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差一個彈射專用的限位拉杆了!殲-15D“咆哮鲨”再現身,完整戰鬥形態逐漸成型

魚雷看車 2024-03-25 11:45:18

一說起航母艦載機,大家耳熟能詳的都是殲-15“飛鲨”和殲-35第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再不濟還有空警-600,現在教練10艦載型也得到了確認,但是大家似乎還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那就是伴隨作戰的電子戰型,自然就是露面極少的殲-15D,軍迷口中的“咆哮鲨”(自然就是對應美海軍的E/A-18G“咆哮者”電戰機型),由于出現的頻率確實不太多,因此很容易被遺忘,這不近期網絡社區又出現了兩張照片,除了前輪沒有出現彈射器專用的限位拉杆外,基本上已經接近服役狀態。

既然沒有彈射器專用的限位拉杆,那麽很自然的現在試飛的機型應該就是爲遼甯艦航母和山東艦航母准備的滑躍型,要知道這兩艘航母在福建艦航母服役之前,承擔著包圍萬裏海疆的重任,戰備值班全靠這哥倆了,只有福建艦航母正式入役之後,才能形成戰備值班的初步條件。

因此這時候先解決兩艘滑躍型航母的需求才是重中之重,周邊環境的變化,已經不允許我們慢工出細活了,何況殲-15D從首飛到現在實際上也過去不少年了,再加上殲-16D的技術支撐和使用經驗,條件已經成熟,剩下的就是何時現身航母甲板的問題了。

而根據此前媒體曝光的圖片,實際上殲-15D的等比例模型早在2022年山東艦航母甲板上就曾經出現過一次,只不過是單座版的模型,不出意外就是爲了模擬演練甲板運作之用,所以雙座單座也沒多大的問題,畢竟不是實機,但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滑躍型航母確有匹配殲-15D電戰型的規劃,那麽此次現身的試飛機型既然不帶限位拉杆,說明就是爲滑躍型航母准備的。

放大圖片之後能夠看到尾部出現了著艦專用鈎,機頭串列雙座艙的布局也非常明顯,判斷爲殲-15D電戰型的一個條件之一就是位于翼尖兩側的電子戰吊艙,和美國海軍的EA-18G“咆哮者”上翼尖挂載的ALQ-218(V)2型幾乎一樣,如若根據E/A-18G的結構刨面圖來分析,理論上殲-16D或者殲-15D機頭裏也要安裝一個類似的玩意。

根據外媒提供的E/A-18G信息,安裝于咆哮者頭部和翼尖吊艙內的ALQ-218V(2)戰術接收機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在對敵實施全頻段幹擾時仍不妨礙電子監聽功能的系統,這項功能被廠商稱爲—“透視”。而且,E/A-18G還具有相應的INCANS通信能力,即在對外實施幹擾的同時,采用主動幹擾對消技術保證己方甚高頻(UHF)話音通信的暢通。這項技術在美軍中也是首次應用。

而在同期曝光的另一張圖中,折疊機翼內側固定機翼部分的重載挂架上出現了兩個類似E/A-18G上的ALQ-99 戰術電子幹擾吊艙,這明顯是配合使用的,這樣一來也就有別于以往那種采用覆蓋某頻段的梳狀波電子幹擾方式,從一個側面說明殲-15D具備了跳頻(FH)能力的抗幹擾系統,如此一來可以通過分析幹擾對象的跳頻圖譜,自動追蹤其發射頻率。並且可以針對超遠距離上(E/A-18G可以在160公裏外)的雷達和其它電子設施實施有效的幹擾,超過了任何現役防空火力的打擊範圍。

除了軟實力外,硬實力方面,媒體披露的信息是可以挂載鷹擊91反輻射導彈,隨著中國在電子領域內臥薪嘗膽多年,成績可謂是斐然,當然某個“超級陪練角色”本身也起到了不小的促進作用。

加入航母艦載機聯隊之後,殲-15D就能承擔多種任務,包括對敵方電子設備進行幹擾和攻擊,破壞敵方通訊、雷達和導航系統,減弱其作戰能力和戰鬥力。

還可以通過電子偵察,收集敵方電子信息,爲我方作戰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在未來戰場上主要是配合殲-15和殲-35艦載機戰鬥機獲取制電磁權,打擊敵方雷達,幹擾敵方通訊系統,並癱瘓敵方指揮控制系統。至于彈射型專用的限位拉杆何時現身的問題,相信不久之後就能看到相關信息,滑躍型都做得了,彈射型更是不在話下了,完全是小菜一碟的事。

13 阅读:3426
评论列表
  • 2024-03-25 14:03

    漂亮

  • 2024-03-25 14:45

    前起落架沒牽引鈎?唉。。。

    用戶14xxx62 回覆:
    是D不是T,是電不是彈,哎。。。。。。我也空歡喜一場[橫臉笑]
    寒武紀 回覆: 用戶14xxx62
    說明這個電已經普及到滑躍了
  • 2024-03-25 13:47

    雙座15曾在央視航母畫面中一閃而過,當時正在排隊起飛。

  • 2024-03-25 19:04

    趕快把殲20和殲35電戰搞出來!

魚雷看車

簡介:與車友們分享新車諜照、新車資訊