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路熱度退去?生意最好的還是→

半島晨報 2024-02-29 20:40:57

“黃河路就像一瓶汽水,只要拿開瓶器輕輕一撬,它馬上就噴出來。瓶子打開了,就關不住了。”電視劇《繁花》讓黃河路翻紅,屏幕外,這條曾經的美食街再次吸引了大量遊客和市民的關注,不僅帶動了衆多劇迷、書迷的旅行熱,還喚起了老一代人關于上海的回憶。對于黃河路附近的76歲老居民孫寶康來說,黃河路翻紅只是時間問題。

但隨著《繁花》落幕,前日人流擁堵的黃河路,也逐漸恢複了平靜。

苔聖園依舊天天滿房

排骨年糕排隊不斷

黃河路當下最紅火的生意,還是餐飲。“《繁花》是打開汽水瓶的開瓶器,客人、訂單像溢出的泡沫湧向黃河路。”春節前夕,至真園原型苔聖園的包廂、散座套餐一經推出便被一搶而空。就像劇中所說的,包房所在的樓層越高,檔次也越高。

苔聖園作爲劇中至真園的原型,來這裏打卡的市民遊客絡繹不絕。在“繁花熱”過後,黃河路上的人流回落了嗎?苔聖園的生意怎麽樣?

苔聖園的丁經理向記者表示,雖然生意有所回落,但還是比以前好很多,包房依舊天天滿房。

和苔聖園一起火起來的,還有排骨年糕。劇裏的汪小姐說:“外面東西再好吃,總歸跟排骨年糕是不好比的。”這句話讓外賣平台上排骨年糕的搜索量暴漲,排骨年糕也成爲了兜兜逛逛黃河路的標配。

小覃和女朋友剛剛拿到排骨年糕便拿出手機拍照,“女朋友喜歡看《繁花》,對劇裏提及的黃河路、排骨年糕念念不忘,這次特地來打卡,再嘗一嘗這道上海經典美食,軟糯酥脆,十分可口!”

繁華退卻,但記憶長存

黃河路位于黃浦區西北部,人民廣場北緣,南起南京西路(原靜安寺路),北至新閘路,長755米,寬20米。築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初名東台路。光緒三十年(1904年)因緊鄰跑馬廳而改稱派克路(Park Road),1943年10月改現名。國際飯店就位于黃河路的最南端,飯店英文名定爲“Park Hotel”,來源就是門前的派克路。黃河路在20世紀90年代成爲美食特色街,發展成爲上海最有名的美食街之一。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變遷,黃河路的繁華景象逐漸消失。如今,雖然黃河路依然是一個餐飲娛樂較爲集中的區域,但已經沒有了當年那種盛況。不過,對于許多老上海人來說,90年代的黃河路依然是一段難忘的記憶。

曾經“沒落”的黃河路,應該也未曾想過有一日會因爲一部劇的爆火而再次引發關注。黃河路翻紅,既是得益于上海市在城市建設中注重文化傳承和保護,又是憑借其自身獨特的魅力和美食文化的吸引力。作爲上海的一條老街,黃河路承載著豐富的曆史和文化底蘊,這些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民和遊客前來探訪。

來源 | 新聞晨報 劉一鳴 綜合 周到上海、021視頻

0 阅读: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