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韓國造船業的“利好”很難維持下去,因爲中國!

蟲蟲雜談 2024-05-15 19:59:25

5月15日,韓國媒體《世界日報》發表文章稱,有分析認爲,雖然韓國造船業在第一季度取得了超出預期的“驚喜業績”,但今年“利好”很難持續下去。這是因爲中國的存在,不僅有價格競爭力,還有高附加值的技術。專家建議,只有研發才是克服這一浪潮的唯一途徑。

據韓國進出口銀行海外經濟研究所發布的《航運造船業2024年第一季度趨勢》顯示,韓國造船業第一季度訂單量爲449萬CGT,訂單金額爲135.7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32.9%和41.4%。考慮到同期全球訂單量和訂單金額分別爲1034萬CGT和303.9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5.9%和增加2.4%,其意義更大。

從一季度訂單量占比來看,表現更令人鼓舞。韓國第一季度的訂單量份額爲43.4%,與近年來一直占據訂單量第一位的中國(47.1%)僅相差3.7%。與去年相比,差距顯著縮小,去年韓國(22.7%)和中國(59.3%)的份額相差2倍以上。

未來韓國造船業在與中國的競爭中是否會延續這種上升趨勢還有待觀察。首先,許多人認爲韓國造船第一季度的業績具有很強的“一次性”。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LNG)公司卡塔爾能源公司制定了到2030年將LNG年産量從7700萬噸增加到1.42億噸的中長期目標,並自2019年起推進LNG運輸船新建項目。卡塔爾首批訂購了60艘LNG運輸船,第二批訂購了44艘LNG運輸船,其中韓國獲得了92艘LNG運輸船的訂單,但如此大的訂單很難持續下去。

特別是隨著中國造船企業技術競爭力快速提升,預計韓國壟斷LNG運輸船等高附加值業務將變得更加困難。韓國一位業界相關人士表示:“幾年前,中國只有1家企業能夠獨自制造高成本、高技術要求的LNG運輸船,但現在又增加了4家,總共有5家。”就散貨船和集裝箱船而言,中國在成本效益方面已經具有壓倒性優勢,如果中國擴大LNG運輸船、液化石油氣船的份額,韓國造船業的地位必然會進一步縮小。

勞動力供需不穩定也是導致與中國競爭困難的因素。這是因爲造船業衰退期間,韓國技術工人因待遇不佳而離開。今年第一季度訂單量雖然增加,但施工量卻比一年前減少了5.7%,就是因爲存在這樣的問題。

專家們敦促韓國造船業爲了保持競爭力,必須把重心放在研發上。韓國一位專家表示:“唯一能在與中國的競爭中獲勝的是高附加值技術。我們必須通過繼續投資于能夠應對日益嚴格的環境法規的研發領域來保持目前的優勢,必須不斷進行技術開發,這個時候公共部門必須積極投資,企業才會參與。”

3 阅读:626

蟲蟲雜談

簡介:創作有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