

航民航 2024-04-14 21:46:39

1998年7月6日淩晨,香港結束了啓德機場運行73年的曆史,在赤鱲角機場迎來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此後,香港機場一路前行,成爲全球最大的貨運機場,排名第八的客運機場,排名第三的國際客運機場。

一直以來,由于背靠內地廣大的腹地市場,香港作爲亞太的金融中心、貿易中心的地位是無可替代的。 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因爲緊靠大陸,實際上很大程度上發揮了一個中轉貿易港的作用。 在過去,大陸許多貿易是通過香港與世界聯系。

今天,雖然內地得到迅猛發展,香港地位有所削弱,但香港對于內地的作用仍然巨大。 香港不僅僅是一個貿易港,也是一個航空港,是亞太的航空樞紐中心。

香港機場的中轉效率、服務質量,與全球各地區連接度,到目前爲止,內地還沒有一個城市可以趕上。 也就是說,香港發揮了金融、貿易、交通中轉中心的作用,人流、物流、資金流在這裏彙集,又向全球各地發散。 在疫情前,香港機場客貨吞吐量都在世界前列。 香港機場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航空貨運中心,國際旅客排名第三的航空樞紐中心,航空之于香港,香港之于航空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直至2018年達到巅峰: 旅客吞吐量7452萬人次,全球第8。 貨郵吞吐量512萬噸,全球第1。 從客貨綜合能力來看,全球機場無出其右。 此後幾年,相繼遭遇修例風波、新冠疫情以及美國刻意打壓,讓人一度懷疑香港還能不能恢複往日榮光。 2019年,7154萬人次。 2020年,884萬人次。 2021年,135萬人次。 2022年,566萬人次。 2020-2022年,三年合計旅客吞吐量1585萬人次,僅爲2018年的20%。

曾經作爲亞太航運中心的香港遭遇嚴峻挑戰。

不過,種種迹象表明,作爲亞太航運中心的香港將再次騰飛。

很多身在香港的人,或者到香港旅遊的人,都在感歎,那個熱鬧的香港又回來了。

2023年以來,香港機場的旅客吞吐量持續攀升。

到2023年底2024年初,香港機場旅客吞吐量已經恢複至疫情前的80%左右。

更爲令人驚訝的是,香港的經濟活躍度。

香港機場發揮了粵港澳大灣區物流門戶和首要航空貨運樞紐的作用,大灣區有75%貨運經香港國際機場轉運。

而粵港澳大灣區是我國經濟最活躍的地區之一,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總量突破14萬億元,與日本東京灣區的經濟總量旗鼓相當,位居世界四大灣區前列。

2019年至2023年,大灣區內地9市進出口總額達到37.34萬億元,其中,出口23.37萬億元、進口13.97萬億元。

背靠大灣區,香港具備了再次騰飛的機遇。

舉個例子:

香港、東莞政府利用大灣區便利化的水陸空聯動條件,讓出口貨物先在內地空港中心完成航空安檢、裝箱打板、貨站收貨後,隨後貨物直接在東莞港通過水路運輸到香港國際機場裝機運往全球各地,預計可節省30%運輸時間,成本亦可減少50%,實現了出口航空貨物的“直裝”和進口航空貨物的“直提”。

2023年,香港機場貨郵吞吐量433萬噸,再次成爲世界上最繁忙的貨運機場。

而且香港機場貨運量比第二名孟菲斯機場(388萬噸)的高出45萬噸,而2022年僅領先16萬噸。

2024年底,香港機場三跑系統將建成投運,將大幅提升香港機場承載力,預計到2035年 每年可運送1.2億人次旅客及超過1000萬噸貨物。

今年,世界貨運研討會首次在香港舉行,香港官方對外表示:

爲提升機場的貨物處理設施,阿裏巴巴(09988)旗下菜鳥的高端物流中心菜鳥智慧港已竣工,總樓面面積38萬平方米,預計全面運作後,每年可爲香港額外增加170萬噸空運貨量。

香港機場不僅僅成爲龐大人流、物流彙集的航空樞紐中心,更重要的是,在這裏經營的航空公司都獲得了良好的收益。

2023年,香港地區最大的航司國泰航空集團(含香港快運):

運送旅客2215萬人次,占香港市場份額的56%。

運送貨郵138萬噸,占香港市場份額的32%。

在2023年,國泰航空也取得了曆史第二好的收入,淨賺97.9億港元。

香港民航,已上演王者歸來!

1 阅读:720

航民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