踐行新時尚分類志願行曆下垃圾分類體驗官跟著垃圾去“旅行”

齊魯晚報 2024-05-12 13:20:26

夏侯鳳超 通訊員 張昊宇 濟南報道

爲積極響應第二屆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要求,5月11日上午,曆下區以濟南市發起的“踐行新時尚 分類志願行”活動爲契機,由曆下區城管局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副大隊長方學進、區城管局分類辦科室負責人王珏松組織來自全區十三街道的40余名“泉”心全力垃圾分類志願者代表開展“分類體驗官”活動,帶領各垃圾分類基層共治先行者零距離體驗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全過程,共同探秘垃圾分類的“綠色之旅”。

智慧又便民 分類收集顯成效

第一站,在甸柳新村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孟慶慧和甸柳新村街道綜合行政執法服務中心主任王寅的介紹下,大家來到甸柳街道第43號垃圾分類定時投放點了解垃圾分類收集情況,參觀分類廂房立體宣傳、全自動無接觸式電動智能感應門、自動稱重、自動滿溢報警等功能設施配置。

觀摩期間,居民陸續前來投遞日常生活垃圾,在志願督桶員的協助下,檢查、分揀、破袋投放一氣呵成,居民垃圾分類配合度和投遞准確率極高,引得參觀人員一致贊賞。

智慧中轉運輸 高效處置日日清

隨後,志願者們以此來到垃圾分類中轉驿站和曆下區生活廢棄物轉運處理中心,參觀了垃圾分類暫存、巡回收集、壓縮處置、密閉運輸各環節工作流程管理,並觀摩學習了甸柳新村街道自主研發的垃圾桶自助清洗機機械化清潔、消毒除臭、自動烘幹處理工藝。規範化和體系搭建的嚴密性、高效性,直觀地感受到了實施垃圾分類的必要性。

一“分”到底 垃圾也能變廢爲寶

參觀了垃圾處理的前端、中端點位後,志願者們沿著垃圾的“旅行”路線前往末端處理廠,從垃圾的歸處去重新認識垃圾的利用價值以及垃圾分類的重要性。路途中,工作人員爲大家簡要講解了垃圾末端處置方式,包括衛生填埋、焚燒發電、收入降解和回收利用等。

在濟南市第二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志願者分批次參觀了垃圾吊控室、生産運行部、技術部、中央控制室,了解垃圾焚燒發電工藝流程,親眼見證發酵了5-7天的生活垃圾投遞進焚燒爐,在熊熊火焰中轉化爲電力輸送至千家萬戶。

在濟南市餐廚廢棄物處理廠,志願者參觀了濟南餐廚收運處理監控平台,了解廚余垃圾過磅稱重、預處理、蒸煮加熱、厭氧發酵、汙水處理、精制天然氣等一整套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系統工作流程。

活動過程中,志願者王女士對于“吃進”垃圾“吐出”資源的處理過程啧啧稱奇,反複向講解員咨詢工藝細節和資源産出轉化利用方式,並表示“以前總有著‘前端細分類,後端一鍋燴’的顧慮,這次‘分類體驗官’活動發現我們的中轉運輸、末端處理鏈條管理和設施建設已經很完備了,需要我們前端投放工作‘不掉鏈子’,做到真分實分”。

本次活動有效提升了垃圾分類工作人員和志願者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曆下區將以本次活動爲引擎,持續加強“泉”心全力志願品牌打造,彙聚垃圾分類志願力量,不斷擴大垃圾分類覆蓋範圍和全民參與的氛圍,不斷提高源頭分類質量,推進源頭減量,以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再提升。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