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帶+跨境電商”,曆城區打造貿易物流産業高地

新黃河 2024-04-25 14:10:51

4月25日,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圍繞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制度型開放、産業賦能、營商環境、聯動創新等重點工作展開介紹。新黃河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作爲曆城區深化改革的試驗田和擴大開放的重要窗口,一直以來,曆城自貿區塊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産業升級、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23年,曆城自貿區塊新設企業數量同比增長35%、實有企業突破1萬家。

外資外貿等外向型經濟指標增幅創曆年來新高

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黨工委委員、曆城區副區長耿汝年介紹,2023年,曆城自貿區塊外資外貿等外向型經濟指標增幅創曆年來新高;34個重點産業項目完成投資121.6億元,其中:超算數字經濟創新圈建成産業載體160萬平方米,濟南智能傳感器産業園、濟南生物醫藥港已集聚幾十家産業鏈上下遊企業。自貿試驗區賦能新質生産力發展,助力經濟質效提升的強引擎作用日益凸顯。

2024年,曆城自貿區塊將以“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爲總統領,堅持“試制度”和“謀發展”雙輪驅動,立足曆城的要素禀賦和特色優勢,找准定位、主動作爲,全面實施“片區開發、結構優化、項目招引、要素支撐”四大提升工程,爲濟南市貢獻曆城自貿力量。

推動高端物貿快速集聚,積極融入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

強化項目深化落實,著力推動全産業鏈創新發展。加快數字經濟産業集聚。依托濟南超算數字經濟生態創新圈,用好超算中心、智能傳感器産業園、濟南晶谷研究院等資源,聚焦功率半導體、AI、網絡安全等領域,推動産業發展集聚,爲數實融合賦能加力。

推動生物醫藥産業提升。圍繞“醫藥、醫療、醫養”産業鏈條,依托濟南生物醫藥産業研究院科研優勢和宏濟堂中醫藥等特色資源,用好生物醫藥研發用特殊物品入境便利化試點,加快“一院三區”生物醫藥産業發展布局。

打造貿易物流産業高地。協同國際陸港片區和濟南國際貿易中心,用好貿易物流産業發展優勢和“公鐵水空”多式聯運“通江達海”優勢,打造“産業帶+跨境電商”發展模式,推動高端物貿在片區快速集聚。

優化現代服務業體系。積極融入全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深化知識産權集聚區建設,用好金融“活水”促進實體産業發展,大力發展信息軟件、生態環保、康養文旅等現代服務業産業集群,提升産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

加快構建曆城區“大自貿”格局和“全域自貿”創新發展模式

強化高效協同聯動,持續彙聚區域發展動能。用好載體資源集聚發展。持續放大知識産權集聚區、超算科技園、濟南生物醫藥港等優質園區、載體資源,做強做大主導産業。重點圍繞創新研發、算法算力、醫療康業等産業鏈各環節的發展痛點和訴求,提煉制度創新成果,助力産業發展。

推進全域自貿協同發展。積極探索區域“一體化”發展的路徑研究,推動建立曆城自貿區塊與濟南國際陸港、濟南國貿中心等重點片區的協同發展機制和紅利共享機制,加快構建曆城區“大自貿”格局和“全域自貿”創新發展模式。

深化區域聯動創新發展。融入濟南都市圈發展,深入參與黃河流域自貿試驗區聯動,加強與海南自貿港、上海臨港新片區等先進地區的聯絡對接,推介創新成果,強化産業協同,促進共贏發展。

擴大“無感續證”實施範圍,探索落實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

強化改革系統集成,穩步擴大制度型對外開放。促進政務服務效能提升。對標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持續深化“一業一證”改革和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不斷擴大“無感續證”實施範圍,提速構建全周期企業服務關愛體系。

提升國際經貿合作水平。積極對標CPTPP、DEPA等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探索落實自貿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加快培育國際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

爭取更多改革創新試點。對標發達地區先進經驗,爭取更多省級以上重大改革任務、政策試點、創新舉措在片區落地,著力推動在全産業鏈集成創新、中日韓深化合作等領域攻堅突破,力爭形成更多高水平的制度創新成果。

記者:曹茜 編輯:韓璐瑩 校對:楊荷放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